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极览的诗词

关于极览的诗词(162首)

  • 61.《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 62.《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63.《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64.《与刘伯宗绝交诗》 两汉·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 65.《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宋·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 66.《念奴娇》 宋·沈端节

    寻幽览胜,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
    自笑飘零惊岁晚,欲挂衣冠神武。
    芳甸时巡,醉乡日化,庭实名花旅。
    阆风蓬顶,自来不见烽戍。

  • 67.《哨遍(和陈次贾为寿韵)》 宋·李曾伯

    大块赋形,皇览揆予,俾尔昌而寿。
    嗟壮游。
    岁月老征裘。
    向秋来、顿如蒲柳。

  • 68.《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宋·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
    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
    惆怅相思迟暮。
    记当日、朱阑共语。

  • 69.《括一丛花》 宋·林正大

    知章骑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圆。
    汝阳三斗朝天去,左丞相、鲸吸长川。
    潇酒宗之,皎如玉树,举盏望青天。

  • 70.《括贺新凉》 宋·林正大

    生长湖山曲。
    羡吴儿、呼吸湖光,饱餐山渌。
    世外不须论隐逸,谁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无俗。

  • 71.《括水调歌》 宋·林正大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
    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
    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望极潇湘。
    骚人与迁客,览物兴尤长。

  • 72.《祝英台近·北固亭》 宋·岳珂

    澹烟横,层雾敛。
    胜概分雄占。
    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
    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 73.《万年欢(寿乔丞相)》 宋·厉寺正

    恭审特进枢使大丞相国公先生神钟维岳,帝赉肖岩。
    方蓂开第一叶之初,正椿衍八千岁之始,眷隆神极,福被海隅。
    某夙荷陶镕,倍增喜抃。
    效动一乐阕,寄调万年欢。

  • 74.《齐天乐(寿贾使三月二十八日生)》 宋·方衡

    伏以皇祚中兴,笃生元哲。
    维岳受命,允协良辰。
    同禀天地之清宁,间出山河之气数。
    仰惟某官,身兼三杰,德盛一夔。

  • 75.《齐天乐(寿贾使三月二十八日生)》 宋·方衡

    伏以皇祚中兴,笃生元哲。
    维岳受命,允协良辰。
    同禀天地之清宁,间出山河之气数。
    仰惟某官,身兼三杰,德盛一夔。

  • 76.《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清·陈去病

    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 77.《兰亭集序/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78.《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79.《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 80.《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