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关于不可观的诗词(1751首)

  • 81.《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宋·张舜民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
    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
    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
    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

  • 82.《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一作梨园亭子侍宴应制)》 唐·崔湜

    年光陌上发,香辇禁中游。
    草绿鸳鸯殿,花明翡翠楼。
    宝杯承露酌,仙管杂风流。
    今日陪欢豫,皇恩不可酬。

  • 83.《寻道观》 唐·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 84.《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 唐·魏知古

    羽客今何在,空寻伊洛间。
    忽闻归苦县,复想入函关。
    未作千年别,犹应七日还。
    神仙不可见,寂寞返蓬山。

  • 85.《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 唐·刘长卿

    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
    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
    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
    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

  • 86.《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唐·李白

    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
    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
    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
    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 87.《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 唐·李白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
    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咽服十二环,奄有仙人房。
    暮骑紫麟去,海气侵肌凉。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 88.《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唐·韦应物

    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
    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 89.《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唐·韦应物

    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
    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 90.《观汉水》 唐·梁洽

    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
    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
    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
    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

  • 91.《宴郁林观张道士房》 唐·钱起

    灭迹人间世,忘归象外情。
    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
    同欢不可再,朝暮赤龙迎。

  • 92.《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 唐·杨衡

    云房寄宿秋夜客,一灯荧荧照虚壁。
    虫声呼客客未眠,几人语话清景侧。
    不可离别愁纷多,秋灯秋灯奈别何。

  • 93.《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 唐·温庭筠

    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
    况闻楚泽香,适与秋风期。
    遂从棹萍客,静啸烟草湄。
    倒影回澹荡,愁红媚涟漪。

  • 94.《庐陵别朱观先辈》 唐·徐铉

    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
    解怜才子宁唯我,远作卑官尚见君。
    岭外独持严助节,宫中谁荐长卿文。
    新诗试为重高咏,朝汉台前不可闻。

  • 95.《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 唐·皎然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丹青变化不可寻,

  • 96.《送王炼师归嵩岳》 唐·栖白

    飘然绿毛节,杳去洛城端。
    隔水见秋岳,兼霜扫石坛。
    一溪松色古,半夜鹤声寒。
    迥与人寰别,劳生不可观

  • 97.《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东阳未乱前相别)》 唐·贯休

    地变贤人丧,疮痍不可观
    一闻消息苦,千种破除难。
    阴骘那虚掷,深山近始安。
    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

  • 98.《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东阳未乱前相别)》 唐·贯休

    地变贤人丧,疮痍不可观
    一闻消息苦,千种破除难。
    阴骘那虚掷,深山近始安。
    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

  • 99.《观杨之美画》 宋·梅尧臣

    天官乘车建朱旗,赤旛前亚风卷披。
    二龙缓驾苍髯垂,印箱傍挈文籍随。
    双骖推轭如畏迟,行从冠服多威仪。
    水官自有真龙骑,两佐并跨鲸尾螭。

  • 100.《避暑城西观吴道子画老君像》 宋·谢翱

    湿烟挂龙天海头,角城溽暑如炎州。
    白氛翳景失楼阁,蓬莱缥缈不可求。
    解衣挥尘子城下,地涌青莲邻古社。
    卷帘看画人犹龙,矫首见龙还见画。
    碧幢发雪垂过耳,弄笔者谁吴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