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解合的诗词

关于解合的诗词(587首)

  • 221.《沁园春》 宋·陈睦

    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
    念翠鬟双耸,舞衣半卷,琵琶催拍,促管危弦。
    密意虽具,欢期难偶,遣我离情愁绪牵。
    追思处,奈溪桥道窄,无计留连。

  • 222.《沁园春》 宋·陈睦

    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
    念翠鬟双耸,舞衣半卷,琵琶催拍,促管危弦。
    密意虽具,欢期难偶,遣我离情愁绪牵。
    追思处,奈溪桥道窄,无计留连。

  • 223.《念奴娇》 宋·吴儆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
    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
    絮飞鸿散,问谁解舀得得。

  • 224.《永遇乐(送春)》 宋·洪茶

    歌雪徘徊,梦云溶曳,欲劝春住。
    薄幸杨花,无端杜宇,抵死催教去。
    参差烟岫,千回百匝,不解禁春归路。
    病厌厌,那堪更听,小楼一夜风雨。

  • 225.《咏梅九首》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 226.《绮怀十六首》 清·黄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 227.《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 228.《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 229.《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230.《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清·纳兰性德

    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
    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
    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 231.《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 232.《薄幸·淡妆多态》 宋·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 233.《司马错论伐蜀》 两汉·刘向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 234.《管晏列传》 两汉·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 235.《游侠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 236.《滑稽列传》 两汉·司马迁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 237.《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 238.《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 239.《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 240.《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