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讲散的诗词

关于讲散的诗词(89首)

  • 21.《夔府书怀四十韵》 唐·杜甫

    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
    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
    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
    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 22.《夔府书怀四十韵》 唐·杜甫

    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
    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
    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
    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 23.《郡斋读经》 唐·羊士谔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
    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
    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
    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

  • 24.《海门潮别浩初师》 唐·刘禹锡

    前日过萧寺,看师上讲筵。
    都上礼白足,施者散金钱。
    方便无非教,经行不废禅。
    还知习居士,发论侍弥天。

  • 25.《同年春燕》 唐·孟郊

    少年三十士,嘉会良在兹。
    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
    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
    马迹攒騕褭,乐声韵参差。

  • 26.《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此后并江陵士曹时作)》 唐·元稹

    昔在凤翔日,十岁即相识。
    未有好文章,逢人赏颜色。
    可怜何郎面,二十才冠饰。
    短发予近梳,罗衫紫蝉翼。

  • 27.《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唐·白居易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 28.《叙事寄荐福栖白(一作听白公话旧)》 唐·李洞

    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
    前朝吟会散,故国讲流终。
    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
    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

  • 29.《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 30.《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31.《降诞日内庭献寿应制》 唐·广宣

    庆寿千龄远,敷仁万国通。
    登霄欣有路,捧日愧无功。
    仙驾三山上,龙生二月中。
    修斋长乐殿,讲道大明宫。
    此地人难到,诸天事不同。
    法筵花散后,空界满香风。

  • 32.《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唐·许敬宗

    爽气申时豫,临秋肆武功。
    太液荣光发,曾城佳气融。
    紫霄寒暑丽,黄山极望通。
    讲艺遵先fN,睹德畅宸衷。

  • 33.《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宋·洪迈

    雨涩风慳,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

  • 34.《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宋·洪迈

    雨涩风慳,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

  • 35.《向湖边》 宋·张拭

    万里烟堤,百花风榭,游女翩翩羽盖。
    彩挂秋千,向花梢娇对。
    矧门外、森立乔松,日花争丽,犹若当年文会。
    廊庙夔龙,暂卜邻交外。

  • 36.《齐天乐》 宋·黄廷璹

    十年汉上东风梦,依然淡烟莺晓。
    击马桥空,维舟岸易,谁识当时苏小。
    筹花斗草。
    任波浴斜阳,絮迷芳岛。

  • 37.《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 38.《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 39.《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宋·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
    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 40.《亲政篇》 明·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
    ”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
    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