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烟渡的诗词

关于烟渡的诗词(859首)

  • 161.《江畔老人愁》 唐·崔颢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 162.《江畔老人愁》 唐·崔颢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 163.《夕次圃田店》 唐·祖咏

    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
    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
    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

  • 164.《江中对月》 唐·刘长卿

    空洲夕烟敛,望月秋江里。
    历历沙上人,月中孤渡水。

  • 165.《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 唐·刘长卿

    烟尘犹满目,歧路易沾衣。
    逋客多南渡,征鸿自北飞。
    九江春草绿,千里暮潮归。
    别后难相访,全家隐钓矶。

  • 166.《毗陵送邹结先赴河南充判官》 唐·刘长卿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
    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
    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 167.《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 唐·刘长卿

    客心暮千里,回首烟花繁。
    楚水渡归梦,春江连故园。
    羁人怀上国,骄虏窥中原。
    胡马暂为害,汉臣多负恩。

  • 168.《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淮南幕府》 唐·刘长卿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
    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 169.《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 唐·刘长卿

    客心暮千里,回首烟花繁。
    楚水渡归梦,春江连故园。
    羁人怀上国,骄虏窥中原。
    胡马暂为害,汉臣多负恩。

  • 170.《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淮南幕府》 唐·刘长卿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
    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 171.《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 唐·刘长卿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
    旧浦满来移渡口,垂杨深处有人家。
    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
    君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

  • 172.《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独树 一作:“戍”)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 173.《登润州万岁楼(一作皇甫冉诗)》 唐·刘长卿

    高楼独上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
    垂山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更能谈笑解重围。

  • 174.《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唐·刘长卿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 175.《寄赵七侍御》 唐·李华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
    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
    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 176.《夜归鹿门山歌/夜归鹿门歌》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177.《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 178.《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唐·李白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

  • 179.《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唐·李白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

  • 180.《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