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遗作的诗词

关于遗作的诗词(58首)

  • 21.《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 宋·张炎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
    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
    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
    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

  • 22.《摸鱼儿(为遗蜕山中桃花作,寄冯云月)》 宋·黄升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
    行乐处。
    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

  • 23.《摸鱼儿(为遗蜕山中桃花作,寄冯云月)》 宋·黄升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
    行乐处。
    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

  • 24.《念奴娇 归潜志卷八按此词,朝野遗记作张孝》 宋·宇文虚中

    疏眉秀目。
    看来依旧是,宣和妆束。
    飞步盈盈姿媚巧,举世知非凡俗。
    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

  • 25.《和太师平章魏国贾公遗潜侍郎之作》 宋·陈存

    先腊催开万玉林,人心悦处即天心。
    山河洞彻重瞳远,宫阙高寒一柱任。
    瑞应崆峒知有日,尘清洄曲在斯今。
    神功变化无留迹,便放阳春卷积阴。

  • 26.《吕晋叔著作遗机关报茶》 宋·释永颐

    四叶及王游,共家原坂岭。
    岁摘建溪春,争先取晴景。
    大窠有庄液,所发必奇颖。
    一朝团焙成,价与共同金逞。

  • 27.《武城道中夜闻作吴语而歌者仿佛竹枝遗响因为》 明·陆完

    数间茅屋隐平沙,隔岸微闻唤酒家。
    若道消愁全仗酒,也停双橹倩人赊。

  • 28.《武城道中夜闻作吴语而歌者仿佛竹枝遗响因为》 明·陆完

    不奉君欢又一年,背人啼向落花前。
    当初自爱侬如玉,今日如花更可怜。

  • 29.《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明·孙蕡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
    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 30.《同庐拾遗过韦(一作章·非)给事东山别业二》 唐·王维

    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
    (册4卷125页1246c)
    托身侍云陛。
    昧旦(一作早)趋华轩。

  • 31.《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 宋·苏轼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
    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
    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
    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 32.《欧阳晦夫遗接?琴枕戏作此诗谢之》 宋·苏轼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 33.《客有遗子以假山石盆池者闻陈元发有石菖蒲作》 宋·秦观

    瑟瑟风漪心为青,更窥崷崒眼增明。
    可怜一片江山样,只欠菖蒲十数茎。

  • 34.《或遗木瓜有双实者香甚戏作》 宋·陆游

    宣城绣瓜有奇香,偶得并蔕置枕傍。
    六根互用亦何常?我以鼻嗅代舌尝。

  • 35.《吕晋叔著作遗新茶》 宋·梅尧臣

    四叶及王游,共家原坂岭。
    岁摘建溪春,争先取晴景。
    大窠有壮液,所发必奇颖。
    一朝团焙成,价与黄金逞。

  • 36.《余大父著作尝以所得沈元用给事歙砚遗水南林》 宋·刘克庄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恓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自笑老犹耽笔砚,少年莫也肯同参。

  • 37.《钱生遗筇竹斑杖戏作》 宋·曾几

    筇山美竹天下闻,有客钱氏之礽云。
    自言吾祖嫌杖晚,赠子九节斑烂文。
    寻幽已得济胜具,傍险更策扶危勋。
    同行安用木上座,一日不可无此君。

  • 38.《子温以诗将菊本见遗数日适病伏枕今少间戏作》 宋·毛滂

    破烟涵雨得春丛,想见当年老范公。
    多病未须求茗草,此诗浑欲愈头风。

  • 39.《子温以诗将菊本见遗数日适病伏枕今少间戏作》 宋·毛滂

    尽锄芳划春应怪,初种黄花秋未知。
    花外种松松外竹,渐无蝴蝶到东篱。

  • 40.《子温以诗将菊本见遗数日适病伏枕今少间戏作》 宋·毛滂

    更作天随求枸杞,试从子美觅黄精。
    但知一饱轻方丈,不为秋毫要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