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交趋的诗词

关于交趋的诗词(217首)

  • 41.《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 唐·独孤及

    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
    天地变化县城改,独有故人交态在。
    不言会合迹未并,犹以岁寒心相待。

  • 42.《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唐·顾况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
    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 43.《感怀二首》 唐·戴叔伦

    尺帛无长裁,浅水无长流。
    水浅易成枯,帛短谁人收。
    人生取舍间,趋竞固非优。
    旧交迹虽疏,中心自云稠。

  • 44.《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侯仓曹钊》 唐·卢纶

    禀命孤且贱,少为病所婴。
    八岁始读书,四方遂有兵。
    童心幸不羁,此去负平生。
    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陨星。

  • 45.《送张郎中还蜀歌》 唐·卢纶

    秦家御史汉家郎,亲专两印征殊方。
    功成走马朝天子,伏槛论边若流水。
    晓离仙署趋紫微,夜接高儒读青史。

  • 46.《长安书事寄卢纶》 唐·李端

    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
    翻同老夫见,殊寡少年心。
    及此时方晏,因之名亦沈。
    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

  • 47.《祗命赴京,途次淮口,因书所怀》 唐·权德舆

    弱植素寡偶,趋时非所任。
    感恩再登龙,求友皆断金。
    彪炳睹奇采,凄锵闻雅音。
    适欣佳期接,遽叹离思侵。

  • 48.《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 唐·权德舆

    直城朱户相逦连,九逵丹毂声阗阗。
    春官自有花源赏,终日南山当目前。
    晨摇玉佩趋温室,莫入竹溪疑洞天。

  • 49.《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唐·权德舆

    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
    丹毂常思阙下来,紫泥忽自天中出。
    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

  • 50.《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唐·柳宗元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 51.《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唐·柳宗元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 52.《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唐·柳宗元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 53.《历阳书事七十韵》 唐·刘禹锡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

  • 54.《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唐·李贺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叫严更。
    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 55.《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赠诗十四韵》 唐·元稹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炉。
    中台归内座,太一直南都。
    黄霸乘轺入,王尊叱驭趋。
    万人东道送,六纛北风驱。

  • 56.《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
    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

  • 57.《题赠郑秘书征君石沟溪隐居》 唐·白居易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 58.《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 59.《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唐·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 60.《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 唐·白居易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
    剑珮晓趋双凤阙,烟波夜宿一渔船。
    交亲尽在青云上,乡国遥抛白日边。
    若报生涯应笑杀,结茅栽芋种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