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黑雾的诗词

关于黑雾的诗词(144首)

  • 41.《早发》 唐·李绅

    沙洲月落宿禽惊,潮起风微晓雾生。
    黄鹤浪明知上信,黑龙山暗避前程。
    火旗似辨吴门戍,水驿遥迷楚塞城。
    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

  • 42.《恶神行雨》 唐·姚合

    凶神扇pQ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
    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
    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
    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 43.《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 唐·许浑

    给事为郎日,青溪醉隐衔。
    冰池通极浦,雪径绕高岩。
    珠玉砂同弃,松筠草共芟。
    帝图忧一失,臣节耻三缄。

  • 44.《庐山》 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
    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 45.《喜友人日南回》 唐·张蠙

    南游曾去海南涯,此去游人不易归。
    白日雾昏张夜烛,穷冬气暖著春衣。
    溪荒毒鸟随船啅,洞黑冤蛇出树飞。
    重入帝城何寂寞,共回迁客半轻肥。

  • 46.《终南山二十韵》 唐·李洞

    关内平田窄,东西截杳冥。
    雨侵诸县黑,云破九门青。
    暂看犹无暇,长栖信有灵。
    古苔秋渍斗,积雾夜昏萤。

  • 47.《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48.《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 49.《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 50.《吹火诗(前首邻人作,后首效作)》 唐·佚名

    吹火朱唇动,添薪玉腕斜。
    遥看烟里面,大似雾中花。
    吹火青唇动,添薪黑腕斜。
    遥看烟里面,恰似鸠盘荼。

  • 51.《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52.《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宋·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 53.《滴滴金(晚眺)》 宋·王质

    阴阴湿雾霜无汁。
    江气逼、树声滴。
    荒林只见夕阳入。
    谁唤晚烟集。
    渔翁犹把钓竿执。
    蓑共笠、时时葺。
    风刚浪猛早收拾。
    天外暮云黑。

  • 54.《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宋·王质

    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
    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

  • 55.《寿星明》 宋·莫蒙

    翠樾阴浓,见嵩山洛水,紫薇光聚。
    鷟雏华飞,黄驹骏天下,夜擎香露奋身许玉斧,来作明堂一柱。
    试看人间,谁能具此,神峰眉宇。
    烟缕摇曳暗雾。

  • 56.《人间词话七则》 清·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 57.《昭君辞》 南北朝·沈约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 58.《正气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 59.《瘗旅文》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 60.《登泰山记》 清·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