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应有味的诗词(295首)

  • 81.《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 82.《帝京篇》 唐·骆宾王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 83.《玉仙群谶》 宋·白玉蟾

    持蠡一酌白龟泉,滋味有若醍醐然。
    白龟上合玄武精,碧溜甃玉寒涓涓。
    何人汲水灌皂木,树必开花趁春绿。
    前人遗谶人不知,皂木本应奎娄宿。
    金水木火结成丹,复用真土筑为坛。
    阿谁会此造化机,千日药成登云端。

  • 84.《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 85.《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 86.《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 87.《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 88.《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 89.《五言》 唐·吕岩

    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
    金童登锦帐,玉女下香阶。
    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
    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婴孩。

  • 90.《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 91.《月蚀诗》 唐·卢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
    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

  • 92.《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宋·胡寅

    美禄无过酒,星泉奠两仪。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
    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赢。

  • 93.《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 94.《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 95.《游春十二首》 唐·姚合

    正月一日后,寻春更不眠。
    自知还近僻,众说过于颠。
    看水宁依路,登山欲到天。
    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风前。

  • 96.《独旦蕈次九五从叔韵》 宋·楼钥

    朝菌晦朔虽不知,食之实冠东南味。
    庾郎二十有七品,一见流涎惊绝异。
    撷蔬剪韮皆可却,味苦应无夏虫避。
    大阮哦诗声未了,又索蒸芝今再遗。
    迩来枯卉尚未茁,拳拳上愧台无馈。
    傥容小摘寄情亲,会遣长须见芹意。

  • 97.《笋》 宋·陈普

    书窗媚幽独,万竹真我仪。
    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时。
    斐亹弄月阴,挺拔出风姿。
    凤吟逐神郁,春笋效珍奇。

  • 98.《白酒歌为岩翁赋》 宋·黄庚

    火云烧空日色烈,暑气着人方郁结。
    岩翁宴客水亭东,竹色蕖香献清绝。
    瓜削水晶莲剖珠,象箸犀盘盛陈列。
    银罂捧出白玉醅,透鼻香浓风味别。

  • 99.《次韵梁尉秦碑》 宋·莫济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 100.《师安抚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谋远,承家积庆长。
    青霜元不坠,玉树久逾芳。
    气验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来蜀父老,久忆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