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巨室的诗词

关于巨室的诗词(131首)

  • 81.《胡子坑(属大鄣)》 明·舒頔

    两仪未判眹不平,巨凸突兀潜幽灵。
    毓秀朵奇挺峭拔,攒峰列壑争伶俜。
    枯槎著藓半身碧,老石迸土千螺青。
    天净森铓列画戟,云开大嶂横青屏。

  • 82.《周玄初祈晴诗》 明·孙蕡

    江南仙山天下无,峰峦屹立龙虎都。
    赤城嵯峨敞灵区,中天秀色光盘纡。
    紫极曲密交绮疏,郁萧弥罗玉渠渠。
    宸严中高天帝居,璇题丹篆双蛟扶。

  • 83.《解嘲诗(并序)》 明·屠滽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 84.《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 85.《鱼山神女祠歌》 唐·王维

    〔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
    〔张茂先神女赋序曰。
    魏济北从事弦超。
    嘉平中。

  • 86.《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宋·文天祥

    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
    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
    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

  • 87.《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宋·张耒

    战国韩余壤,王畿汉旧京。
    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
    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战有榛荆。

  • 88.《琉璃瓶歌赠晁二》 宋·张耒

    火维荒茫地轴倾,下有积水潜鲲鲸。
    鳌身翻澜山为崩,金乌下啄狞龙腾。
    狂须奇鬣万族朋,巨神日月双手擎。
    夸娥愁思乌戢翎,老鱼战死风雨腥。

  • 89.《酬永乐刘秘校四洞诗》 宋·司马光

    贫居苦湫隘,无术逃炎曦。
    穿地作幽室,颇与朱夏宜。
    宽者容一席,狭者分三支。
    芳草植中唐,嘉卉周四垂。

  • 90.《石昌言学士宰中牟日为诗见寄久未之答今冬罢》 宋·司马光

    昔年三月浪,鳞翼化云雷。
    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对开。
    瀵泉扬沸渭,泰华耸崔嵬。
    捧檄容归省,飞觞复屡陪。

  • 91.《庐山高歌》 宋·欧阳修

    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
    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
    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望远兮,上摩青苍以霭,下压后土之鸿庞。
    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欲。

  • 92.《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宋·欧阳修

    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然屹立乎长江。
    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里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

  • 93.《紫石屏歌》 宋·欧阳修

    月从海底来,行上天东南。
    正当天中时,下照千丈潭。
    潭心无风不动,倒影射入紫石岩。
    月光水洁石莹净,感此阴魄来中潜。

  • 94.《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宋·梅尧臣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 95.《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 宋·梅尧臣

    闻君奉宸诏,瑞祝疑灵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岂无朋从俱,况此一二秀。
    方蕲建春陌,十刻残昼漏。

  • 96.《书窜》 宋·梅尧臣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愤嫉。
    愿条一二事,臣职非妄率。

  • 97.《谪居感事》 宋·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 98.《梦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来。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
    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
    树皮竹颠尽剥枯,况又草谷之根荄。

  • 99.《寒林石屏》 宋·王令

    虢山之远数千里,虢石之重难将持。
    舟车虢来每苦重,釜盎尚弃不肯携。
    苟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远载以来。
    何况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换千琼瑰。

  • 100.《观鱼歌》 宋·白玉蟾

    君不见东海有鲤钓不上,冯夷翻江春浩荡。
    渔者归舟载月明,一声雷震桃花浪。
    又不见北溟有鲲能吞舟,浪屋涛山相拍浮。
    忽朝击水三千里,九万扶摇吴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