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劲节的诗词

关于劲节的诗词(253首)

  • 41.《景福殿前柏》 宋·王安石

    香叶由来耐岁寒,几经真赏驻鸣銮。
    根通御水龙应蛰,枝触宫云鹤更盘。
    怪石误蒙三品号,老松先得大夫官。
    知君劲节无荣慕,宠辱纷纷一等看。

  • 42.《喜屯田凌员外至》 宋·宋祁

    昔岁裁诗送为郡,今年把袂喜还台。
    遒妍赋笔悲秋罢,寂寞衣囊被谤回。
    劲节肯凋霜外叶,惊湍须畏岸前堆。
    抚尘旧友今皆在,笑口何妨为数开。

  • 43.《新开北原》 宋·张耒

    山深草木多,春夏废翦剔。
    北原有高溪,经岁不蹑屐。
    阴根走重险,飞蔓密如织。
    交柯不容鸟,老枿顽若石。

  • 44.《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宋·黄庭坚

    开田种白玉,饱牛事耕犁。
    雨露非无泽,得秋常苦迟。
    猛虎擅文章,斑斑被诸儿。
    长松抱劲节,惟有岁寒知。

  • 45.《题李夫人偃竹》 宋·黄庭坚

    孤根偃蹇非傲世,劲节癯枝万壑风。
    闺中白发翰墨手,落笔乃与天同功。

  • 46.《元师自荣州来追送余于泸之江安绵水驿因复用》 宋·黄庭坚

    岁行辛巳建中年,诸公起废自林泉。
    王师侧闻陛下圣,抱琴欲奏南风弦。
    孤臣蒙恩已三命,望尧如日开金镜。
    但忧衰疾不敢前,眼前黑花耳闻磬。

  • 47.《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宋·司马光

    瀛海吁谟定,宗祧指顾安。
    鸿勋柱石壮,劲节雪霜寒。
    翼亮三朝久,初终一德完。
    如何未黄发,垄柏已丸丸。

  • 48.《初夏刘氏竹林小饮》 宋·欧阳修

    春荣忽已衰,夏叶换初秀。
    披荒得深蹊,扫绿荫清昼。
    万竿交已耸,千亩蔚何富。
    惊雷迸狂鞭,雾箨舒文绣。

  • 49.《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阴崖竹》 宋·梅尧臣

    背岭断崖下,老竹生扶疏。
    孤根石上引,劲节松不如。
    莫言霜雪多,终见绿有余。

  • 50.《竹棕》 宋·文同

    秀干扶疏彩槛新,琅玕一束净无尘。
    重苞吐实黄金穗,密叶围条碧玉轮。
    凌犯雪霜持劲节,遮藏烟雨长轻筠。
    此名未入华林记,谁念西南寂寞春。

  • 51.《进谢御书古诗》 宋·周必大

    允文元佑词臣轼,劲节名章世无敌。
    御前曾赐紫薇诗,袖里骊珠光的烁。
    小臣谬直白玉堂,也纡皇眷摛云章。
    云章元是七德舞,字字笔法超钟王。

  • 52.《范漕季克云坡》 宋·洪咨夔

    西来一鹤山泽臞,春风六辔闲且都。
    公余镜月昼阴寂,睡起手校群芳图。
    海棠酣透燕王邸,豹血深染重氍毹。
    昌南别派更奇绝,丰容靓饰香生肤。

  • 53.《赠赵太虚画竹石》 宋·白玉蟾

    竹魂竹魄竹精神,飞落潇湘淇水濒。
    千竿万午竞青翠,吹风饮露千来春。
    先生笔端自风雨,惊起竹魂无着处。
    一点水墨化成龙,龙孙飞去鵞溪住。

  • 54.《圣泉寺松径》 宋·蔡襄

    青松苒苒门前道,根氐坚牢颜色好。
    鸣籁萧森风雨生,紫鳞开动龙蛇老。
    天若有意别留种,百年其下无纤草。
    雷霆绕绕雪霜重,劲节支扶不颠倒。

  • 55.《首尾吟》 宋·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诧剑时。
    当煅炼时分劲节,到磨砻处发光辉。
    长蛇封豕休撩乱,狡兔妖狐莫陆离。
    此器养来年岁久,尧夫非是爱吟诗。

  • 56.《歙县岁寒堂》 宋·苏辙

    槛外甘棠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
    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
    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作弄声。

  • 57.《歙县岁寒堂》 宋·苏辙

    槛外甘堂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
    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
    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作弄声。

  • 58.《奉和御製喜降时雪七言四韵诗》 宋·杨亿

    一夕香街布玉尘,檀乐劲节露贞筠。
    免园置酒皇欢洽,柏殿赓歌睿唱新。
    麦秀原田初望岁,花开苑树忽惊春。
    丰穰薦瑞民心悦,高下还随帝泽均。

  • 59.《陈君式恭轩》 宋·曾巩

    不要墙头俗眼看,故开苍藓种檀栾。
    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
    叶养风烟夸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残。
    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亩宽。

  • 60.《李侯新斋植松竹聊为杂言》 宋·张舜民

    尝闻君子居,一日顾必葺。
    李侯作新斋,制度皆自给。
    轩楹如肺腑,豁达可出入。
    取竹渭水湄,移松陇山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