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
凫鷖聚散湖光净,鱼鳖浮沉瓦影凉。
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一环波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山蜿蜒入南塘,
北渚高峰枕北墙。
经过绿荷桥断处,
突然遇见红栏杆中央。
鸬鹚聚散湖水清澈,
鱼鳖浮沉瓦影凉爽。
清静的景色不知道三伏的酷热,
病患的身体只需一张藤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景色的画面,并以此借喻人生的境遇。诗人首先描述了南山蜿蜒地延伸到南塘,北渚高峰枕在北墙旁边。这里的南山、南塘、北渚和北墙都是具体的景物,但也可以理解成人生的各个方面。南山和南塘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延伸,北渚和北墙则象征着人生的边界和限制。
诗人在经过绿荷桥断处时,突然遇见了红栏杆中央。这里的红栏杆可以理解为意外的遭遇或转机,给诗人带来了一些变化和启示。接着,诗人描述了鸬鹚在湖水中聚散,湖水清澈透明,鱼鳖在水中浮沉,瓦影投射在水面上,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这里的景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一段安静和享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境的感受和对病痛的态度。诗人说这个清境不知道夏季的酷热,这可以理解为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暂时忘却了外界的烦恼和痛苦,享受到了内心的宁静。而诗人提到病患的身体只需一张藤床,可能是在表达对于病痛的顺从和接受,将自己的身体交托给藤床的安抚和舒适。
整首诗以自然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宁逸的向往和对于病痛境况的接受。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命运的把握,以及一种对于自然与人生相互关联的认识。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苏辙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对生活的感悟。
hé kǒng jiào shòu wǔ zhòng jǐ nán sì yǒng qí yī huán bō tíng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一环波亭
nán shān yǐ lǐ rù nán táng, běi zhǔ tiáo yáo zhěn běi qiáng.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迢嶢枕北墙。
guò jǐn lǜ hé qiáo duàn chù, hū féng zhū kǎn shuǐ zhōng yāng.
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
fú yī jù sàn hú guāng jìng, yú biē fú chén wǎ yǐng liáng.
凫鷖聚散湖光净,鱼鳖浮沉瓦影凉。
qīng jìng bù zhī sān fú rè, bìng shēn wéi yào yī téng chuáng.
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