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赤章的诗词(297首)
-
101.《念奴娇(次韵寄陆务观、韩无咎)》 宋·毛幵
少年奇志,笑功名画虎,文章刻鹄。
永夜漫漫悲昼短,难挽苍龙衔烛。
飞藿飘零,浮云迁变,过眼邮传速。
昔人真意,眇然千载谁属。
-
102.《水调歌头(送杨廷秀赴国子博士用廷秀韵)》 宋·袁去华
笔阵万人敌,风韵玉壶冰。
文章万丈光焰,论价抵连城。
小试冯川三异,无数成阴桃李,寒谷自春生。
奏牍三千字,晁董已销声。
-
103.《水调歌头(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 宋·辛弃疾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
104.《太常引(寿南涧)》 宋·辛弃疾
君王著意履声间。
便令押、紫宸班。
今代又尊韩。
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
功业后来看。
似江左、风流谢安。
-
105.《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 宋·姜夔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
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
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
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
106.《松江哨遍》 宋·刘学箕
归帆征棹,相望于黄芦烟草之际。
去来乎桥之左右者,若非人世,极画工之巧所莫能形容。
每来维舟,未尝即去,徜徉延伫,意尽然后行。
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
107.《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 宋·刘辰翁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
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
响D93B廓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
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
108.《霜天晓角》 宋·甄龙友
峨眉仙客。
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
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
109.《霜天晓角》 宋·甄龙友
峨眉仙客。
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
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
110.《朝中措(寿熊左史)》 宋·王克勤
银河无际渺澄空。
一点寿光中。
此夕谪仙初度,清歌吉甫清风。
文章间世,曾亲玉座,屡赐金钟。
丹禁若须鳌便,赤城唤取渔翁。
-
111.《括水调歌》 宋·林正大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
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春撞。
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
-
112.《水调歌头(临桂水月洞)》 宋·曾宏正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
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钟相望。
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
-
113.《水调歌头(临桂水月洞)》 宋·曾宏正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
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钟相望。
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
-
114.《沁园春(寿太守李宗丞)》 宋·赵通判
贺白文章,英卫规模,簪缨世家。
更襟怀,芳润光风齐月,笔端奇伟,春藻天葩。
课最严城,升班清禁,蔽芾棠阴人竞夸。
争知道,富恩波衮衮,万顷无涯。
-
115.《核舟记》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
116.《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117.《进学解》 唐·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
118.《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119.《与韩荆州书》 唐·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
120.《登徒子好色赋》 先秦·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
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