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循环的诗词

关于循环的诗词(239首)

  • 181.《浙江观潮一首》 宋·王阮

    水向东南聚,气钟子午间。
    大洋一沸鼎,众溜各循环
    高岸忽为谷,痴雷惊破山。
    三年浮海客,见此悟生还。

  • 182.《次程直学秋雨感》 宋·杨公远

    一雨战秋阳,风生衣袂举。
    更不假蒲葵,秋阳眇何许。
    浑如赫赫人,其技只鼯鼠。
    须信有循环,凉生屏烦暑。
    此意默领会,何劳向人语。

  • 183.《次兰皋吴堂长晓起》 宋·杨公远

    晓起披衣不奈寒,搔头自愧转疎顽。
    吟情冷淡梅花外,画思微茫烟雨间。
    有兴何妨终日醉,无求赢得此生閒。
    要知人事循环理,岁月推移去复还。

  • 184.《题天衣寺》 宋·袁说友

    稽山道上多名迹,万顷湖光衬山色。
    云蒸雾集累千年,屈指风流几人物。
    平生佳处身曾经,赖此泉石供余龄。
    爱山何惜买山费,明珠不博娉与婷。

  • 185.《奉试水精环》 唐·严维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
    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斫成。
    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 186.《水精环》 唐·罗维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
    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斫成。
    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 187.《解连环·孤雁》 宋·张炎

    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 188.《环碧园饯信守赵兰皋分韵得燕字》 宋·赵汝绩

    开窗俯平湖,折柳举离宴。
    五马迟未发,暗雨杂飞霰。
    江东古名州,广信今近甸。
    兵骄费纪律,民瘠易咨怨。

  • 189.《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上官昭容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游鲁馆,陟秦台。
    污山壁,愧琼瑰。
    檀栾竹影,飙f2松声。

  • 190.《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唐·柳宗元

    金马尝齐入,铜鱼亦共颁。
    疑山看积翠,浈水想澄湾。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
    乘轺参孔仅,按节服侯狦.

  • 191.《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栉沐寄道友》 唐·白居易

    栉沐事朝谒,中门初动关。
    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
    钟声发东寺,夜色藏南山。
    停骖待五漏,人马同时闲。

  • 192.《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 193.《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 194.《华清宫三十韵》 唐·杜牧

    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
    仰窥丹槛影,犹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强。
    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

  • 195.《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 196.《梦中作》 唐·韩偓

    紫宸初启列鸳鸾,直向龙墀对揖班。
    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
    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

  • 197.《梦中作》 唐·韩偓

    紫宸初启列鸳鸾,直向龙墀对揖班。
    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
    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

  • 198.《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 199.《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 200.《仙掌铭》 唐·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