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种丛篲,春种秋可倒。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
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种植柏树等待它长成,
柏树长成时人已老。
与其种植高大的柏树,
不如种植茂密的篲。
春天种下,秋天可倒伏。
阴阳无所偏爱,
美丑随意而造。
柏树的生长何必艰辛,
看似也费了天地的巧妙。
天地的巧妙有多少,
愿意为你耗费尽吗?
你看看藜与藿,
它们的生机总是匆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园中的柏树和篲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柏树和篲的比较,反映了苏轼对人生和自然的一种思考态度。
在第一、二句中,苏轼描述了柏树的生长过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老去。柏树的长成需要很长时间,而人的寿命有限,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接下来,苏轼提出了自己种植篲的建议。篲是一种茂密的灌木,生长迅速,具有弯曲的身形。与柏树相比,篲的生长周期更短,但它的枝叶茂密,可以在秋天倒伏,暗示着篲的柔韧和适应力。这里,苏轼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简单、灵活、适应性强的态度。
随后,苏轼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美丑并没有偏爱,而是随意而造。这是他对自然界的客观观察和把握,也是他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美与丑是相对的,应该随意接受和面对。
在最后几句中,苏轼通过对柏树和篲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天地之间的巧妙和美妙之处的赞叹。他认为天地所创造的事物是如此精妙,而这种精妙的创造并非无穷无尽,应该珍惜和保护。最后一句中提到的藜与藿,是指生长力强、生机勃勃的草木,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短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为基础,通过对柏树和篲的比较,表达了苏轼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他提倡简约、灵活、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并对天地之间的巧妙之处表示敬畏和赞美。这种思考方式和态度,给人以启示,鼓励人们珍惜时间,接受生活的变化,并对自然界充满敬畏之情。
hé zi yóu jì yuán zhōng cǎo mù shí yī shǒu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zhǒng bǎi dài qí chéng, bǎi chéng rén yǐ lǎo.
种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
bù rú zhǒng cóng huì, chūn zhòng qiū kě dào.
不如种丛篲,春种秋可倒。
yīn yáng bù zé wù, měi è suí yì zào.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bǎi shēng hé kǔ jiān, shì yì fèi tiān qiǎo.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tiān gōng qiǎo yǒu jǐ, kěn jǐn wèi rǔ hào.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
jūn kàn lí yǔ huò, shēng yì cháng cǎo cǎo.
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仄韵) 去声二十号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