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衣感的诗词

关于衣感的诗词(968首)

  • 221.《讲武台南有感》 宋·黄庭坚

    月明犹在搭衣竿,晓踏台南路屈盘。
    驺子雨中先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
    鸦啼宰木秋风急,鹭立渔船野水乾。
    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 222.《有感 其三》 元·王冕

    慷慨看双剑,凄凉独老翁。
    不嫌天地窄,殊觉路途穷。
    茅屋荒山雨,麻衣旷野风。
    人情只如此,何必问英雄?

  • 223.《感怀 其九》 元·王冕

    志士惜白日,愁多感夜长。
    夜长固无奈,况复重凄凉。
    昔我同心友,漂流在他乡。
    他乡各异俗,所习谅非常。
    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
    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
    振衣风泠泠,矫首天茫茫。

  • 224.《感怀 其五》 元·王冕

    槲衣山中人,短发披襟领。
    寸心雄万夫,片语重九鼎。
    不作好颜色,遂与世俗迥。
    始旦旭日明,默默有深省。
    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
    乞慷复乞慷,照镜可怜影。

  • 225.《有感》 元·王冕

    江南有古客,布衣狂而愚。
    区区许何为?窃比莘野夫。
    养素体良贵,顺适无觊觎。
    宵旰觌黎民,戢戢愁釜鱼。

  • 226.《感慨 其三》 元·王冕

    故国江都郡,繁华旧不同。
    衣冠移习气,鼓角动悲风。
    柳倚消光碧,花连野色红。
    放怀沽一碎,世事委狙翁。

  • 227.《自感》 元·王冕

    父母生我时,爱如掌上珠。
    襁褓辟寒暑,乳哺随所须。
    周岁会言语,大小相引呼。
    摇头却梨栗,行行不须扶。

  • 228.《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宋·司马光

    白鹄出江渚,刷羽何鲜新。
    志凌青霞端,欲饮天汉津。
    清飚未我与,陂泽聊逡巡。
    偶为虞罗获,远趣无由伸。

  • 229.《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宋·欧阳修

    夜半群动息,有风生树端。
    飒然飘我衣,起坐为长叹。
    苦暑君勿厌,初凉君勿欢。
    暑在物犹盛,凉归岁将寒。

  • 230.《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宋·梅尧臣

    唧唧复唧唧,长沙何太息。
    秋风入破衣,瘦妇思补刺。
    手中把长线,无帛缝不得。
    夜夜忧向寒,斗柄渐垂北。
    嫁夫欲夫富,欢乐要终极。
    欢乐既未能,鬓发霜花易。

  • 231.《次韵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 宋·梅尧臣

    月落夜正黑,风起庭槐端。
    窗间星动摇,枕上人寤叹。
    所叹吹阴云,苦热弥不欢。
    当其气莫出,曷若无衣寒。

  • 232.《秋日舟中有感》 宋·梅尧臣

    天乎余困甚,失偶泪傍沱。
    世事随时远,秋风顺水多。
    鳏鱼空恋穴,独鸟未离柯。
    岁月都无几,存亡可奈何。

  • 233.《新霜感》 宋·梅尧臣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 234.《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 宋·梅尧臣

    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
    戢戢车徒九门盛,寥寥烟火万家微。
    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

  • 235.《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 宋·梅尧臣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 236.《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 宋·梅尧臣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驰陌。
    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
    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 237.《江南杂感》 宋·梅尧臣

    树头巧妇栖,树下秋虫织。
    坏衣游子心,千里尝相忆。
    荡子脚出门,便作浮萍根。
    忧来凭五兆,拜树赛黄豚。

  • 238.《感事》 宋·晁说之

    短发犹思沐,修途颇梦归。
    不惭为吏拙,但恨读书非。
    陇上健儿戍,渔阳突骑围。
    谁能图战阵,枉是著朝衣。

  • 239.《京居秋感五绝句》 宋·晁说之

    雨助风声燕欲归,谁教我尚著征衣。
    自怜未读愍征赋,霜雪鬓间犹庶几。

  • 240.《感时二首》 宋·晁说之

    衣冠迷鱼卫,食饮叹荆扬。
    夜雨思乡近,秋风客梦长。
    莫言游帝所,要且狩河阳。
    丞相如求士,当求张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