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欲焦的诗词

关于欲焦的诗词(215首)

  • 41.《汉代》 唐·唐彦谦

    汉代金为屋,吴宫绮作寮。
    艳词传静婉,新曲定妖娆。
    箭响犹残梦,签声报早朝。
    鲜明临晓日,回转度春宵。

  • 42.《感事三十四韵(丁卯已后)》 唐·韩偓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
    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砖。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
    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

  • 43.《感事三十四韵(丁卯已后)》 唐·韩偓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
    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砖。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
    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

  • 44.《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 45.《闻诵《法华经》歌》 唐·修雅

    山色沈沈,松烟幂幂。
    空林之下,盘陀之石。
    石上有僧,结跏横膝。

  • 46.《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 47.《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 48.《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兰桡举,水文开,竞携藤笼采莲来。

  • 49.《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 50.《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51.《过云木冰记》 清·黄宗羲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
    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

  • 52.《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 53.《愁风月》 宋·贺铸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 54.《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 宋·张孝祥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
    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龟万叠,汹汹欲崩空。
    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

  • 55.《如此江山(寓齐天乐)》 宋·张辑

    西风扬子江头路。
    扁舟雨晴呼渡。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
    诗仙一去。

  • 56.《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 57.《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宋·梅尧臣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 58.《送参寥师》 宋·苏轼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 59.《段太尉逸事状》 唐·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 60.《鲁仲连义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围赵之邯郸。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