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秋天气并无特殊之异,无需用红纱来照亮座隅。山下白云像匹素织的布,水中明月似浮在图纸上。未能完成短棹的旅程回到三峡,已经与轻舟约好到五湖漂流。问及登临的美景如何,明年依然会怀念使君的无忧无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中秋节观赏月亮的情景。他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的黄楼席上指的是欣赏月亮的地方,苏轼观察到中秋的天气并无特殊之处,不需要特意装饰。他描述了山下的白云和水中的明月,以简洁而准确的词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提到了未能完成前往三峡的旅程,但已经与轻舟约好到五湖漂流。这表达了他对自由、无拘束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两句诗中,他询问明年再次登临时的美景如何,同时表示自己将会怀念这次与朋友一起观赏月亮的时刻。
赏析:
苏轼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时光的向往。他以平实的语言,展示了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中的山下白云和水中明月,以及未成短棹和已约轻舟的对比,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于人生旅途中未完成的事物和未来的期待。诗的结尾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展示了诗人对于珍惜当下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词以简约而深入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对自由、美好时光和对未来的期待和思考。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使这首诗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shí yuè shí wǔ rì guān yuè huáng lóu xí shàng cì yùn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zhōng qiū tiān qì wèi yīng shū, bù yòng hóng shā zhào zuò yú.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shān xià bái yún héng pǐ sù, shuǐ zhōng míng yuè wò fú tú.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wèi chéng duǎn zhào hái sān xiá, yǐ yuē qīng zhōu fàn wǔ hú.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wèi wèn dēng lín hǎo fēng jǐng, míng nián hái yì shǐ jūn wú.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