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纪的诗词(257首)
-
121.《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
122.《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
123.《风山怀古三首》 元·孙华孙
宋家事业如汉晋,遗史班班今尚存。
南渡衣冠元帝纪,中山庙社靖王孙。
海门龙去秋潮横,宫阙乌啼夕燐繁。
已恨无人似诸葛,生憎何物学桓温。
-
124.《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
125.《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
126.《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
127.《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
128.《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
129.《梦登河汉》 宋·梅尧臣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
130.《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
131.《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
132.《饮酒 十九》 魏晋·陶渊明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
133.《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
134.《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
135.《玄明宫行》 明·何景明
君不见玄明宫中满荆棘,昔日富贵今寂寞。
祠园复为中贵取,遗构空传孽臣作。
雄模壮丽临朝廷,远势连袤跨城郭。
忆昨己巳年来事,秉权自倚薰天势。
-
136.《功德寺》 明·李梦阳
宣宗昔游幸,游戏玉泉傍。
立宇表嵲,开池荷芰香。
波楼递蹙沓,风松奏笙簧。
百灵具来朝,落日锦帆张。
-
137.《剑联句》 宋·滕宗谅
圣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
蚩忧发灵机,干将构雄绩。
橐籥天地开,炉治阴阳闢。
南帝输火精,古皇降金液。
-
138.《司马温公挽词五首》 宋·范祖禹
文母扶皇运,成王绍庆基。
萧公翼左右,裴相系安危。
共恨登庸晚,俄成殄瘁悲。
旂常纪勋业,长与日星垂。
-
139.《禁林宴会之什》 唐·杨徽之
星移岁律应青阳,得奉群英集玉堂。
龙凤双飞观御札,云霞五色咏天章。
禁林渐觉清风暖,仙界元知白日长。
诏出紫泥封去润,朝回莲烛赐来香。
二篇称奖恩尤重,万国传闻道更光。
何幸微才逢盛事,愿因史册纪余芳。
-
140.《送馆主朝宪使之淮西四十韵》 明·张以宁
宇宙开昌运,山川产荩臣。
周邦多士贵,鲁国一儒真。
江海襟无际,风雷笔有神。
渊涵珠皎洁,山立玉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