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吟诗
当前位置: 爱吟诗 > 古籍史书 > 《周易注》 > 内容

《周易注》 上经干传卷一 干

更新时间: 作者:王弼


  干: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1)。

  (1)《文言》备矣。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1)。

  (1)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於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干干”,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1)。

  (1)处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在不中之位,履重刚之险。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也。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也。纯修下道,则居上之德废;纯修上道,则处下之礼旷。故“终日干干”,至于夕惕犹若厉也。居上不骄,在下不忧,因时而惕,不失其几,虽危而劳,可以“无咎”。处下卦之极,愈於上九之亢,故竭知力而后免於咎也。干三以处下卦之上,故免亢龙之悔。坤三以处下卦之上,故免龙战之灾。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1)。

  (1)去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干道革之时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刚之险,而无定位所处,斯诚进退无常之时也。近乎尊位,欲进其道,迫乎在下,非跃所及。欲静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犹豫未敢决志。用心存公,进不在私,疑以为虑,不谬於果,故“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1)。

  (1)不行不跃而在乎天,非飞而何?故曰“飞龙”也。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而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1)。


  (1)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干》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

  《彖》曰: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干道变化,各正性命(1)。保合大和,乃利贞(2)。首出庶物,万国咸宁(3)。  (1)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无亏,为物之首,统之者岂非至健哉!大明乎终始之道,故六位不失其时而成,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乘变化而御大器,静专动直,不失大和,岂非正性命之情者邪? (2)不和而刚暴。 (3)万国所以宁,各以有君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干干”,反复道也(1)。“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1)以上言之则不骄,以下言之则不忧,反覆皆道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1),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1)不为世俗所移易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1)。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2)。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3)。

  (1)处一体之极,是“至”也。居一卦之尽,是“终”也。处事之至而不犯咎,“知至”者也。故可与成务矣。处终而能全其终,“知终”者也。夫进物之速者,义不若利,存物之终者,利不及义。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可与存义”者,其唯“知终”者乎? (2)居下体之上,在上体之下,明夫终敝,故“不骄”也。知夫至至,故“不忧”也。 (3)惕,怵惕之谓也。处事之极,失时则废,懈怠则旷,故“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1)。贤人在下位而无辅(2),是以动而有悔也(3)。”  (1)下无阴也。 (2)贤人虽在下而当位,不为之助。 (3)处上卦之极而不当位,故尽陈其阙也。独立而动物莫之与矣。《干·文言》首不论“干”而先说“元”,下乃曰“干”,何也?夫“干”者统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强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论“干”而下曰“干、元、亨、利、贞”。余爻皆说龙,至於九三独以“君子”为目,何也?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於义也。有斯义,然后明之以其物,故以龙叙“干”,以马明“坤”,随其事义而取象焉。是故初九、九二,龙德皆应其义,故可论龙以明之也。至於九三“干干夕惕”,非龙德也,明以君子当其象矣。统而举之,“干”体皆龙,别而叙之,各随其义。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干干”,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干元“用九”,天下治也(1)。

  (1)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九,阳也。阳,刚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刚直,放远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故“干元用九”,则“天下治”也。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龙之为德,不为妄者也。潜而勿用,何乎?必穷处於下也。见而在田,必以时之通舍也。以爻为人以位为时,人不妄动,则时皆可知也。文王明夷,则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则国可知矣。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干干”,与时偕行(1)。“或跃在渊”,干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2)。“干元用九”,乃见天则(3)。

  (1)与天时俱不息。 (2)与时运俱终极。 (3)此一章全说天气以明之也。九,刚直之物,唯“干”体能用之,用纯刚以观天,天则可见矣。

  “干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1)。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1)不为“干元”,何能通物之始无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干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1),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1)以君德而处下体,资纳於物者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