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早秋山中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无才不敢累明时,
思向东谿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
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
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
空林独与白云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静寂寞的早秋山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倾慕和与世隔绝的心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蛩蝉声、白云和柴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情和对官职名利的淡漠。
赏析:
诗词以写景为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表明诗人自知才能有限,不敢担负起时代的重任,选择了隐居山中。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东谿的思念,愿意守护着自己的故园。这里的“东谿”指的是诗人家乡的溪谷,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婚嫁和官位的淡漠态度。诗人认为尚早步入平凡的婚姻之中,却嫌陶渊明放弃官职的决定来得太迟。这表明诗人对物质名利的追求并不在乎,反而更加向往自由和宁静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描绘了早秋时分的自然景象。蛩和蝉是秋天的昆虫,它们的声音给人一种孤寂和忧伤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寂寞相呼应。
最后两句“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然的依赖。诗人的柴门寂寞无人来访,只有他独自与白云为伴。这种与自然相伴的寂寞生活,也是诗人追求宁静和自由的体现。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主线,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zǎo qiū shān zhōng zuò
早秋山中作
wú cái bù gǎn lèi míng shí, sī xiàng dōng xī shǒu gù lí.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谿守故篱。
qǐ yàn shàng píng hūn jià zǎo,
岂厌尚平婚嫁早,
què xián táo lìng qù guān chí.
却嫌陶令去官迟。
cǎo jiān qióng xiǎng lín qiū jí, shān lǐ chán shēng bó mù bēi.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jì mò zhài mén rén bú dào, kōng lín dú yǔ bái yún qī.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