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造句
“龙灯”的解释
龙灯[lóng dēng] 龙灯 龙灯又称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
51、火龙灯舞是黄龙溪古镇最驰名、最具民间韵味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也是黄龙溪古镇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2、龙灯舞响百声炮,她持龙珠眉间傲,我勾到袍,跌一跤,她正起腰两相抱。人潮刹时万声笑,游龙戏珠身边绕,看风车转,杏花飘,花月佳期刚刚好。EDIQ
53、那般玩龙灯的人有着结实的身体,有着坚强的腕力.
54、疑今日玩龙灯、打灯笼的风俗便是从烛龙的故事演变而来。
55、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
56、图为人们在大龙峒保安宫的九龙灯笼下祈福。
57、在老底子宁波人的过年印象中,舞龙灯和跑马灯可是极受欢迎的表演形式,灯彩登场,人山人海,是一场关于送岁迎新的盛大狂欢。
58、常山文化底蕴深厚,农历正月十五元宵灯会舞龙灯的习俗由明嘉靖年间延续至今,民间曲艺有道情、莲花、睦剧和钢叉舞。
59、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于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
60、有耍猴子龙灯的,还有告地状的,写一张纸摊在地上,跪在面前就要钱,这种方式现在最多。
61、人们唱的唱苗歌、跳的跳苗舞、打的打苗拳、舞的舞苗棍、吹的吹苗唢呐、荡的荡苗秋千,有的还有吹芦笙的,还有舞狮子、舞龙灯、上刀梯的等等,可是好看的紧。
62、如龙灯名曰干龙船,久暂亦如龙舟,罢即烧之。
63、内容有舞龙灯、民间灯彩、《德胜鼓》、《花棍舞》等。
64、还可以看看土戏班子演戏、欣赏当地独有的睦剧、耍耍龙灯跳跳竹马,过个地道农家年。
65、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民间素有舞龙灯的讲究,舞龙灯的前身是汉代的“鱼龙漫衍”之戏。
66、正月十二晚,在凉泉乡凤林村,摆放龙灯的祠堂里伴着十番锣鼓的鼓点,祈祷词句铿锵成曲。
67、*弯龙灯及"飞天舞乐"在世界厨艺赛夺金奖。
68、龙灯两侧高照灯、虎头牌、麒麟灯、凤凰灯、云灯依次入场。
69、百花洲龙灯、千灯跳板茶、打连厢、浒浦花鼓、跳加官,还有千人石上的出会表演,可谓是整个庙会的点睛之笔。
70、两人提着龙灯、手执“恭贺新喜,某某村龙灯拜贺”的拜贴,挨家挨户递送。
71、杨筠松抬头,看见殿上金碧辉映,龙灯凤烛吐焰,异常奢华。
72、早起一路沐浴着高原阳光一路风景相伴到达龙灯草原格萨尔牧场,观格萨尔王点将台、世界最大的帐篷遗址,然姑寺,寺庙供奉着罕见的双面欢喜佛。
73、继承发扬优秀的地方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包括新津灯谜、双流火龙灯舞、龙泉草编等;继承发扬独特的民风习俗,如新津火牛阵等。
其它词语造句
- 如期而至造句
- 流汗造句
- 平起平坐造句
- 皮鞋造句
- 晾衣服造句
- 最新造句
- 牝鸡司晨造句
- 合浦珠还造句
- 干贝造句
- 方外之士造句
- 折算造句
- 骤然造句
- 红糖造句
- 顺着造句
- 斟酌损益造句
- 茕茕造句
- 歃血为盟造句
- 椿萱并茂造句
- 摇唇鼓舌造句
- 言重造句
- 言重了造句
- 白嫩嫩造句
- 湖泊造句
- 震慑人心造句
- 相框造句
- 批改造句
- 压阵造句
- 藉由造句
- 易于造句
- 拔出造句
- 国别造句
- 金子造句
- 瞧一瞧造句
- 反派造句
- 反面人物造句
- 反面教材造句
- 反客为主造句
- 反间计造句
- 齐齐整整造句
- 反攻造句
- 反腐倡廉造句
- 反讽造句
- 对立起来造句
- 两肋造句
- 灼痛造句
- 淡饭造句
- 姜黄造句
- 吃醋造句
- 盈亏造句
- 隐恶扬善造句
- 老迈造句
- 葱头造句
- 葱花造句
- 凝积造句
- 攀高结贵造句
- 攀扯造句
- 攀缠造句
- 粮仓造句
- 索赔造句
- 索贿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