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视者的诗词

关于视者的诗词(683首)

  • 301.《满庭芳 寿判县梧山先生(七字原缺,据?》 元·陈栎

    生初度,敢尾贺宾,以祝千岁之寿。
    窃以为梧桐月向怀中照,此康节翁,极言天下之清致也。
    必闻世之贤邕能锺此清。
    必铢视轩冕,超然于荣名利达之表者,始能对越此清。

  • 302.《狱中诗》 近代·杨匏安

    慷慨登车去,临难节独全。
    余生无足恋,大敌正当前。
    投止穷张俭,②
    迟行笑褚渊。

    者番成永别,相视莫潸然。

  • 303.《庆历圣德颂》 宋·石介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闥。
    晨坐太极,书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枿。

  • 304.《蔡州三首》 宋·孔武仲

    狂霖山群山,夜半击堤口。
    水横溢陵阿,余波犹怒吼。
    东村五百户,一塌如摧朽。
    硉兀声如雷,牛马不及走。

  • 305.《山石》 明·王守仁

    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
    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
    愁来步前庭,仰视行云驰。
    行云随长风,飘飘去何之。

  • 306.《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 宋·陈长方

    公居吴淞滨,声名到童儿。
    弓旌羔雁招,尚落沧海遗。
    淡然如秋容,杳渺无津涯。
    扁舟载西子,独此见子皮。
    兼收及我辈,一视白与缁。
    他年高士传,读者当见思。
    不但首阳士,廉百世师。

  • 307.《即事》 宋·陈宓

    黠鼠同奸吏,贪狡胜勇兵。
    盆翻施计巧,血战视身轻。
    拙笑龟怡患,饥怜萤独清。
    貂蝉何物者,冠晚得光荣。

  • 308.《钓鱼台》 宋·陈允升

    罗浮山崒嵂,安有钓鱼台。
    台居观东隅,此名从何来。
    昔时爨下童。
    辛勤水与柴。

  • 309.《田父吟》 宋·方逢辰

    清溪眇如斗大吧,万山壁立土硗瘠。
    百分地无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剑脊。
    一亩之地高复低,节节级级如横梯。
    畈心一畦可一亩,边旁一亩分数畦。

  • 310.《陆象山先生墓》 宋·郭波

    大道久荆榛,歧路苦未并。
    博约岂不贤,末学恣驰骋。
    口耳谩纷纭,徒知响与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万境。

  • 311.《益州州学对训堂》 宋·何郯

    益为蕃捍西南隅,物众地大称名都。
    择守来頒兹土政,治人颇与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诛。
    群奸帖息不敢动,无复弄兵觊穿窬。

  • 312.《泽卿示兰亭考作萧翼取兰亭辞》 宋·黄畴若

    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
    不言使者求遗书,只言浴茧当及时。
    从容与语益款洽,论到翰墨尤瑰奇。
    山僧技养不自禁,稍出修禊兰亭词。

  • 313.《题道岩二十韵》 宋·黄诰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 314.《题清芬阁二首》 宋·李洸

    诗亡向千载,礼义谁维持。
    唐人得名者,沈宋称绮词。
    卓哉先生才,邈视数子皋。
    抗怀信高洁,出事皆清奇。

  • 315.《三韵杂咏七首》 宋·李若川

    瞽者不视色,聋者不听声。
    观其动作间,视听由心生。
    一心苟有蔽,耳目绝聪明。

  • 316.《白石山》 宋·林斗南

    路迥萦纡行木杪,脚力穷时山更好。
    苦吟转觉嘉句悭,远望方知众山小。
    登临自昔知几人,留题暗苔新事物。
    吁嗟开辟岁时久,名字湮没多无闻。

  • 317.《读许右丞所作陈少阳谏议哀词》 宋·刘鄂

    并州更作桑乾客,道逢舍者来争席。
    掀髯对座有钜人,开口剧谈如旧识。
    试问客子从何方,兴言扼腕微有伤。
    吾祖昔遑卹纬计,屡以真论干君王。

  • 318.《挽石子重》 宋·陆九渊

    古重百里长,寄命谋托孤。
    今以京秩授,糜至无贤愚。
    州家督版帐,殿最视所输。
    况乃积弊久,宿负堆文符。

  • 319.《分题得瘿林壶》 宋·吕公著

    天地产众材,任材谓之智。
    栋桷与楹杙,小大无有弃。
    方者以矩度,圆者中规制。
    嗟尔木之瘿,何异肉有赘。

  • 320.《愚实报诗》 宋·缪瑜

    郁攸属者潜煽灾。
    蜚廉纵风相与偕。
    林林生齿七万户,连甍接栋烧成灰。
    如何老翁一区宅,间不以寸独不{左火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