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心事如波涛”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心事如波涛”出自唐代李贺的《申胡子觱篥歌》,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shì rú bō tā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唐代   李贺
更新时间: 2024-11-24 02:33:03
“心事如波涛”全诗《申胡子觱篥歌》
颜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
花娘篸绥妥,休睡芙蓉屏。
谁截太平管,列点排空星。
直贯开花风,天上驱云行。
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
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
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萤。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申胡子觱篥歌》李贺 翻译、赏析和诗意

《申胡子觱篥歌》是唐代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颜热感君酒,
含嚼芦中声。
花娘篸绥妥,
休睡芙蓉屏。
谁截太平管,
列点排空星。
直贯开花风,
天上驱云行。
今夕岁华落,
令人惜平生。
心事如波涛,
中坐时时惊。
朔客骑白马,
剑弝悬兰缨。
俊健如生猱,
肯拾蓬中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各种意象,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充满了浓烈的诗意和象征性的意象,通过这些形象的交织与对比,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矛盾感受和对岁月流转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充满了李贺独特的表达风格和想象力。诗的开头,诗人颜面发热,感受到了酒的美妙,仿佛咀嚼着芦笛的声音。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花娘,整理着绣花的窗帘,安置在芙蓉屏幕前。这里的花娘象征美好的事物和愉悦的时光。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太平管,这是一种能够直达天空的乐器,排列着星星的形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平安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太平管一样,直达美好的境地,消除一切困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岁华逝去的景象,令人对平凡的一生感到惋惜。他的内心像波涛一样起伏不定,在平静中时常受到惊吓。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位骑着白马的朔客,身上悬挂着剑和兰花的饰物。这位朔客象征着勇敢和英勇的形象,与诗人内心的焦虑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诗,诗人以生猱(一种灵活敏捷的动物)和蓬中的萤火虫比喻自己,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在茫茫人生中的迷失和无助的认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表达,展示了李贺的才华和独特的诗歌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个人感受的描绘,诗人呈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心事如波涛”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ēn hú zǐ bì lì gē
申胡子觱篥歌

yán rè gǎn jūn jiǔ, hán jué lú zhōng shēng.
颜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
huā niáng cǎn suí tuǒ, xiū shuì fú róng píng.
花娘篸绥妥,休睡芙蓉屏。
shuí jié tài píng guǎn, liè diǎn pái kōng xīng.
谁截太平管,列点排空星。
zhí guàn kāi huā fēng, tiān shàng qū yún xíng.
直贯开花风,天上驱云行。
jīn xī suì huá luò, lìng rén xī píng shēng.
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
xīn shì rú bō tāo, zhōng zuò shí shí jīng.
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
shuò kè qí bái mǎ, jiàn bà xuán lán yīng.
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
jùn jiàn rú shēng náo, kěn shí péng zhōng yíng.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萤。

“心事如波涛”平仄韵脚
拼音:xīn shì rú bō tāo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