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莫住的诗词

关于莫住的诗词(726首)

  • 61.《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 唐·岑参

    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
    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解带怜高柳,移床爱小溪。
    此来相见少,正事各东西。

  • 62.《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 唐·岑参

    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
    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解带怜高柳,移床爱小溪。
    此来相见少,正事各东西。

  • 63.《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 64.《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 65.《涟上题樊氏水亭》 唐·高适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 66.《锦树行(因篇内有锦树二字摘以为题非正赋锦树也)》 唐·杜甫

    今日苦短昨日休,岁云暮矣增离忧。
    霜凋碧树待锦树。
    万壑东逝无停留。
    荒戍之城石色古,东郭老人住青丘。

  • 67.《送贾阁老出汝州》 唐·杜甫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
    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 68.《紫参歌》 唐·钱起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
    往往幽人寻水见,时时仙蝶隔云来。
    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 69.《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 唐·皇甫冉

    汉之广矣中有洲,洲如月兮水环流。
    流聒聒兮湍与濑,草青青兮春更秋。
    苦竹林,香枫树,樵子罛师几家住。

  • 70.《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朮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 唐·秦系

    不饵住云溪,休丹罢药畦。
    杏花虚结子,石髓任成泥。
    扫地青牛卧,栽松白鹤栖。
    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 71.《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朮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 唐·秦系

    不饵住云溪,休丹罢药畦。
    杏花虚结子,石髓任成泥。
    扫地青牛卧,栽松白鹤栖。
    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 72.《送何兆下第还蜀》 唐·李端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
    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
    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
    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 73.《空城雀》 唐·王建

    空城雀,何不飞来人家住,空城无人种禾黍。
    土间生子草间长,满地蓬蒿幸无主。
    近村虽有高树枝,雨中无食长苦饥。

  • 74.《同达奚宰游窦子明仙坛(一作同张明府游仙台)》 唐·朱湾

    松桧阴深一径微,中峰石室到人稀。
    仙官不住青山在,故老相传白日飞。
    华表问栽何岁木,片云留著去时衣。
    今朝茂宰寻真处,暂驻双凫且莫归。

  • 75.《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唐·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 76.《寄江州白司马》 唐·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 77.《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唐·杨巨源

    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
    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礼寒山。
    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 78.《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唐·韩愈

    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
    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
    赁屋得连墙,往来忻莫间。
    我时亦新居,触事苦难办。

  • 79.《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唐·张籍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
    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 80.《大堤曲》 唐·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