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关于一见的诗词

关于一见的诗词(348首)

  • 41.《酬裴补阙吴寺见寻(一作酬袁补阙中天寺见寄)》 唐·皇甫冉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
    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
    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 42.《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春日见寄)》 唐·卢纶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 43.《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 唐·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

  • 44.《石楼山见月(一作宿青山石楼)》 唐·李益

    紫塞连年戍,黄砂碛路穷。
    故人今夜宿,见月石楼中。

  • 45.《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一作题太原落漠驿西堠)》 唐·李益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 46.《云际中峰居喜见苗发(一作祖咏诗)》 唐·李端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
    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
    暗涧泉声小,荒村树影闲。
    高窗不可望,星月满空山。

  • 47.《赠窦牟(一作窦洛阳牟见简篇章,偶赠绝句)》 唐·杨凭

    直用天才众却瞋,应欺李杜久为尘。
    南荒不死中华老,别玉翻同西国人。

  • 48.《酬张芬有赦后见赠(一作司空图诗)》 唐·司空曙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已将心变寒灰后,岂料光生腐草馀。
    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竹梦郊居。
    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恨不如。

  • 49.《酬崔峒见寄(一作江湖秋思)》 唐·司空曙

    趋陪禁掖雁行随,迁放江潭鹤发垂。
    素浪遥疑太液水,青枫忽似万年枝。
    嵩南春遍愁魂梦。
    壶口云深隔路岐。
    共望汉朝多沛泽,苍蝇早晚得先知。

  • 50.《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一作初拜命酬丘丹见赠)》 唐·崔峒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
    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 51.《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唐·武元衡

    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
    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
    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
    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 52.《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见寄之什(一作崔曙诗)》 唐·崔备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 53.《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唐·柳宗元

    金马尝齐入,铜鱼亦共颁。
    疑山看积翠,浈水想澄湾。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
    乘轺参孔仅,按节服侯狦.

  • 54.《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 唐·刘禹锡

    夜树风韵清,天河云彩轻。
    故苑多露草,隔城闻鹤鸣。
    摇落从此始,别离含远情。
    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
    外物岂不足,中怀向谁倾。
    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

  • 55.《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唐·刘禹锡

    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
    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
    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

  • 56.《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唐·刘禹锡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
    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
    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 57.《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 唐·刘禹锡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
    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

  • 58.《酬思黯代书见戏(一作酬牛相见寄)》 唐·刘禹锡

    官冷如浆病满身,凌寒不易过天津。
    少年留取多情兴,请待花时作主人。

  • 59.《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一作酬海南马大夫)》 唐·刘禹锡

    新辞将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
    犹念天涯未归客,瘴云深处守孤城。

  • 60.《酬杨八副使将赴湖南途中见寄一绝》 唐·刘禹锡

    知逐征南冠楚材,远劳书信到阳台。
    明朝若上君山上,一道巴江自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