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山行处的诗词(3163首)

  • 321.《题雁荡山》 宋·范宗尹

    一径入幽,随山几萦盘。
    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我来春色晚,山花亦何繁。
    好鸟不知名,向人自关关。

  • 322.《淳熙壬寅乌石山别□□嗣老禅师》 宋·赵公廙

    个里灵山处处通,本无来往与西东。
    临行一句如何会,乌石山头撞晓风。

  • 323.《咏群玉山》 宋·赵与沔

    一山几台观,群玉锡佳名。
    迁客品题处,高人燕坐清。
    池荒欠溶漾,石瘦尽峥嵘。
    怪怪奇奇处,山阴道上行。

  • 324.《辽阳行寄王子幻》 明·顾养谦

    八月辽阳北风烈,万树秋涛卷黄叶。
    青天净洗浮云空,朔漠一扫胡尘灭。
    几回回首江南游,题诗却忆三年别。
    三年别君音信稀,故人念余余更切。

  • 325.《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归蜀》 明·香严和尚

    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
    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

  • 326.《金山寺避暑望雨作戏效玉川子体》 明·杨循吉

    山中日日望雨至,立向山头看云气。
    今朝且喜雨果来,阴云成片当天坠。
    云之来兮奇且特,有如推山而至遮尽半天黑。
    黑云上有白云行,白白黑黑兮重复轻。

  • 327.《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 宋·苏轼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
    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 328.《会稽行》 宋·陆游

    我欲游蓬壶,安得身插羽;我欲隐嵩华,叹息非吾土。
    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岂惟颂刻秦,乃有庙祀禹。
    山形舞鸾凤,泉脉流湩乳。
    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

  • 329.《自云门之陶山肩舆者失道行乱山中有茅舍小塘》 宋·陆游

    陂池幽处有茅堂,井臼萧绦草树荒。
    小鸭怯波时聚散,病蔬伤蠹半青黄。
    童儿冲雨收鱼网,婢子闻钟上佛香。
    我亦暮年思屏迹,数椽何计得连墙?

  • 330.《虾蟆山》 元·王冕

    春风吹船著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顽,皮肤皴皱苔花碧。
    我来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状心亦惊。
    野人指点为我说,此物却是虾蟆精。

  • 331.《虾蟆山》 元·王冕

    春风吹船着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顽,皮肤皴骳苔花碧。
    我来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状心亦惊。
    野人指点为我说,此物乃是虾蟆精。

  • 332.《山路晓行》 宋·陈与义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今朝定何朝,孤赏莫与同。
    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
    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

  • 333.《游道林岳麓》 宋·陈与义

    耽耽衡山麓,翠气横古今。
    济胜得短筇,未怕山行深。
    路盘天开阖,风动龙噫吟。
    峰恋惨澹处,照以布地金。

  • 334.《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 宋·苏辙

    客従南方来,信宿北方去。
    手棹木兰舟,不顾长江雨。
    江昏气阴黑,雨落无朝暮。
    肃肃赴波涛,濛濛暗洲渚。

  • 335.《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 宋·苏辙

    客从南方来,信宿北方去。
    手棹木兰舟,不顾长江雨。
    江昏气阴黑,雨落无朝暮。
    肃肃赴波涛,蒙蒙暗洲渚。

  • 336.《昔游诗 其九》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 337.《昔游诗》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 338.《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宋·汪元量

    黄帽催人急放舟,荻花枫叶共飕飕。
    天公作恶云翻手,河伯为妖风打头。
    接翅野鸦围古堞,断行孤雁落中州。
    吴山只隔淮山路,江北江南处处愁。

  • 339.《游白云山海会寺》 宋·王之道

    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
    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
    初疑翠黛扫,颇类青玉琢。

  • 340.《湖南使者邵公召赴行在所寓客张某敬赋以饯行》 宋·张栻

    公来使湘州,气象日淳美。
    不为察察明,自谓平平耳。
    未须走原显,但使心如水。
    傥无耳目蔽,庭户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