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引分的诗词

关于引分的诗词(719首)

  • 241.《题杭州灵隐寺》 唐·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 242.《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唐·杜牧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
    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
    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
    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

  • 243.《宣政殿前陪位观册顺宗宪宗皇帝尊号》 唐·薛逢

    楼头钟鼓递相催,曙色当衙晓仗开。
    孔雀扇分香案出,衮龙衣动册函来。
    金泥照耀传中旨,玉节从容引上台。
    盛礼永尊徽号毕,圣慈南面不胜哀。

  • 244.《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四丈夫同赋》 唐·李玖

    鸟啼莺语思何穷,一世荣华一梦中。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文章高韵传流水,丝管遗音托草虫。

  • 245.《津阳门诗》 唐·郑嵎

    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进,疲童退问前何为。
    酒家顾客催解装,案前罗列樽与卮。

  • 246.《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 247.《永福湖和杨郑州》 唐·贾岛

    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
    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
    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
    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 248.《洞灵观流泉》 唐·李郢

    石上苔芜水上烟,潺湲声在观门前。
    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

  • 249.《洞灵观流泉》 唐·李郢

    石上苔芜水上烟,潺湲声在观门前。
    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

  • 250.《题郑侍郎岩隐十韵》 唐·许棠

    朝退常归隐,真修大隐情。
    园林应得趣,岩谷自为名。
    野步难寻寺,闲吟少在城。
    树藏幽洞黑,花照远村明。

  • 251.《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 唐·皮日休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
    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
    兴替忽矣新,山川悄然旧。

  • 252.《二游诗·徐诗》 唐·皮日休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
    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
    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

  • 253.《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 唐·皮日休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
    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
    兴替忽矣新,山川悄然旧。

  • 254.《二游诗·徐诗》 唐·皮日休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
    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
    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

  • 255.《襄州春游》 唐·皮日休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
    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
    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
    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 256.《喜山鹊初归三首》 唐·司空图

    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
    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
    山中只是惜珍禽,语不分明识尔心。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
    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
    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 257.《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唐·司空图

    乐府翻来占太平,风光无处不含情。
    千门万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
    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
    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

  • 258.《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 259.《尚书新创敌楼二首》 唐·方干

    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
    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

  • 260.《比红儿诗》 唐·罗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