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壶中仙的诗词(459首)

  • 61.《沔阳秩满北上汉水舟中感旧书怀却寄污郡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阳。
    八岁学籀篆,十岁《急就章》。
    孺小不知难,欲升钟索堂。
    波磔竟无成,临池心内伤。

  • 62.《聚八仙花歌赠江淮肥遁子》 宋·韩似山

    春皇自厌花多红,欲得花颜如玉容。
    春皇青女深相得,先教脸似秋霜色。
    乃有雪有供光、星榆献白,斗量银汉琉璃湿。
    人间美玉捣作灰,荆山昆山鬼神泣。

  • 63.《仙都》 宋·汪真

    万山高下擅清都,烟火四开总版图。
    白日梯人天上走,青莲载客水中浮。
    道超形妙称仙释,人尚耕桑见妇姑。
    干戈满路川原静,何物壶公更一壶。

  • 64.《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诚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圆。
    虽结丹头终耗失,

  • 65.《中元日鲍端公宅遇吴天师联句》 唐·严维

    道流为柱史,教戒下真仙。
    ——严维
    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鲍防

  • 66.《仙都山》 宋·丁宣

    世上洞天三十六,缙云第二十九区。
    古木参天架云屋,总真灵迹号仙都。
    独峰壁立三千尺,凌空耸翠屹然孤。
    仰瞻绝顶烟岚际,曾开菡萏名鼎湖。

  • 67.《游仙四首》 唐·王绩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 68.《饮商氏普安堂》 宋·方回

    仙家天地在壶中,谁到壶中识此翁。
    一念人人皆上寿,四时日日是春风。
    偶开古画惊神品,频换佳花玩化工。
    玉醑金钗香梦断,归来晴月挂梧桐。

  • 69.《感遇诗三十八首》 唐·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 70.《游石仙分韵得观字》 宋·吴汝弌

    闲拢两袖秋,步入冲寂观。
    古树老云中,仙成毁岩半。
    是时零雨高,叶脱凄风乱。
    怪禽走何忙。

  • 71.《游白石岩》 宋·楼钥

    我游仙都观独峰,辙迹虽在车不通。
    鼎湖望极几怊怅,怅无羽翮凌天风。
    兹来乐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苍穹。
    人言真人老聘裔,凿开洞府遗仙踪。

  • 72.《沁园春(自题方壶)》 宋·汪莘

    春至伤春,秋至悲秋,谁在华胥。
    叹谪仙才气,飞扬跋扈,渊明何事,慷慨欷歔。
    自我少年,如今晚境,行半人间真有余。
    都休问,且一觞一咏,吾爱吾庐。

  • 73.《赠制刻漏前挈壶王君囦》 宋·许景迂

    蛩吟秋方来,鹤鸣夜参半。
    山中无历日,荣悴知节换。
    王君太多事,丝杪察昏旦。
    辛苦穷河源,把彼注罂罐。

  • 74.《留别壶公山人》 明·林敏

    夙昔负灵异,斋沐营丹砂。
    经年竟无成,乃知仙路赊。
    为文何足道,说剑徒矜夸。
    神情若飘风,浮海思乘槎。

  • 75.《中秋李漕冰壶燕集》 宋·戴复古

    诸亭环立一湖湾,区界无多眼界宽。
    苍石传为伪刘物,绿波曾浴葛仙丹。
    两边堤树四时碧,一片冰壶六月寒。
    咫尺云烟接沧海,须知此地有龙蟠。

  • 76.《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四首》 宋·刘克庄

    一著能回一局输,安危岂不击兹儒。
    乐卿昔去曾入海,老监今归但乞湖。
    阮子杖挑聊共出,麻姑榼送不烦沽。
    二仙占断壶中景,不许长房跳入壶。

  • 77.《次韵杨秘监馆中留题》 宋·王炎

    把杯方喜挹流霞,照眼骊珠重拜嘉。
    庭下满生书带草,胸中宜吐笔头花。
    敢言策足樊贤躅,独幸游心泳圣涯。
    谁谓蓬莱云气远,此中清閟即仙家。
    红尘飞不到壶天,风月幽怀属老仙。
    自笑枯肠无好语,且呼黄奶曲肱眠。

  • 78.《冲佑观》 唐·张绍

    大始未形,混沌无际。
    上下开运,乾坤定位。
    日月丽天,山川镇地。

  • 79.《鹊桥仙(寿稼轩)》 宋·杨炎正

    筑成台榭,种成花柳,更又教成歌舞。
    不知谁为带湖仙,收拾尽、壶天风露。
    闲中得味,酒中得趣,只恐天还也妒。
    青山纵买万千重,遮不断、诏书来路。

  • 80.《鹊桥仙(书所作词后)》 宋·汪莘

    柳塘居处,方壶道号,汪姓莘名耕字。
    欲将丹药点凡花,教都做、水仙无计。
    家中安石,村中居易,总是一场游戏。
    曲终金石满吾庐,争奈少、柳家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