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神貌的诗词

关于神貌的诗词(264首)

  • 161.《禹祠》 宋·陆游

    我昔下三峡,南宾系归舻,渡江谒神禹,拜手荐俎壶。
    寿藤枝如蚪,巨柏腹若刳,门庭虽日荒,殿寝犹枝梧。
    巴俗喜祷祠,解牛舞群巫。
    巍巍黻冕古,食与夷鬼俱。

  • 162.《涂毒策禅师真赞》 宋·陆游

    骨相瓌奇,风神萧散。
    貌肃而和,语尽而简。
    画得者英气逼人,画不得者顶门上一双眼。

  • 163.《读渊明诗》 宋·杨万里

    少年喜读书,晚悔昔草草。
    迨今得书味,又恨身巳老。
    渊明非生面,稚刿识巳早。
    极知人更贤,未契诗独好。

  • 164.《过惠崇旧居》 宋·宋祁

    虽昧平生契,怀贤要可伤。
    生涯与薪尽,法意共灯长。
    遗画空观貌,残诗孰补亡。
    神期通一语,无乃困津梁。

  • 165.《题画梅》 元·王冕

    君不见汉家功臣上麒麟,气貌岂是寻常人?又不见唐家诸将图凌烟,长剑大羽联貂蝉。
    龙章终匪尘状,虎头乃是封侯相。
    我生山野无能为,学剑学书空放荡。
    老来晦迹岩穴居,梦寐未形安可模?昨天冷飚动髭须,拄杖下山闻鹧鸪。

  • 166.《赠写照陈肖堂》 元·王冕

    君不见鉴貌但鉴影,写貌难写心。
    霍光邓禹在台阁,严陵魏野居山林。
    功名道德照千古,不特肖貌传至今。
    固知写貌易心难,状之妍丑笔可得。

  • 167.《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 宋·欧阳修

    群峰拥轩槛,竹树阴漠漠。
    公胡苦思山,规构自心作。
    惟予爱山者,初仕即京洛。
    嵩峰三十六,终日对高阁。

  • 168.《汝瘿答仲仪》 宋·欧阳修

    君嗟汝瘿多,谁谓汝士恶。
    汝瘿虽云苦,汝民居自乐。
    乡闾同饮食,男女相媒妁。
    习俗不为嫌,讥嘲岂知怍。

  • 169.《醉桃源·本来无说本无言》 宋·无名氏

    本来无说本无言。
    澄寂湛然。
    湛然常寂*神全。
    希内自观玄。
    玄中妙,妙中玄。
    无相貌,莫团圆。
    往来去,怎遮拦。
    清风明月前。

  • 170.《倾杯序/倾杯乐》 宋·无名氏

    昔有王生,冠世文章,尝随旧游江渚。
    偶尔停舟寓目,遥望江祠,依依陌上闲步。
    恭诣殿砌,稽首瞻仰,返回归路。
    遇老叟,坐于矶石,貌纯古。

  • 171.《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 宋·梅尧臣

    朝廷久清明,贤相出贤牧。
    贤牧又选贤,森森备官属。
    是以邦政修,良农播嘉谷。
    上无租赋逋,下有囷廪蓄。

  • 172.《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宋·梅尧臣

    长安新雨後,九陌少行人。
    同舆有宋贾,游市怀隐沦。
    日闻古贤哲,必与医卜邻。
    来过季主室,再拜语逡巡。

  • 173.《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 宋·梅尧臣

    野性好书画,无力能自致。
    每遇高趣人,常许出以视。
    邵侯多奇玩,留我特开笥。
    首观阮与杜,驴上瞑目醉。

  • 174.《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宋·梅尧臣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 175.《幽庙》 宋·梅尧臣

    老狐依丛祠,妖横起百怪。
    巢枭助鸣声,穴兔资狡狯。
    巫绐神灵言,俗奏饮食拜。
    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 176.《和杨遂贺雨》 宋·王禹偁

    我罢内庭职,出临永阳民。
    永阳民虽庶,未免多饥贫。
    富之既无术,龊龊为谨身。
    可堪今夏旱,如燎复如焚。

  • 177.《再赠钱道人二首》 宋·刘克庄

    拙貌惭君子细看,镜中我自觉神寒。
    直从杜甫编排起,几个吟人作大官。

  • 178.《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 宋·刘克庄

    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
    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
    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
    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 179.《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宋·王令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 180.《送无演归成都》 宋·文同

    曾读契嵩辅教编,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师识怀琏,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尝从容问其友,琏复为余道民讷。
    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