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棹歌齐发声抑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棹歌齐发声抑扬”出自明代萧规的《雪篷图诗为吴淞蔡子坚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o gē qí fā shēng yì yá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明代   萧规
更新时间: 2024-11-24 23:11:46
“棹歌齐发声抑扬”全诗《雪篷图诗为吴淞蔡子坚作》
吴榜何年遇东浙,带得山阴一篷雪。
春风浩浩吹不消,夜月娟娟照偏洁。
雪篷主人且好奇,载客日游随所之。
呼酒恒持金凿落,对花每品玉参差。
咿哑柔橹渡湖曲,惊起鸳鸯不成宿。
泛泛斜当琼树移,摇摇直傍银槎宿。
棹歌齐发声抑扬,高情独爱水云乡。
从游酬酢谁最密,儒雅人称马季长。
《雪篷图诗为吴淞蔡子坚作》萧规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雪篷图诗为吴淞蔡子坚作》是明代萧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吴淞蔡子坚的人带着一篷雪从东浙带回山阴的情景,以及他在春风和夜月的照耀下所展现的奇特行为和高雅品味。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篷图诗为吴淞蔡子坚作

吴榜何年遇东浙,带得山阴一篷雪。
春风浩浩吹不消,夜月娟娟照偏洁。

雪篷主人且好奇,载客日游随所之。
呼酒恒持金凿落,对花每品玉参差。

咿哑柔橹渡湖曲,惊起鸳鸯不成宿。
泛泛斜当琼树移,摇摇直傍银槎宿。

棹歌齐发声抑扬,高情独爱水云乡。
从游酬酢谁最密,儒雅人称马季长。

译文:
吴榜是何年得到东浙,带回了山阴一篷雪。
春风吹过,却无法消融,夜月明亮,照耀雪色纯洁。

雪篷的主人十分好奇,载着客人日日游览。
举起酒杯,常常用金凿开启,对着花儿,品味玉参差。

轻柔的船桨划过曲折的湖水,惊起的鸳鸯无法成双。
泛舟荡漾,斜靠在琼树旁移动,摇摇晃晃地靠近银槎码头。

划船的歌声齐声发出,抑扬顿挫,高情远爱水云乡。
在游览和交流中,谁最亲密,儒雅的人称赞马季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吴淞蔡子坚带回山阴的一篷雪为主线,展现了他在春风和夜月下的神秘行动和高尚品味。诗中描绘了雪篷主人对雪的好奇,他常常载着客人游览,一边举起酒杯,一边品味花儿。诗人运用形象的描写,将雪篷主人的行为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以清新、奇特的感觉。

诗中描绘了轻柔的船桨划过湖水的情景,惊起的鸳鸯无法成双,给人以舒适与宁静的感受。诗人还以斜靠在琼树旁移动的方式创造了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并将其与银槎码头相邻,进一步加强了动感和稳定感的对比。

最后,诗人以划船的歌声表达了雪篷主人的高情趣和对水云乡的独特钟爱。在游览和交流中,儒雅的人称赞马季长,这显示了雪篷主人的卓越品质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整首诗以雪篷为中心,通过描绘雪篷主人的行为和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高雅的品味。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动静对比和音乐元素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清新、奇特的氛围,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雪篷主人的独特魅力和高贵气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雪篷主人的风采和高雅品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棹歌齐发声抑扬”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uě péng tú shī wèi wú sōng cài zi jiān zuò
雪篷图诗为吴淞蔡子坚作

wú bǎng hé nián yù dōng zhè, dài dé shān yīn yī péng xuě.
吴榜何年遇东浙,带得山阴一篷雪。
chūn fēng hào hào chuī bù xiāo, yè yuè juān juān zhào piān jié.
春风浩浩吹不消,夜月娟娟照偏洁。
xuě péng zhǔ rén qiě hào qí, zài kè rì yóu suí suǒ zhī.
雪篷主人且好奇,载客日游随所之。
hū jiǔ héng chí jīn záo luò, duì huā měi pǐn yù cēn cī.
呼酒恒持金凿落,对花每品玉参差。
yī yǎ róu lǔ dù hú qū, jīng qǐ yuān yāng bù chéng sù.
咿哑柔橹渡湖曲,惊起鸳鸯不成宿。
fàn fàn xié dāng qióng shù yí, yáo yáo zhí bàng yín chá sù.
泛泛斜当琼树移,摇摇直傍银槎宿。
zhào gē qí fā shēng yì yáng, gāo qíng dú ài shuǐ yún xiāng.
棹歌齐发声抑扬,高情独爱水云乡。
cóng yóu chóu zuò shuí zuì mì, rú yǎ rén chēng mǎ jì zhǎng.
从游酬酢谁最密,儒雅人称马季长。

“棹歌齐发声抑扬”平仄韵脚
拼音:zhào gē qí fā shēng yì yáng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