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雅量的诗词

关于雅量的诗词(113首)

  • 21.《外舅庄子尚生辰》 宋·仲并

    荆溪之山环千峰,摩空巉绝相争雄。
    与公万仞俱壁立,祗有爽气蟠胸中。
    荆溪之流碧满野,寒光秀色兼天泻。
    与公雅量相对清,更觉波澜来笔下。

  • 22.《和友人》 宋·王之望

    弟兄南渡各驰驱,向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
    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 23.《送洵之越》 宋·陈著

    有美一人来自东,与儿洵约西游同。
    谓闻古越多胜迹,庶可洗眼开心胸。
    窆石亭空思禹迹,飞翼楼高忆蠡功。
    过司马寓第,如见涑水叟。

  • 24.《次韵卢致远见示》 宋·陈著

    新春欲洗旧氛埃,并竹寻溪试一来。
    冻雨忽交疏霰下,严风不放寸云开。
    主人雅量诗相住,老客归心梦亦催。
    滑道何妨徐著步,袖中金薤不虚回。

  • 25.《水调歌头 宴张右丞遂初园》 元·王恽

    园林足佳胜,钟鼓乐时康。
    去天尺五韦杜,此日汉金张。
    谁似主人好客,暂趁金华少暇,尊俎共徜徉。
    三馆尽英*,簪履玉生光。

  • 26.《望海潮 为子初总管寿》 元·王恽

    桐乡遗爱,于门阴积,充闾气自葱葱。
    霜华对菊,橙金泛?,秋香吹满帘栊。
    人物汉元龙。
    喜升堂一拜,今几相同。

  • 27.《水龙吟 寿陈节斋》 元·王恽

    倚天望汉台高,骞腾便到烟霄上。
    一时殊遇,风云俪景,元龙豪爽。
    刚断冰清,风流却有,东山雅量
    道十年京洛,棠阴遗爱,人如醉,春风酿。

  • 28.《酹江月 为友人寿中丞子初》 元·王恽

    栖迟林壑,甚雍容、雅量气横寥廓。
    人道魁然真宰辅,心在朝家黄阁。
    几卷闲书,一门清乐,不羡千金橐。
    诸郎楚楚,凤毛辉映麟阁。

  • 29.《寄韩丈》 宋·项安世

    送别扁舟上,相望一水间。
    酒杯思共把,棋局定长閒。
    雅量容陂阔,私心岂石顽。
    梦随沤鸟去,时过紫金山。

  • 30.《送邹给事》 宋·陈宓

    皇天佑我宋,衮衮生巨人。
    正学迈贾董,彤庭亲选抡。
    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
    伟哉吕与李,王陈踵经纶。

  • 31.《和澧州喜雨韵》 宋·杜范

    秋色在何许,浮岚叠翠间。
    江清双鸟渡,天阔片云闲。
    雅量肩文举,新诗压子山。
    更深听远溜,哦咏答溅溅。

  • 32.《东西二眺》 宋·释文珦

    千古江山归雅量,犹今二眺有遗踪。
    要知当日经纶志,问取丹崖几树松。

  • 33.《冯深居挽词》 宋·释文珦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
    亲传厚斋业,优得考亭宗。
    劲筇霜崖竹,高标雪峤松。
    沧溟含雅量,干莫避辞锋。

  • 34.《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 宋·苏颂

    汪汪雅量若陂池,才略纵横未易知。
    振藻词场无怯敌,游心艺苑有馀师。
    独醒继日长辞酒,坐稳间时但校棋。
    塞北山河遍登览,吟哦马上足新诗。

  • 35.《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湖州长史)》 唐·皎然

    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
    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
    夜静酒阑佳月前,高张水引何渊渊。

  • 36.《青玉案(和雅守蹇少刘席上韵)》 宋·李流谦

    相知元早来何暮。
    社燕送、秋鸿去。
    春草春波愁目注。
    酒香花韵,绮谭妍唱,怎不思量住。
    虚无指点骑鲸路。
    个是骚人不凡处。
    画栋云飞帘卷雨。
    风流千古,一时人物,好记尊前语。

  • 37.《大雅吟》 魏晋·石崇

    堂堂太祖。
    渊弘其量。
    仁格宇宙。
    义风遐畅。

  • 38.《献万佛图为张雅州寿》 宋·李流谦

    博大真人哉,妙谛形而上。
    林林总雏婴,万生同负襁。
    赴者不可数,百川纳溟涨。
    随取即随给,孰识无尽藏。

  • 39.《送人赴雅州任》 宋·李复

    去年送君走边州,今年送君入蜀道。
    上官南北不自知,风卷孤云离海峤。
    场屋争飞二十年,垂翼空归叹潦倒。
    绿衣晚出外家来,一命初忻慰枯槁。

  • 40.《湘灵鼓瑟》 唐·庄若讷

    帝子鸣金瑟,馀声自抑扬。
    悲风丝上断,流水曲中长。
    出没游鱼听,逶迤彩凤翔。
    微音时扣徵,雅韵乍含商。
    神理诚难测,幽情讵可量。
    至今闻古调,应恨滞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