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日日的诗词

关于日日的诗词(13617首)

  • 101.《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唐·崔日用

    新年宴乐坐东朝,钟鼓铿锽大乐调。
    金屋瑶筐开宝胜,花笺彩笔颂春椒。
    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娇。
    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

  • 102.《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唐·宗楚客

    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
    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
    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
    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

  • 103.《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 唐·宗楚客

    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
    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
    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
    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

  • 104.《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晖字》 唐·苏瑰

    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
    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
    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
    恩深答效浅,留醉奉宸晖。

  • 105.《九月九日登龙山》 唐·张九龄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 106.《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 唐·张九龄

    为郡久无补,越乡空复深。
    苟能秉素节,安用叨华簪。
    却步园畦里,追吾野逸心。
    形骸拘俗吏,光景赖闲林。

  • 107.《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唐·张九龄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 108.《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 109.《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唐·张九龄

    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 110.《三月三日登龙山》 唐·张九龄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 111.《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 唐·张九龄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 112.《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 唐·宋之问

    幽郊昨夜阴风断,顿觉朝来阳吹暖。
    泾水桥南柳欲黄,杜陵城北花应满。
    长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兹一望归。
    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

  • 113.《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唐·宋之问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
    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 114.《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 115.《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唐·宋之问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
    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
    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

  • 116.《夏日仙萼亭应制》 唐·宋之问

    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
    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
    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
    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

  • 117.《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唐·宋之问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 118.《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唐·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 119.《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 唐·宋之问

    闰月再重阳,仙舆历宝坊。
    帝歌云稍白,御酒菊犹黄。
    风铎喧行漏,天花拂舞行。
    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

  • 120.《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药)》 唐·宋之问

    今日游何处,春泉洗药归。
    悠然紫芝曲,昼掩白云扉。
    鱼乐偏寻藻,人闲屡采薇。
    丘中无俗事,身世两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