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透顶的诗词

关于透顶的诗词(71首)

  • 21.《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 22.《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 23.《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唐·陆龟蒙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罱郎。
    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香。
    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

  • 24.《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唐·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 25.《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唐·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 26.《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 27.《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 28.《赠智满三藏》 唐·齐己

    灌顶清凉一滴通,大毗卢藏遍虚空。
    欲飞薝卜花无尽,须待陀罗尼有功。
    金杵力摧魔界黑,水精光透夜灯红。
    可堪东献明天子,命服新酬赞国风。

  • 29.《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 30.《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 宋·李弥逊

    一水如绳,两山如翼,绿野如绣。
    松院干霄,筠庄枕浪,揽尽溪山秀。
    水南水北,竹舆兰棹,来往月宵花昼。
    问人间、天上何处,更寻大围小有。

  • 31.《满江红·齐山绣春台》 宋·吴潜

    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
    双脚健、不烦筇杖,透岩穿岭。
    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
    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

  • 32.《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释普度

    前不构店,后不迭村。
    当阳坐断,上下平分。
    更看直透云霄之顶,独步乾坤。

  • 33.《偈二十七首》 宋·释守净

    佛祖顶{左宁右页}上,有破天大路。
    未透生死关,如何敢进步。
    不进上不,大千没遮护。
    一句绝言诠,那吒擎铁柱。

  • 34.《水调歌头·冲和养真命》 元·王吉昌

    冲和养真命,神耀破昏衢。
    水山明秀雷泽,深处孕玄珠。
    七曜北辰枢纽,灿烂金华气结,槁木得重苏。
    灵腑风烟静,岳顶月轮孤。

  • 35.《满庭芳·大觉光明》 元·长筌子

    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
    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
    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

  • 36.《降真岩》 宋·何群

    凤顶孤峰耸绝奇,仙家云驭久栖迟。
    飞腾岷岭元和日,留记山岩景佑时。
    水透山阿朝北坎,山开井势拱离南。
    他年殿阁鸣钟磬,广运重开帝载熙。

  • 37.《思明州摩云岭》 宋·李思衍

    二到摩云顶{左宁右页}头,雨花湿透褐驼裘。
    草荒行路几百折,茅盖前峰又一州。
    雁泽流离新户口,鹿场町疃旧田畴。
    太平有象重生聚,甲洗天河剑买牛。

  • 38.《九日亭》 宋·林通

    危顶裁成九日亭,蓬瀛透出海峰青。
    满前细菊浮樽酒,四雇凝云簇画屏。
    月为情多良夜至,人贪景胜醉魂醒。
    风流令尹江山主,此乐同民德已馨。

  • 39.《答盈盈》 未知·王山

    东风艳艳桃李忪,花围春入屠酥浓。
    龙脑透缕鲛绡红,鸳鸯十二罗芙蓉。
    盈盈初见十六,眉试青膏鬓垂绿。
    道字不正娇满怀,学得襄阳大堤曲。

  • 40.《福圣观》 宋·张无梦

    台山卜隐十余秋,曾伴仙翁处处游。
    瀑布长流天上雪,翠屏高倚洞前楼。
    云堆华顶寻飚驭,月满灵豀狎海鸥。
    此地重归别得路,赤城玉府透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