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非吾物的诗词(650首)

  • 281.《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宋·范仲淹

    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
    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
    立谭万乘前,肝竭喉无浆。

  • 282.《孚应祠十二韵》 宋·刘克庄

    吾翁宰木下,有蛟穴而居。
    一旦忽死去,灵物不待躯。
    秦时灌口君,髣佛其人欤。
    但当咏雩风,不必焚尪巫。

  • 283.《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宋·晁补之

    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
    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
    彼辞位而灌园,岂吾今之独非。

  • 284.《乐哉侯之邦兮乐哉侯之堂兮》 宋·晁补之

    乐哉侯之邦兮,封楚宫与复关。
    美哉洋洋水兮,昆仑始乎并川。
    桐离夫其实兮,绿竹兑于丘园。
    三年庶夫有成兮,蹇吾师其永叹。

  • 285.《下第留别舍弟弼》 宋·李廌

    缪承名卿後,煜煜赞皇裔。
    闵途遘伶俜,勉力济颠坠。
    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
    胸中经纶策,偃蹇未获试。

  • 286.《知卢可庵教谕鼓歌》 宋·何梦桂

    崇牙枞枞,贲鼓逢逢。
    始作这以荆衡底贡之新革,试叩之以巴蜀故产之孤桐。
    雷震一声草木拆,蠖信其屈龙起蛰。
    天地訢合万物苏,阳气宣声阴屏迹。

  • 287.《罗稚川善画作此赠之》 宋·赵文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
    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

  • 288.《寄敬甫叶兄》 宋·华岳

    岁欠丁卯秋,八月既生魄。
    于时谪建安,脱去未有策。
    忽睹星凤光,慨然陪履舄。
    自谓入闽建,阅人几千百。

  • 289.《遭族人横逆》 宋·陈淳

    颜子有犯不之校,胸怀洒落冰雪融。
    孟轲横逆必自反,律己程度严秋霜。
    君子於物本无闷,小人胡尔好有攻。
    矧今薄俗抑又甚,绝无礼义争豪强。

  • 290.《少年走马行》 宋·释文珦

    少年走马去如飞,大笑吾衰行走迟。
    吾同君健应无日,君似吾衰定有时。
    乌兔交驰犹急传,能令海水桑田变。
    物之大者尚难常,何况百年如迅电。
    要知此语非相诬,更当持以问麻姑。

  • 291.《癸卯豫章贡闱酬赠教授张安叔》 宋·曾丰

    吾与子所居,相去二百里。
    建昌吾之邻,其实同郡耳。
    已久闻姓名,不专为科第。
    论心虽所共,举足若相避。

  • 292.《送马少卿自广东漕易江西宪》 宋·曾丰

    湖南岭南迎复送,车上马上觉复梦。
    夜来梦入大江西,山见崆峒水章贡。
    身为使者似光华,眼厌视之徒倥偬。
    人贪公厌非矫情,外物皆轻吾道重。

  • 293.《送杨少府赴选》 唐·李白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 294.《上孙使君》 唐·贯休

    圣主得贤臣,天地方交泰。
    恭惟岳精粹,多出于昭代。
    君侯握文镜,独立尘埃外。
    王演俗容仪,崔陵小风概。

  • 295.《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 296.《次韵答章传道见赠》 宋·苏轼

    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
    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
    达人千钧弩,一弛难再彀。
    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

  • 297.《读书》 宋·欧阳修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
    正经首唐虞,伪说起秦汉。
    篇章异句读,解诂及笺传。

  • 298.《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辇致郡斋甚有幽趣》 宋·王禹偁

    咏尽千峰雪,吟行六里春。
    布多成暇政,方称好闲身。
    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泽根。
    初期谷城叟,乍遇魏榆神。

  • 299.《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 宋·王令

    酒盏厌连行,众客喧已醉。
    忽得簿上籍,共出名外仕。
    孤昂忽雄轩,泯默亦驯致。
    追争相後先,得失自愚智。

  • 300.《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宋·王灼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