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
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客同。
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春尽》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春天结束后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中文译文:
春风吹过,百花凋零空荡荡,
燕儿停笙萧,起舞又落空中。
树影连绵,遮掩着天空,形成了翠绿的幕帘,
鸟儿的歌声在耳边响起,像是歌唱的童子。
我读过《楞严经》十遍,与客人一同饮下三杯法酒。
问问隔壁的行乞僧,有谁像我这样,时光匆匆,渐渐老去?
诗意:
诗人苏辙在诗中以春天结束来象征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人生短暂,物是人非的感慨。春风过尽,百花凋零,燕儿停笙萧,形成了一片空寂与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用树影遮掩天空,鸟儿歌唱的形象,来反映时光的无情,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最后,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领悟与感悟。
赏析:
苏辙的这首《春尽》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结束后的凄凉景象,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使人不禁感慨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中用“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表现了一种美好的自然风光。最后,诗人苏辙以自己的读书和品酒来对抗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之,这首诗以清新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chūn jǐn
春尽
chūn fēng guò jǐn bǎi huā kōng, yàn zuò shēng xiāo qǐ miè zhōng.
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萧起灭中。
shù yǐng lián tiān kāi cuì mù, niǎo shēng rù ěr dāng gē tóng.
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
lèng yán shí juǎn jǐ huí dú, fǎ jiǔ sān shēng shì kè tóng.
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客同。
shì wèn lín sēng xíng qǐ zài, hé rén xián xiá shì shuāi wēng.
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