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千里尘的诗词(1500首)

  • 61.《战城南》 唐·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 62.《点绛唇·桃源》 宋·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 63.《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宋·姜夔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
    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 64.《帝京篇》 唐·骆宾王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 65.《敲爻歌》 唐·吕岩

    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
    纵横逆顺没遮栏,静则无为动是色。
    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欲。

  • 66.《调笑转踏》 宋·郑仅

    上助清欢。
    女伴相将,调笑入队。
    春楼有女字罗敷。
    二十未满十五余。

  • 67.《采莲舞》 宋·史浩

    清奏当筵,治世之音安以乐。
    霞舒绛彩,玉照铅华。
    玲珑环佩之声,绰约神仙之伍。
    朝回金阙,宴集瑶池。

  • 68.《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 69.《玩月城西门廨中》 宋·鲍照

    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 70.《古风其十五》 唐·李白

    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
    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
    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
    千里独徘徊。

  • 71.《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唐·骆宾王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 72.《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一作行军军中行路难、军中行路难)》 唐·骆宾王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 73.《感遇诗三十八首》 唐·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 74.《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 75.《悼内十一首》 明·于谦

    垂老光阴两鬓皤,细君弃我竟如何!
    夫妻一旦世缘尽,儿女百年恩爱多。
    小阁空悬台上镜,春衣谁试箧中罗。
    客边闻讣肠先断,泪落西风鼓缶歌。

  • 76.《自宣城赴官上京》 唐·杜牧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 77.《郢城怀古》 唐·李百药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
    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
    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 78.《绝句》 唐·吕岩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 79.《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宋·寇准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潮雨霁轻尘歇。
    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 80.《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