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造句
101、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
102、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中书舍人令狐楚很赏识他,张祜赶赴京城,自草荐表,录新旧诗三百首进献,希望能在中书门下供职。
103、中书令王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路太后兄子尝诣僧达,趋升其榻,僧达令舁弃之。
104、七年,中书议陕西盐钞,出多虚钞,而盐益轻,以钞折兑粮草,有虚抬逼籴之患。
105、’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106、吴主使中书郎吕壹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因此渐作威福,深文巧诋,排陷无辜,毁短大臣,纤介必闻。
107、凌锋揭开包袱,里面静静躺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约莫只有二三十页,扉页上的字体却不是时下常见的楷书,而是上古篆文,笔力苍劲,正中书有《万蛊诀》几个字。
108、同月,安禄山赴任,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
109、在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大唐朝廷任命在家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大军统帅,加封其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率军镇守潼关。
110、至于书后附录的推荐人名录,则有林语堂先生、张中行先生、中书君。
111、著作郎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编撰国史,属中书省。
112、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
113、师道便请徽宗着中书省定了程限,发十道公文,要这十路军马如期会集汴京。
114、多屏划动,支持书架中书籍搜索,书架管理小说分类。
115、尽管此文明确指出,太后下嫁诏书确曾在宣统元年(1909年)被清朝内阁中书刘启瑞所发现,似乎不容置疑,不过其中还有如下令人莫解的问题。
116、庚辰,王琚为中书侍郎,加实封二百户;姜皎殿中监,仍充内外闲厩使,加实封二百户;李令问殿中少监、知尚食事,加实封二百户。
117、诏诸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
118、陛下,臣蒙恩泽,入值中书已近十年,如今筋骨渐老,位非才授,敢请骸骨,求陛下准之。
119、其实李云中想的没错,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120、甲辰,以门下侍郎韩忠彦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礼部尚书李清臣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蒋之奇同知枢密院事。
121、这样,原属元中书省的彰德路、卫辉路和怀庆路先后在洪武元年闰七月、八月、十月改为彰德府、卫辉府和怀庆府,并划归河南分省。
122、陛下,臣弹劾张忠有关乎国之大事不先与中书令商议。
123、这并不是唐高宗的初衷,他有点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借有人告发武则天在宫内行巫蛊之术为由,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
124、彼此权力分限也并不清楚,有时两处政令不一,既让中书省的郎官们处事尴尬,也让下面具体执行的六部五寺莫知所从,只好根据接到政令的时间先后来办事。
125、专事代陶工镌刻书铭,誉称陶之中书君。
126、中书舍人温子升以书呈帝,帝恒望其不来,及见书,以荣必来,色甚不悦。
127、许师可,字可臣,号可斋,元朝资善大夫、京兆提学、太子太保、国子祭酒、议事中书省、集贤大学士、教领太史院事。
128、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129、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130、贞元二年,迁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无所启奏,但多谦退,廉谨畏慎而已。
131、安丰位淮安行省西北,连颖州、光州诸府,通中书、湖广两省,亦是与徐州不遑多让的重镇,有朝廷大力经营,城中街市繁华,车水马龙。
132、此是正月初头,不说梁山泊好汉依次各各下山进发,且说北京梁中书唤过李成、闻达、王太守等一干官员,商议放灯一事。
其它词语造句
- 出蛰造句
- 长君造句
- 敢死造句
- 敢怕造句
- 繁简造句
- 坐轿子造句
- 广播节目造句
- 同盟军造句
- 不能忘怀造句
- 家庭影院造句
- 溜须造句
- 金镯子造句
- 团圆节造句
- 六经造句
- 容易的造句
- 人物性格造句
- 行谊造句
- 不到头造句
- 吐属造句
- 有一分热造句
- 遭厄造句
- 发为造句
- 戏团造句
- 盖瓦造句
- 毛将焉附造句
- 去哪里买造句
- 做账造句
- 要账造句
- 经过了造句
- 异国恋造句
- 仙踪造句
- 我回造句
- 明心造句
- 白食造句
- 依旧在造句
- 人神造句
- 房款造句
- 房龄造句
- 防卫过当造句
- 娟媚造句
- 收拾残局造句
- 媚媚造句
- 于时造句
- 板楼造句
- 花样滑冰造句
- 媚妩造句
- 取媚造句
- 残秋造句
- 盐池造句
- 别集造句
- 安全问题造句
- 行略造句
- 僭号造句
- 猎鹰造句
- 基层建设造句
- 基础建设造句
- 建设者造句
- 琴剑造句
- 凉拌菜造句
- 内臣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