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青火的诗词

关于青火的诗词(1401首)

  • 101.《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 唐·储光羲

    庆门叠华组,盛列钟英彦。
    贞信发天姿,文明叶邦选。
    为情贵深远,作德齐隐见。
    别业在春山,怀归出芳甸。

  • 102.《秦中守岁》 唐·储光羲

    众星已穷次,青帝方行春。
    永感易成戚,离居难重陈。
    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
    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
    广庭日将晏,虚室自为宾。
    愿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 103.《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独上 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 104.《长信秋词五首》 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 105.《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唐·刘长卿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 106.《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唐·刘长卿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 107.《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唐·刘长卿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 108.《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唐·刘长卿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 109.《杂诗六首》 唐·李华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
    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 110.《飞燕篇》 唐·王翰

    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平阳公主家。
    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
    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

  • 111.《重酬李少府见赠》 唐·孟浩然

    养疾衡檐下,由来浩气真。
    五行将禁火,十步任寻春。
    致敬惟桑梓,邀欢即主人。
    回看后凋色,青翠有松筠。

  • 112.《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 唐·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 113.《重酬李少府见赠》 唐·孟浩然

    养疾衡檐下,由来浩气真。
    五行将禁火,十步任寻春。
    致敬惟桑梓,邀欢即主人。
    回看后凋色,青翠有松筠。

  • 114.《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 115.《黄葛篇》 唐·李白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
    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
    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 116.《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 117.《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唐·李白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 118.《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唐·李白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 119.《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唐·李白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
    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
    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

  • 120.《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唐·李白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