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颜形的诗词

关于颜形的诗词(296首)

  • 81.《骄侈》 唐·徐夤

    骄侈阽危俭素牢,镜中形影岂能逃。
    石家恃富身还灭,颜子非贫道不遭。
    蝙蝠亦能知日月,鸾凤那肯啄腥臊。
    古今人事惟堪醉,好脱霜裘换绿醪。

  • 82.《望夫石》 唐·严郾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
    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
    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
    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 83.《赠王贞素先生》 唐·徐铉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
    道秘未传鸿宝术,院深时听步虚声。
    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 84.《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 唐·颜真卿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
    ——颜真卿
    人事岁年改,岘山今古存。
    ——刘全白

  • 85.《句》 唐·崔仲容

    妾心合君心,一似影随形。
    (《寄赠》)
    梁燕无情困,双栖语此时。
    (《春怨》)
    不觉红颜去,空嗟白发生。
    (《感怀》)
    桐花落尽春又尽,紫塞征人犹未归。
    (《古意》)

  • 86.《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87.《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韵》 唐·皎然

    我祖传六经,精义思朝彻。
    方舟颇周览,逸书亦备阅。
    墨家伤刻薄,儒氏知优劣。
    弱植庶可凋,苦心未尝辍。

  • 88.《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唐·齐己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 89.《高士咏·项橐》 唐·吴筠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
    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
    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 90.《句》 唐·杜光庭

    铜壶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宫争卷帘。
    (《月》,以下《锦绣万花谷》)
    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

  • 91.《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 92.《勉牛生、夏侯生》 唐·吕岩

    二秀才,二秀才兮非秀才,非秀才兮是仙才。
    中华国里亲遭遇,仰面观天笑眼开。
    鹤形兮龟骨,龙吟兮虎颜。

  • 93.《庐山女赠朱朴(鲤鱼)》 唐·佚名

    但持冰洁心,不识风霜冷。
    任是怀礼容,无人顾形影。
    知君久积池塘梦,遣我方思变动来。
    操执若同颜叔子,今宵宁免泪盈腮。

  • 94.《过南城县麻姑山》 唐·崔橹

    似前如却玉堆堆,薄带轻烟翠好裁。
    斜倚兔钩孤影伴,校低仙掌一头来。
    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拏势未回。

  • 95.《南歌子(歌或作柯,一名春宵曲)》 唐·温庭筠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 96.《神女赋》 先秦·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 97.《幽通赋》 两汉·班固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 98.《洛神赋》 魏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 99.《叹逝赋》 魏晋·陆机

    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
    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
    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赋曰: 伊天地之运流,纷升降而相袭。
    日望空以骏驱,节循虚而警立。

  • 100.《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