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浮梗的诗词

关于浮梗的诗词(79首)

  • 21.《秋怀诗十一首》 唐·韩愈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 22.《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 23.《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唐·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 24.《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投寄》 唐·杜牧

    燕雁下扬州,凉风柳陌愁。
    可怜千里梦,还是一年秋。
    宛水环朱槛,章江敞碧流。
    谬陪吾益友,只事我贤侯。

  • 25.《大梁见乔诩》 唐·罗隐

    湘水春浮岸,淮灯夜满桥。
    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漂。
    刀笔依三事,篇章奏珥貂。
    迹卑甘汩没,名散称逍遥。

  • 26.《夏日访友》 唐·唐彦谦

    堤树生昼凉,浓阴扑空翠。
    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
    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
    童子立门墙,问我向何处。

  • 27.《夏日访友》 唐·唐彦谦

    堤树生昼凉,浓阴扑空翠。
    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
    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
    童子立门墙,问我向何处。

  • 28.《王泽岭遭洪水》 唐·孔德绍

    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
    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
    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
    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
    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
    木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
    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

  • 29.《赠江西周大夫(一作赠周太史)》 唐·陈陶

    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
    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
    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
    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

  • 30.《述行赋》 两汉·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 31.《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32.《水龙吟(始去齐,路逢次膺叔感别叙旧)》 宋·晁补之

    去年暑雨钩盘,夜阑睡起同征辔。
    今年芳草,齐河古岸,扁舟同舣。
    萍梗孤踪,梦魂浮世。
    别离常是。

  • 33.《渔家傲(和晏元献韵)》 宋·米友仁

    郊外春和宜散步。
    百花枝上初凝露。
    福地神仙多外府。
    藏奇趣。
    幽寻历遍溪边路。
    薄宦浮家无定处。
    萍飘梗泛前人语。
    与子未须乡国去。
    来同住。
    且看群岫烟中雨。

  • 34.《渔家傲(和晏元献韵)》 宋·米友仁

    郊外春和宜散步。
    百花枝上初凝露。
    福地神仙多外府。
    藏奇趣。
    幽寻历遍溪边路。
    薄宦浮家无定处。
    萍飘梗泛前人语。
    与子未须乡国去。
    来同住。
    且看群岫烟中雨。

  • 35.《浪淘沙(次韵史东美洛中作)》 宋·赵鼎

    归计信悠悠。
    归去谁留。
    梦随江水绕沙洲。
    沙上孤鸿犹笑我,萍梗飘流。
    与世且沈浮。
    要便归休。
    一杯消尽一生愁。
    傥有人来闲论事,我会摇头。

  • 36.《水龙吟》 宋·葛长庚

    层峦叠巘浮空,断崖直下分三井。
    苍苔路古,鹿鸣芝涧,猿号松岭。
    露浥凤箫,烟迷枸杞,绿深翠冷。
    笑携筇一到,登高眺远,是多少、仙家景。

  • 37.《贺新郎》 宋·吴潜

    一笑春无语。
    但园林、阴阴绿树,老红三数。
    底事东风犹自妒,片片狂飞乱舞。
    便燕懒、莺残初起。

  • 38.《水龙吟(再和)》 宋·李曾伯

    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
    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
    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
    向临岐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

  • 39.《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 40.《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