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雪印的诗词

关于雪印的诗词(308首)

  • 101.《秋日有酬(一作寄王师范)》 唐·罗隐

    旧业传家有宝刀,近闻馀力更挥毫。
    腰间印佩黄金重,卷里诗裁白雪高。
    宴罢嘉宾迎凤藻,猎归诸将问龙韬。
    分茅列土才三十,犹拟回头赌锦袍。

  • 102.《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 唐·罗隐

    越岭千峰秀,淮流一派长。
    暂凭开物手,来展济时方。
    旧迹兰亭在,高风桂树香。
    地清无等级,天阔任徊翔。

  • 103.《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 唐·韩偓

    解寄缭绫小字封,探花筵上映春丛。
    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
    缏处直应心共紧,砑时兼恐汗先融。
    帝台春尽还东去,却系裙腰伴雪胸。

  • 104.《赠南岳僧全玭》 唐·孙偓

    窠居过后更何人,传得如来法印真。
    昨日祝融峰下见,草衣便是雪山□。

  • 105.《赠老僧》 唐·杜荀鹤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 106.《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唐·杜荀鹤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 107.《赠老僧》 唐·杜荀鹤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 108.《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唐·杜荀鹤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 109.《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唐·韦庄

    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
    郄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
    溪上却思云满屋,镜中惟怕雪生髯。

  • 110.《清河县楼作》 唐·韦庄

    有客微吟独凭楼,碧云红树不胜愁。
    盘雕迥印天心没,远水斜牵日脚流。
    千里战尘连上苑,九江归路隔东周。
    故人此地扬帆去,何处相思雪满头。

  • 111.《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五十六字》 唐·黄滔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
    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
    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 112.《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 唐·李洞

    野色迷亭晓,龙墀待押班。
    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
    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
    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

  • 113.《和知己赴任华州》 唐·李洞

    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
    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
    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
    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

  • 114.《哭赵州和尚二首》 唐·王镕

    师离dt水动王侯,心印光潜麈尾收。
    碧落雾霾松岭月,沧溟浪覆济人舟。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

  • 115.《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 116.《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一作禅月大师歌)》 唐·欧阳炯

    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
    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

  • 117.《城南联句》 唐·韩愈

    竹影金琐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 ——韩愈
    翡翠开园英。
    流滑随仄步, ——孟郊

  • 118.《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唐·韩愈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

  • 119.《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120.《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唐·无可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