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木落天的诗词(1107首)

  • 61.《古别离二首》 唐·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 62.《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唐·柳宗元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 63.《水调歌头》 宋·袁去华

    鸟影度疏木,天势入平湖。
    沧波万顷,轻风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烟一缕,人在翠微居。
    客里更愁绝,回首忆吾庐。

  • 64.《贺新郎·寄丰真州》 宋·戴复古

    忆把金罍酒。
    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
    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
    但东望、故人翘首。

  • 65.《自舒州追送朱氏女弟憩独山馆宿木瘤僧舍明日》 宋·王安石

    晨霜践河梁,落日憩亭皋。
    念彼千里行,恻恻我心劳。
    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寒流咽欲绝,鱼龟久已逃。

  • 66.《木皮口纪事为故沔戎帅何进赋也》 宋·程公许

    驱车木皮口,地接嘉陵市。
    山种郁盘纡,草木惨憔悴。
    昔在岁辛卯,大将何憨子。
    行营与贼遇,力战遂死此。

  • 67.《陈仲美夏木图》 明·张羽

    董元夏木不复见,俗本纷纷何足观。
    陈郎笔力能扛鼎,写此千章生昼寒。
    阴森似有神灵会,偃蹇直作蛟螭蟠。
    天鸡晓鸣清籁发,木客夜度云旂翻。

  • 68.《九日会王修竹西楼预坐者七人以落霞与孤鹜齐》 宋·黄庚

    冉冉五云深,山西日光薄,登楼集群贤,纵目天宇廓。
    落木悲徂年,寒光照杯酌。
    浩歌兴悠然,意行非涧壑。

  • 69.《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唐·刘长卿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
    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
    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 70.《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 71.《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 72.《木兰花慢》 宋·史浩

    忠劳久笃于王家;维熊维罴,吉梦是生于男子。
    彩绚朝阳之F457F23C,光腾天上之麒麟。
    岂维相阀之英,抑亦圣朝之瑞。
    椒花柏叶,王正初过于三朝;凤蜡星球,灯夕匪遥于十日。

  • 73.《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 元·赵若秀

    看洞天佛地,秋气爽,湿衣寒。
    对九锁峰高,惊天一柱,壮观杭山。
    岩前。
    旧遗仙迹,幻云根、直作画图看。

  • 74.《木兰花慢 送陈石泉自北归 志雅堂杂钞》 元·陈参政

    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
    正雪暗滹沱,云迷芒砀,梦落邯郸。
    乡心促、日行万里,幸此身、生入玉门关。
    多少秦烟陇雾,西湖净洗征衫。

  • 75.《答禄将军射虎行》 元·迺贤

    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
    久知天命属真主,奋身来建非常功。
    世祖神谟涵宇宙,坐使英雄皆入彀。
    十年转战淮蔡平,帐下论功封太守。

  • 76.《醉歌行赠周仲常归九江兼柬许天启汤又新二山》 明·刘崧

    奉君千斛酒,不尽万古情。
    但令日日事狂醉,何用身后留空名。
    汉家当时重公卿,天子亦复称圣明。
    相如徒为茂陵稿,贾谊终作长沙行。

  • 77.《梁父吟》 明·孙蕡

    江水何深深,青枫映云林。
    衡门一杯酒,抱膝《梁父吟》。
    君不见夷吾奋袂投南冠,故人荐引登君门。
    扬眉吐论下荆楚,九合冠裳朝至尊。

  • 78.《和大雪折木》 宋·张耒

    季秋木叶未全落,西风卷云飞雪作。
    奔腾倾倒来不停,顷刻山川失寥廓。
    白头老翁仰天叹,一生未见可吁愕。
    但悲无食饥冻死,何暇更议阴阳错。

  • 79.《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 宋·黄庭坚

    儿时拜公床,眼碧眉紫烟。
    舍前架茅茨,炉香坐僧禅。
    女奴煮甖粟,石盆泻机泉。
    今来扫门巷,竹间翁蜕蝉。

  • 80.《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
    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
    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