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复姓的诗词

关于复姓的诗词(315首)

  • 21.《示从孙济(济字应物,官给事中、京兆尹)》 唐·杜甫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eR,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 22.《咏怀二首》 唐·杜甫

    人生贵是男,丈夫重天机。
    未达善一身,得志行所为。
    嗟余竟轗轲,将老逢艰危。
    胡雏逼神器,逆节同所归。

  • 23.《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唐·杜甫

    飘飘西极马,来自渥洼池。
    飒飁定山桂,低徊风雨枝。
    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
    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 24.《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唐·杜甫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 25.《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唐·杜甫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 26.《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唐·卢纶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 27.《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唐·卢纶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 28.《茶山诗》 唐·袁高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
    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 29.《送灵师》 唐·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 30.《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唐·柳宗元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 31.《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 32.《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唐·刘禹锡

    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
    庭前剑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
    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
    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

  • 33.《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唐·刘禹锡

    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
    庭前剑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
    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
    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

  • 34.《秋怀十五首》 唐·孟郊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 35.《贾客乐》 唐·张籍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
    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谁别离。

  • 36.《观放鱼歌》 唐·卢仝

    常州贤刺史,从谏议大夫除。
    天地好生物,刺史性与天地俱。
    见山客,狎鱼鸟。

  • 37.《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 38.《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 唐·元稹

    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征。
    公卿碧墀会,名姓白麻称。
    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
    荣班联锦绣,谏纸赐笺藤。

  • 39.《连昌宫词》 唐·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 40.《丘中有一士二首(命首句为题)》 唐·白居易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
    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
    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