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方过半的诗词(298首)

  • 41.《寄竹院方丈孚师》 宋·胡仲参

    江湖岁月易销磨,振锡归来鬓欲皤。
    性懒吟编多散逸,门闲俗客少经过。
    虚檐破处悬蛛网,落叶空中见鸟窠。
    一片师心谁会得,半窗竹影绿婆娑。

  • 42.《过白沟河感怀》 明·程可中

    白沟河水逝东奔,燕马南来河水浑。
    原草百年殷战血,阴风半夜斗游魂。
    明堂又喜朝元后,率土空教哭圣孙。
    回首漫怜方正学,茫茫青史不堪论。

  • 43.《辛亥五月过弘道西斋重题》 明·吕敏

    葱蒨夏林绿,高斋方夕曛。
    幽花垂泫露,远岫敛归云。
    停箑风初至,移尊酒半醺。
    明朝忆佳赏,回首念离群。

  • 44.《送方胥成之蓟门塞》 明·邢侗

    三月莺花促别筵,三春离思逐行边。
    风烟不改卢龙塞,客子今过饮马泉。
    乡路半年无雁字,将军诸道有楼船。
    纷纷家国堪垂涕,君去并州又几年。

  • 45.《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 宋·苏轼

    小酒生黎法,干糟瓦盎中。
    芳辛知有毒,滴沥取无穷。
    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
    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

  • 46.《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 宋·苏轼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 47.《立秋二绝》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 48.《寓叹》 宋·陆游

    五亩烟芜过半生,还山自笑又躬耕。
    舂炊不继儿啼饭,烹饪无方客絮羹。
    游宦人间身愈困,读书灯下目几盲。
    退之已老当更事,犹向时人说善鸣。

  • 49.《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宋·杨万里

    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
    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
    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
    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
    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
    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

  • 50.《方虚日斜再行宿乌山二首》 宋·杨万里

    日已襄容去,风仍劈面来。
    征徒歇得醒,老子不须催。
    绿荫凉过伞,黄泥晒作埃。
    欣然片云起,半霎又吹开。

  • 51.《五月一日过贵溪舟中苦热》 宋·杨万里

    半月阴凉天气佳,今朝新暑不饶些。
    一生怕热长逢热,千里还家未到家。
    入却船来那得出,恰方日午几时斜。
    劝君莫爱高官职,行路难时却怨嗟。

  • 52.《过淮河宿阚石有感》 宋·文天祥

    北征垂半年,依依只南土。
    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
    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
    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

  • 53.《读书》 宋·欧阳修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
    正经首唐虞,伪说起秦汉。
    篇章异句读,解诂及笺传。

  • 54.《晓睡》 明·高启

    野夫性慵朝不出,弊箦萧然掩闲室。
    村深无客早敲门,睡觉长过半檐日。
    林声寂寂鸟鸣少,窗影交交树横密。
    此时欹枕意方恬,一任床风乱书帙。

  • 55.《喜怀古上人见访》 宋·魏野

    隔岭僧来宿,闲同倚石楼。
    漏声过半夜,月色近中秋。
    雅道玄须到,权门险莫游。
    此心方共适,明月更相留。

  • 56.《过庞佑甫》 宋·韩元吉

    半亩方园水到门,地偏人静恰如村。
    声名不用卿王衍,文字真能仆屈原。
    举世知君如我少,平生学道欲谁论。
    何时共结柴桑社,篱下烽来菊正繁。

  • 57.《次韵沈漕使寄和碧云亭之作》 宋·吴芾

    衰年压尘劳,久念作净观。
    奉祠还故山,阅岁更过半。
    草草结茅庐,虽无轮与奂。
    水作绿罗衣,山为青玉案。

  • 58.《送潚丞剡川》 宋·楼钥

    工部丞崑丘,我生丁巳年。
    比吾既逾冠,再转丞金囦。
    年龄过半百,奏子哦松轩。
    亲见勤小物,如彼少壮然。

  • 59.《约许侍郎诸公酒半宋正仲至自都城》 宋·魏了翁

    人生能得几回别,一别公来四千日。
    我骑紫马出行春,公指黄扉入当夕。
    谁知行止不关人,解后天涯复同席。
    方看紫陌烂红英,忽复浓阴颗青实。

  • 60.《六月五日大风雨水弟观有诗道其事因和之》 宋·陈著

    自古人间多水旱,人事尽时功过半。
    区区事空不事实,三代以后人心乱。
    吾乡薄产寄山溪,崎岖随势无尺齐。
    受水通灌盍预备,堤防以石堰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