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同末的诗词

关于同末的诗词(371首)

  • 41.《二十八日同临湘尉曹吕益卿登岳阳楼》 宋·赵蕃

    草没重湖路,帆孤一叶舟。
    飘风来复断,冻雨落还收。
    游目穷天末,题诗欠笔头。
    登临有如此,好在岳阳楼。

  • 42.《别冯伯昭新放归三荣末句乞呈似使君王万里年》 宋·程公许

    东郭沧江市桥柳,邂逅论心成二友。
    仙曹如不往复来,永书论文间卮酒。
    十五年间如掣电,屋梁落月几回首。
    爱君冲静天机深,玉雪照我惊老丑。

  • 43.《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 宋·岳珂

    古人忠与孝,不在工报恩。
    如水日夜东,岂必同一源。
    堂堂颜鲁公,舐血来平原。
    鬼质不知何,几作绝吭魂。

  • 44.《黄子羽山长为不及同山行次余东发别余韵见寄》 宋·陈著

    文脉丝垂感慨深,奎躔今直鄮山阴。
    末流自逐狂澜倒,独步直成空谷音。
    四海园林春事里,一家松竹岁寒心。
    相知不必长相见,明月春风处处寻。

  • 45.《金陵陈月观同年三首》 宋·黎廷瑞

    已是收枰敛手时,更堪牛起著残棋。
    露盘不解相如渴,桃实难充曼倩饥。
    吾末如何真已矣,是知不可复为之。
    令人长愧商山叟,四海清夷只茹芝。

  • 46.《同李鲁二郎中游三茅观》 宋·王炎

    羽衣邀我坐团蒲,一穗香云绕竹炉。
    九陌红尘飞不到,疑从木末入县壶。

  • 47.《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 宋·张嵲

    竞说杨枝倾上国,乐天题品付歌行。
    但同学语雏莺小,未见回眸剪水明。
    席舍主人能顾曲,晓来妆烛想销檠。
    海棠何必寻龙井,愿听周诗赋鹿鸣。

  • 48.《怀同舍石天民编修》 宋·陈傅良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
    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
    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
    以君懒於书,我岂望得当。

  • 49.《和李果州同游茅山赠》 宋·刘宰

    我家荆溪东,矮屋八九间。
    石田人不耕,自占水一湾。
    十年去城市,乐此清昼閒。
    饱闻西州英,奥学窥孔颜。

  • 50.《次韵晋侄招予及同年饮》 宋·许月卿

    恋阙重阳不入都,菊英虽好不干渠。
    樽前丞相方行酒,花外尧夫恰小车。
    羯末封胡延客醉,雷陈张范预期酤。
    他年三径羊裘隐,君子应能范蠡图。

  • 51.《嘉定戊寅秋同蔡念成诸人游三叠泉泉旧名三级》 宋·陈宓

    去城三十蹑云端,特地山灵纵我观。
    白玉岩边数行字,只知末后密并官。

  • 52.《同师道弟奉亲游延平凤山》 宋·陈宓

    我来一载强,再觌凤山面。
    时当秋末垂,群木尚葱倩。
    卓彼鸾停姿,清流洁于练。
    照影眩其仪,世治乃一见。

  • 53.《林霁山架阁同宿同中》 宋·黄庚

    秋风山馆客,移席近灯前。
    共语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垂天末树,鳞出雨余天。
    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 54.《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宋·李复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 55.《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 宋·孙应时

    丽泽存相益,和羹忌敬同。
    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
    平生子陈了,一瓣记南丰。

  • 56.《此日不再得示同学》 宋·杨时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
    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
    愿言绩学子,共惜此日光。
    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

  • 57.《同幕李彦中田子真为倡小醵出游二月社日登遐》 宋·曾丰

    次第韶光半,因循乐事希。
    清游今见约,素懒敢相违。
    天末收行雨,林梢逼落晖。
    瓶中有残酒,不尽不言归。

  • 58.《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 唐·刘长卿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落日更萧条,北方动枯草。

  • 59.《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唐·王维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
    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

  • 60.《酬汴州李别驾赠》 唐·祖咏

    秋风多客思,行旅厌艰辛。
    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
    文章参末议,荣贱岂同伦。
    叹逝逢三演,怀贤忆四真。
    情因恩旧好,契托死生亲。
    所愧能投赠,清言益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