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条长的诗词

关于条长的诗词(1074首)

  • 181.《雨后望月》 唐·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 182.《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唐·韦应物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
    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
    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
    泉水今尚暖,旧林亦青青。

  • 183.《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唐·韦应物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
    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
    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
    泉水今尚暖,旧林亦青青。

  • 184.《往富平伤怀》 唐·韦应物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
    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
    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
    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 185.《广德中洛阳作》 唐·韦应物

    生长太平日,不知太平欢。
    今还洛阳中,感此方苦酸。
    饮药本攻病,毒肠翻自残。
    王师涉河洛,玉石俱不完。

  • 186.《蓝岭精舍》 唐·韦应物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
    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
    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清夜还独往。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 187.《义演法师西斋》 唐·韦应物

    结茅临绝岸,隔水闻清磬。
    山水旷萧条,登临散情性。
    稍指缘原骑,还寻汲涧径。
    长啸倚亭树,怅然川光暝。

  • 188.《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唐·岑参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 189.《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唐·岑参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树萱。
    美人在南州,为尔歌北门。
    北风吹烟物,戴胜鸣中园。
    枯杨长新条,芳草滋旧根。
    网丝结宝琴,尘埃被空樽。
    适遇江海信,聊与南客论。

  • 190.《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唐·岑参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
    中岁学兵符,不能守文章。

  • 191.《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唐·岑参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 192.《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唐·岑参

    列宿光三署,仙郎直五宵。
    时衣天子赐,厨膳大官调。
    长乐钟应近,明光漏不遥。
    黄门持被覆,侍女捧香烧。

  • 193.《和都官苗员外秋夜省直对雨简诸知己》 唐·李嘉祐

    多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
    漏长丹凤阙,秋冷白云司。
    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
    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

  • 194.《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唐·高适

    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
    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
    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

  • 195.《别王彻》 唐·高适

    归客自南楚,怅然思北林。
    萧条秋风暮,回首江淮深。
    留君终日欢,或为梁父吟。
    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沉。

  • 196.《涟上别王秀才》 唐·高适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
    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
    崎岖山海侧,想像无前俦。
    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

  • 197.《宋中十首》 唐·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

  • 198.《蓟中作》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 199.《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 200.《送杨山人归嵩阳》 唐·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