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普眼的诗词

关于普眼的诗词(85首)

  • 41.《贫汉归庐阜结庵作伽陀为别》 宋·曹勋

    辩公出蓝之智,楮衲反来游戏。
    衲底一段光明,可谓湛然无累。
    倒峡倾河雄辩,银山铁壁意气。
    毗卢顶{宁页}上行,弥勒眼晴里睡。

  • 42.《题慈感寺极目轩》 宋·李洪

    尘眼登临清旷,水憬楼阁峥嵘。
    欲见普门大士,菰蒲影里钟声。

  • 43.《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楼钥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
    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
    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
    女娲大山塞空虚,麻线名堆千万曲。

  • 44.《别赵常德》 宋·赵蕃

    旧诗零落似前生,岂意公能识姓名。
    青眼何堪辱如故,白头自觉已无成。
    普天无复归耕处,薄禄谩为糊口营。
    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

  • 45.《十八日记梦》 宋·赵蕃

    冥冥落月子规哭,幽人梦成续复续。
    茅檐坏砌到何许,酴醾回倒留紫竹。
    紫竹新抽雨又滋,泪粉娟娟凝翠玉。
    梦中自省非宿游,又意檐村旧林谷。

  • 46.《与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旧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 宋·刘学箕

    秋阳杲杲秋月明,秋风泠冷秋露沮。
    萧骚池上万松竹,凤笙龙管吹秋声。
    山亭与客坐夕阴,眼照万象前横陈。
    一年好处在此好,妙质欲纪难状名。

  • 47.《简铦朴翁兼简敬叟二首》 宋·苏泂

    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
    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
    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
    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

  • 48.《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 宋·吴潜

    普殊难叶一钩连,勘利释迦文佛前。
    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泥涂烂处藏头鳌,高树梢头脱壳蝉。
    各自身躯各自性,谁知各自本同然。

  • 49.《元夕病中》 宋·方岳

    家贫近市常喧啾,灯夕无灯冷於水。
    罢参法喜深炷香,示疾维摩低隐几。
    梅花相亲不余负,酒盏成疏竟谁使。
    一生甘作痴冻蝇,百方莫趁追奔螘。

  • 50.《洞中天 全真庵丹井》 元·马钰

    穿凿须当二九深。
    甘泉自有应清吟。
    更祈治病名丹井,相称山侗普济心。
    人听劝,作知音。
    重阳妙趣好追寻。
    紫芝气焰生形象,碧眼真如上宝

  • 51.《声声慢·公邻烟水》 元·侯善渊

    公邻烟水,我弊嵩峰。
    天涯杳隔难通。
    悟理非遥,目前不二清风。
    宝月孤高洞鉴,印千潭、普照玄洞。

  • 52.《陈叔盥两惠诗以一首谢》 宋·陈藻

    休要逢人诵六经,红泉往事已凋零。
    向来未坏恭王壁,到处閒摇普化铃。
    几岁寒窗头也白,两篇新什眼空青。
    还乡旧识多农贾,那得柴门自掩扃。

  • 53.《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眼前物意颇昭苏,未省郊原遍也无。
    更觅洗车三日雨,普教大地活焦枯。

  • 54.《偈颂八十七首》 宋·释慧开

    夫子眼晴,瞿昙巴鼻。
    不是四六文章,亦非仁义礼智,普请大家齐侧耳。

  • 55.《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慧远

    良宵三月十五,依旧神歌鬼舞。
    未须三四吐吞,且看七八吞吐。
    临济瞎驴倒跨,云门正法眼普。
    三人证鳖成龟,一任衲僧气鼓。
    休气鼓,甜者甜兮苦者苦。
    偃月长蛇不用呈,发机自有千钧弩。

  • 56.《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绍昙

    云居闻板声,见神见鬼。
    瑞岩闻板声,普请瞌睡。
    梦中唤醒主人翁,鼻孔元来在眼底。

  • 57.《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宋·释绍昙

    一点心灯,灵明炳焕。
    去古来今,清光无间。
    不同万斛金莲,惑乱痴人赏翫。
    今朝上元节,拈出普请看。
    拟方寻思,空华翳眼。

  • 58.《清凉礼先师遗像》 宋·释绍昙

    白云迷谷云铺阶,老倒清凉眼著沙。
    若问普通年远事,三千里外摘杨花。

  • 59.《天神二首》 宋·释师范

    天下梅花主,扶桑文字祖。
    这个正法眼,云门答道普。
    菅君本不假凡胎,直自灵山会上来。
    五百年间无识者,扶桑佛法一枝梅。

  • 60.《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宋·释惟一

    风萧萧,雨萧萧。
    山云漠漠,庭叶飘飘。
    普天匝地,祖意活鱍鱍。
    满眼满耳,心印何昭昭。
    便与么去,衲僧门下,大故相辽。
    行到水穷山尽处,可中别有路通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