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由由的诗词

关于由由的诗词(380首)

  • 161.《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 宋·苏轼

    山人昔与云俱出,俗驾今随水不回。
    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

  • 162.《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秋後风光雨後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 163.《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 164.《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余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 165.《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 166.《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 167.《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 宋·苏轼

    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
    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嗔无。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
    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 168.《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 宋·苏轼

    瞳瞳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自零。
    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仆射吕公、门下韩公、左丞刘公,皆自讲席大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干。

  • 169.《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 宋·苏轼

    跪奉新书笏在腰,谈王正欲伴耕樵。
    晋阳岂为一门事,(唐高祖谓温大雅兄弟云:我起义晋阳,止为卿一门耳。
    )宣政聊同五月朝。
    (贞元中诏曰:自今后五月一日御宣政殿,与文武百僚相见。

  • 170.《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宋·苏轼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 171.《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宋·苏轼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 172.《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宋·苏轼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鴃舌问三苏。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 173.《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宋·苏轼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 174.《和子由四首 送春》 宋·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馀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病,过此二物。
    )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来书云,近看此书,余未尝见也。

  • 175.《和子由四首 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 宋·苏轼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
    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
    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
    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 176.《和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 宋·苏轼

    平明坐衙不暖席,归来闭阁闲终日。
    卧闻客至倒屣迎,两眼蒙笼余睡色。
    城东泗水步可到,路转河洪翻雪白。
    安得青丝络骏马,蹙踏飞波柳阴下。

  • 177.《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 178.《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 宋·苏轼

    趺坐化去子由闻之乃作二绝一以答予一以答慎明年余过圆通始得其诗乃追次慎韵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斗薮旧尘埃。
    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
    (余送曹诗。
    )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处觅穷通。

  • 179.《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宋·苏轼

    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
    雷霆下索无处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锻何劳纬萧手。

  • 180.《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宋·苏轼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卧羲轩。
    风轮晓入春笋节,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为予言:草木之长常在昧明间,早作而伺之,乃见其枝起数寸,竹笋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茎心,或垂于叶端,稻乃秀实,验之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