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1925──中华民国十四年乙丑
是年川滇黔湘赣大灾荒 1﹐1(一二,七) (1)段祺瑞邀请孙中山黎元洪参加善后会议。
(2)段祺瑞下大赦令,又命废止將军府。
(3)吴佩孚抵汉口(吴不肯入租界,萧耀南不愿其留鄂)。 1﹐2(一二,八)
(1)孙传芳军谢鸿勋攻入松江,陈乐山逃。 (2)国民会议促成会在北京大会开会。
1﹐3(一二,九) (1)萧耀南撤退岳州驻军。 (2)吴佩孚登【决川】舰赴黄州。
1﹐4(一二,一0)
(1)段祺瑞令裁撤陆军检阅使,冯玉祥仍督办西北边防,即日销假,派马福祥会办西北边防,以冯部李鸣钟任绥远都统,宋哲元代第十一师师长。 (2)段祺瑞派徐树錚为考察欧美日本政治专使(时徐在法国)。
(3)方本仁军占赣州,谭延闓之北伐军仓皇西南退(宋鹤庚走湖南)。
(4)北京国会非常会议第二次宣言,拥护团结。 1﹐5(一二,一一)
(1)孙传芳电段祺瑞反对奉军南下。
(2)云南唐继尧通电与黔军合作,协攻武汉。
(3)陕南镇守使吴新田入西安。
(4)班禪行抵太原,政府派达寿前往慰劳。
(5)汪兆铭晤冯玉祥於西山。 (6)苏俄大使加拉罕与日本芳泽在北京谈判。 1﹐6(一二,一二)江苏省长兼督办韩国钧以冷遹为全省水陆警备司令。
1﹐7(一二,一三)
(1)段祺瑞特任镇威上將军张作霖督办东北边防屯垦事宜。 (2)陈炯明在汕头下动员令,分三路会同方本仁攻广州。
1﹐9(一二,一五) (1)广西沈鸿英军自昭平贺县象县分路进攻桂平蒙江,攻梧州之李宗仁黄绍竑军(沈与刘震寰林俊廷相结)。
(2)广州大本营令改粤汉路公司为官督商办。
(3)齐燮元嗾使驻上海之第六、第十九师军官迫师长宫邦鐸离职。
1﹐10(一二,一六)
(1)卢永祥、张宗昌率奉军入南京。
(2)段祺瑞改萧耀南之湖北督军为军务善后督办。 (3)蔡成勋旧部旅长张庆昶袭南昌未成(张部后入浙归孙传芳)。
(4)邹鲁、谢持等之【国民党护党同志驻京办事处】披露共产党员之【国民党內工作决议案】(数日后冯自由等亦在北京组织【国民党海內外同志卫党同盟会】)。
1﹐11(一二,一七)
(1)齐燮元指挥第六、第十九师联合孙传芳军击溃新任上海护军使张允明军,齐称江浙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孙传芳称第二路总司令,宣言拒奉军南下(张部分別被租界缴械及孙传芳改编)。
(2)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回奉天,並撤回关內一部分奉军(履行与冯玉祥所订密约之一部分)。
1﹐12(一二,一八)
(1)段祺瑞令卢永祥等速平上海事变。
(2)北伐军左翼总司令程潜为唐生智诱拘於湖南汝城(旋释)。 (3)东南大学校董教职员等反对教育部免校长郭秉文职,主教育独立,不当隨政潮进退(时马敘伦代理部务)。
1﹐13(一二,一九)
(1)冯玉祥因奉军已退出北京並出关,即赴张家口视事,检阅军队。
(2)段祺瑞下令奖孙传芳,並以陈调元帮办江苏军务,白宝山为海州护军使,马玉仁为淮阴护军使,以孤齐燮元势。
(3)福建省议会公布省宪。 1﹐14(一二,二0)
(1)上海领事团禁止中国失意军人在租界活动。
(2)卢永祥在南京组织宣抚军,对付上海事变,以张宗昌、臧致平、陈调元任一、二、三军总指挥。
(3)苏州驻军秦洸为第二师师长吴恒瓚所逐,齐燮元军进向镇江。
1﹐15(一二,二一)
(1)中国国民党內部发生共产派与反共产派之爭(马素在上海批评共产党,指摘苏俄,鲍罗廷挟制汪兆铭,开除马素之国民党籍)。
(2)广州联军以陈炯明军西犯,由总司令杨希閔颁布东征命令(联军乃合许崇智粤军、谭延闓湘军、杨希閔滇军、刘震寰桂军、朱培德建国第一军及其余之赣鄂豫与中央直辖各建国军而成,约十万余人)。
(3)齐燮元、孙传芳宣布撤退上海驻军,废除上海军职,迁徙兵工厂。同时段祺瑞亦下令裁撤淞沪军使,兵工厂停止工作,招商承领,改为商业工厂,先由上海商会接收,上海嗣后永不驻军及设置军事机关。 (4)段祺瑞以孙岳为豫陕甘剿匪总司令。
1﹐16(一二,二二)段祺瑞以卢永祥兼督办江苏军务善后事宜,郑士琦督办山东军务,孙传芳督办浙江军务,周荫人督办福建军务,王汝勤帮办湖北军务,卢金山为长江上游副司令。
1﹐17(一二,二三)
(1)孙中山电段祺瑞,对善后会议主张(一)
兼纳人民团体代表,以表示全民之利害情感,並导国民於通力合作之途;(二)会议涉及之军事财政最后决定之权,须还之国民会议。如容纳此条件,则赞同善后会议。
(2)段祺瑞以阎锡山、刘镇华、陆洪涛、杨增新分任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军务督办,张宗昌为苏皖鲁剿匪总司令。
(3)奉军张宗昌部白俄兵聂洽也夫占镇江,齐燮元军退常州。 (4)陆军总长吴光新南下查办。
(5)日俄协定將成立,外交部照会该两使,凡有关中国主权事件,非先得中国同意,一概无效(该协定于二十日签字)。
1﹐18(一二,二四)
(1)上海电报局职工罢工(阻齐燮元与长江各省联络)。
(2)段祺瑞派憨玉琨(刘镇华部师长)为豫陕甘剿匪副司令。
1﹐19(一二,二五) (1)中玻(玻利维亚)通好条约在智利京城互换。
(2)孙传芳军卢香亭师自上海抵无锡,援齐燮元。
1﹐20(一二,二六)
(1)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揭幕(1924﹐12﹐19共产国际代表胡定康为中共策划)。 (2)段祺瑞下令通缉齐燮元,並没收其财产。
(3)张宗昌军占常州。
(4)蒋中正函劝谭延闓,请湘军与粤军共同作战。
(5)蒋中正函请黄郛以全力事孙中山。
(6)日俄条约在北京签字,两国恢復邦交,承认一九0五年朴资茅斯条约有效,日本退出库页岛北部(2﹐25批准)。
1﹐21(一二,二七)
(1)段祺瑞之执政府开特別会议,决定对孙中山態度。
(2)中国共产党发表【列寧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
(3)广州举行列寧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廖仲愷主席。
1﹐22(一二,二八)
(1)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设中央北方局於北京(书记蔡和森)及中央长江局於汉口(张国燾主之),並发表宣言反对段祺瑞之善后会议,主在民眾组织中召集国民会议,打倒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內军阀。
(2)段祺瑞以郑金声、何遂、徐永昌等为师旅长(何徐等均国民军孙岳部)。
(3)孙传芳军卢香亭师自无锡东退。 (4)袁祖铭占贵阳。
1﹐23(一二,二九)孙传芳军自上海撤往松江。
1﹐24(一,一)
(1)袁祖铭推卢燾为贵州省行政委员长,彭汉章为贵州清乡总司令。 (2)唐继尧之建国滇军第二路总指挥龙云(辖卢汉、朱旭、张冲等五旅)进入广西,佔领百色(唐与广州之桂军刘震寰及广西之沈鸿英等相结,另以唐继虞为第一路,取道贵州入桂北,辖吴学显、张汝驥、刘显潜、王洁修等军,胡若愚为第三路,进向靖西,辖杨瑞昌等三旅,三路合计约五六万人)。
(3)苏俄外长翟趣林照会外蒙政府,准备撤退库伦红军。
1﹐25(一,二)张宗昌军败齐燮元於无锡,另支占江阴。
1﹐26(一,三)
(1)齐燮元军在无锡焚掠,溃走苏州,张宗昌、吴光新占无锡。 (2)陈炯明军向虎门进攻。 (3)孙中山入北京协和医院受手术,医生断为不治之症(肝癌)。
1﹐27(一,四)公使团照会外交部,要求严令江苏当局禁止军队进入上海租界及其附近(2﹐4外交部覆允)。
1﹐28(一,五)
(1)齐燮元军溃退上海,齐即逃往日本。
(2)孙传芳军与奉军相持於长兴宜兴间,並请卢永祥率军北还。 (3)日本提议无线电信由中日美共同经营。
(4)北京电车工人罢工(因兵士殴打工人)。
1﹐29(一,六)
(1)段祺瑞覆拒1﹐17孙中山主张。 (2)张宗昌率奉军万人抵上海,与孙传芳军相持於沪南。
1﹐30(一,七)
(1)中国国民党议决党员概不参加善后会议。
(2)广西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与沈鸿英部之战开始(黄绍竑及驻梧州之粤军第一师长李济琛部旅长陈济棠进攻沈鸿英於信都贺县,俞作柏自蒙江进攻蒙山,李宗仁、白崇禧由桂平进向武宣象县,是日佔领武宣)。
(3)福建督办周荫人、省长萨镇冰否认已公布之省宪法。
(4)教育次长马敘伦解散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因学生反对部派校长)。
1﹐31(一,八)北京外交部电令驻外各使分向各驻在国提出召集关税会议之要求。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1(一,九) (1)广州东征军开始前进,许崇智(俄顾问嘉伦同行)粤军任右翼(当陈军洪兆麟),杨希閔滇军任左翼(当林虎),刘震寰桂军攻惠州城,粤军参谋\长兼黄埔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率黄埔学校学生及两教导团参加右翼粤军,第一次东征开始。 (2)广州【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共产党主之,由黄埔军校学生所组成,蒋先云、王一飞领导)。 (3)段祺瑞发表政治建设宣言。
(4)广西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通电討伐沈鸿英。
(5)北京善后会议开幕,许世英任秘书长。
(6)青岛佐世保间之海底电线向日本收回。
2﹐2(一,一0)
(1)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仰体总理意旨,对於善后会议不能赞同,决不参加。
(2)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军(鍾祖培、吕焕炎等纵队)败沈鸿英部邓瑞澂、邓佑文师於武宣二塘,佔领象县。
(3)英俄復交。 2﹐3(一,一一) (1)孙传芳因吴光新之调停,到上海晤张宗昌,订立和约。
(2)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大破沈鸿英部邓瑞澂、邓佑文於武宣,占领象县、蒙山。
(3)孙中山覆加拉罕,劝勿与北京交涉,盼与广州建立正式关係。
2﹐4(一,一二)
(1)广东东征军右翼粤军佔石龙,党军教导团克东莞。
(2)广西黄绍竑军俞作柏纵队败沈鸿英部陈春光陆日高旅,佔领蒙山(2﹐6佔荔浦)。
(3)段祺瑞电令各省区停止军事行动。
(4)上海兵工厂由上海总商会接收。
2﹐5(一,一三)
(1)上海孙传芳军退松江。 (2)粤军李济琛部陈济棠旅及桂军黄绍竑部夏威纵队,败沈鸿英沈荣光师於信都。
2﹐6(一,一四)
(1)段祺瑞以孙宝琦为淞沪商埠督办,虞和德会办,杨树庄继杜锡珪任海军总司令。
(2)归粤滇军將领杨希閔、范石生、胡思舜通电回师討唐继尧(去冬唐派人说李宗仁、黄绍竑合攻广东,解决滇军,被拒)。 2﹐7(一,一五)
(1)段祺瑞令改川边道为西康特別行政区域,以杨森为四川督办,赖心辉为四川省长,刘湘为川康边务督办,节制该省区军队,刘成勋为西康屯垦使,兼管民政,刘文辉帮办四川军务。
(2)居正晤屯驻湘西之熊克武、汤子謨、蔡鉅猷、贺龙(居正寻赴长沙,晤赵恒惕,转开封)。 (3)京汉铁路工人在长辛店举行【二七】死难烈士追悼会,孙中山派代表马超俊参加。
(4)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长辛店举行(2﹐10发表宣言)。
2﹐8(一,一六) (1)胶济路工人罢工(反对路局局长)。
(2)援桂(黄绍竑李宗仁)湘军叶琪李品仙旅占全州。 (3)四川杨森部占绵阳,第十师师长刘斌被迫东走(时杨森决以武力打破防区,统一四川,其后消灭雅州邛州之第三军刘成勋、嘉定之第八师陈洪范,击败敘府之第九师刘文辉及占领绵阳后,继又压迫田颂尧退出潼川,邓锡侯部退出安岳乐至,並改编遂寧之第七师陈国栋)。
2﹐9(一,一七)
(1)上海日本內外纱厂工人三万余罢工,要求恢復被革工友,改良待遇。
(2)东南大学校董会否认教育部免郭秉文校长职之命令。
(3)冯玉祥电刘镇华、胡景翼,调解豫陕之爭(渭北之师归豫,豫西之师归陕)。 (4)广西白崇禧部佔领柳州,邓瑞澂、邓佑文东北走中渡、桂林。
2﹐10(一,一八)
(1)中国国民党通电反对善后会议制定国民会议组织法,希望人民团体自行制定。 (2)段祺瑞以川黔边防督办袁祖铭节制贵州军队及驻川黔军。
2﹐11(一,一九) (1)外交部因日俄协定中有苏俄承认朴资茅斯条约之声明有碍中国利益,即向日俄两使抗议。
(2)张作霖以吉督张作相兼中东路护路司令,吉省长王树翰兼特別区行政长官(原任朱庆澜)。
(3)段祺瑞以龚积之为山东省长。
(4)胡景翼电京詆憨玉琨,自请辞职。
(5)东征军粤军肃清广九铁路沿线。
(6)广西俞作柏纵队佔平乐,白崇禧部佔中渡,进取桂林。
2﹐12(一,二0)外交团领袖公使荷使欧登科向外交部提出劝告,请设法恢復国有铁路之常態。
2﹐13(一,二一)
(1)冯玉祥向俄订购大批军械。
(2)善后会议第一次大会通过议事细则(熊希龄、杨永泰、黄郛、胡適等起草),推赵尔巽、汤漪为正副议长。 2﹐14(一,二二)
(1)段祺瑞以奉系之郑谦继韩国钧为江苏省长。
(2)粤桂军李济琛黄绍竑部再败沈鸿英部,佔领贺县。
(3)上海奉军西移崑山等地。 (4)汉冶萍公司与日本正金银行订成立借款八百五十万日元。
(5)路透社电传中日俄於一月间在北京订立军事密约。
2﹐15(一,二三)
(1)广州东征军右翼黄埔教导团由蒋中正、何应钦(教导第一团团长)指挥,於一小时半內攻克淡水城,陈炯明部叶举、杨坤如、熊略退平山(黄埔教导团能战之名自此始)。
(2)武汉各团体反对吴佩孚留鄂。
2﹐16(一,二四) (1)中国国民党对金佛郎案第二次宣言,忠告临时执政府不得解决此案,应待国民会议及正式政府办理。 (2)广西白崇禧部攻佔六塘良丰,毙沈鸿英部旅长莫显成。 (3)外交部否认中日俄三国订立密约。
(4)上海日本內外纱厂罢工工人殴毙日人,捣毁厂物。
2﹐17(一,二五) (1)广州东征军滇军(杨蓁)攻占博罗。 (2)白崇禧部(李石愚、陆超、鍾祖培)佔桂林,沈鸿英部(邓佑文、邓瑞澂)北走全县。
(3)段祺瑞任王天培督办贵州军务,周西成会办,彭汉章为贵州省长。 2﹐18(一,二六) (1)驻法公使陈籙与比国代表签订陇海铁路新借款条约,债额二千三百万元,以二千万元赎到期旧债。
(2)孙中山自协和医院移往铁狮子胡同顾宅(协和医院已宣布无效)。 2﹐19(一,二七)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通过,如孙中山不讳,政府改为合议制(汪兆铭自北京电请)。 (2)憨玉琨电段祺瑞,责胡景翼军西侵。
(3)财政外交两部当局宴法使,交换解决金佛郎案之让步办法(法国以承认关税会议为解决金佛郎之交换条件)。 2﹐20(一,二八)
(1)广东东征军右翼教导团(何应钦、钱大钧)及粤军(张民达师及许济旅)大败洪兆麟於平山(翌日占领),中路桂军(韦冠英)佔飞鹅岭,迫惠州。
(2)日公使向外交部抗议上海日纱厂罢工事件。
(3)奉军大部退出上海。 2﹐21(一,二九)
(1)段祺瑞以沈瑞麟继唐绍仪为外交总长。
(2)派孙岳调停河南胡景翼憨玉琨之爭。 2﹐22(一,三0)
(1)国民党宣言反对临时政府与法使磋商解决金佛郎案。
(2)段祺瑞分电河南之胡景翼、憨玉琨將驻军各退三十里听候解决。
(3)胡景翼憨玉琨两军在河南禹县开始冲突。 2﹐23(二,一)
(1)滇军第二路龙云自广西百色进佔南寧,李宗仁部伍廷颺北退宾阳(一说滇军於3﹐12入南寧,恐误)。
(2)广西白崇禧部佔全州,邓瑞澂、邓佑文分走湘黔。
(3)孙中山病危,同意於汪兆铭代擬之遗嘱。
(4)清废帝溥仪由日人护送离北京日本使馆走天津,罗振玉同行,入日租界,由日总领事吉田茂照料。
2﹐24(二,二)
(1)俄大使加拉罕向外交部抗议奉军张宗昌招用白俄军队(广东陈炯明向加抗议赤俄军人参与粤战)
。
(2)广西黄绍竑部夏威纵队败沈鸿英军,佔领鍾山。
(3)日使馆通知外交部,清废帝溥仪已自日使馆潜赴天津租界。
(4)段祺瑞再令胡景翼憨玉琨部分別移驻,並派孙岳往查。
2﹐25(二,三)
(1)俄大使加拉罕照覆外交部,朴资茅斯条约,中国於一九0五年及一九一五年两次与日本订约,已自直接承认。 (2)国会非常会议议员(即未参加贿选者)开会,主由该会起草国民会议组织法。 (3)陕西督办刘镇华赴洛阳,助憨玉琨抗胡景翼(刘为吴新田所逼)。
(4)班禪喇嘛抵北京,受政府隆重欢迎。
(5)王揖唐到湖北黄州,访吴佩孚。
(6)特派熊希龄督办永定河决口堵筑工程事宜。
2﹐26(二,四)
(1)上海日本內外纱厂罢工,因各团体之调解,圆满解决。
(2)于右任与冯玉祥晤谈。
2﹐27(二,五)
(1)广州东征军右翼粤军张民达师占海丰(3﹐1占陆丰),会合教导团分三路进取潮汕。
(2)卢永祥请废除江苏军务督办,並將江浙军调赴国防区域。
2﹐28(二,六)河南胡景翼、憨玉琨战事剧烈,胡军占滎阳,津浦路奉军向徐州集中。
2﹐广州青年军人联合会之【中国军人】发刊。
3﹐1(二,七)
(1)国民会议促进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会。
(2)广州东征军左翼滇军第二军范石生撤防,西赴广西,抗东进之唐继尧,图回云南。
(3)段祺瑞派王正廷督办中俄会议事宜,郑谦(奉系)会办。
(4)全国各省工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国民党马超俊主之)。
(5)第一次內蒙古国民党代表大会在张家口举行,白云梯主之,孙中山派徐谦、李烈钧参加(白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郭道甫为秘书长,派乌兰夫等赴苏俄、外蒙古留学)。
3﹐2(二,八)
(1)滇军龙云部自南寧到贵县,分路东进,谋\联合陈炯明部取广州。
(2)胡景翼军占巩县。 (3)苏俄大使声明苏俄人民不受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审判。
3﹐3(二,九)
(1)广州东征军右翼粤军第七旅(许济)击破洪兆麟援军李云復、鍾绍斌於鲤湖附近,进向普寧(翌日佔领)。
(2)吴佩孚自黄州率决川濬蜀二舰赴岳州(事先吴得杜锡珪电,知第二舰队司令许建廷来黄州,適赵恒惕邀游湘,遂离黄州)。
(3)汉口租界人力车夫罢工(因巡捕踢毙一车夫)。
3﹐4(二,一0)
(1)日公使答復外交部上月抗议,谓日本依照朴资茅斯条约所得权利,一九0五年中日条约中中国已承认不因中俄或日俄协定而受影响。
(2)陈炯明自汕头乘军舰走厦门(寻赴上海) ,所部退回闽边。
3﹐5(二,一一)
(1)移北京办理之倪道烺杀安庆学生姜高琦案在检察厅预审(北大教授高一涵等与司法总长章士釗因此案发生爭论)。
(2)刘镇华电告,孙岳军助胡景翼军作战。 (3)广州东征军右翼军许济克揭阳。
(4)梁士詒自香港抵北京。
3﹐6(二,一二)俄大使照会外交部,谓外蒙俄兵已全撤退。
3﹐7(二,一三)
(1)广州东征军右翼军张民达师许济陈铭枢旅占领潮州汕头,洪兆麟退饶平,叶举退大埔。
(2)四川杨森、刘文辉两军因爭自流井盐税,发生冲突,袁祖铭、赖心辉、邓锡侯等助刘文辉。
(3)安徽二旅长李传业免职(李与倪道烺均反对王揖唐)。
3﹐8(二,一四)
(1)国民党同志俱乐部在北京成立(內包有同盟会、民元国民党、中华革命党、民九以后之国民党,冯自由、彭养光主之,章炳麟、唐绍仪、马君武、白逾桓等均列名)。
(2)胡景翼军岳维峻师占领洛阳,刘镇华、憨玉琨等西退。
3﹐9(二,一五)
(1)北京政府否认金佛郎案秘密解决之说。
(2)新任东南大学校长胡敦復到校就职,被教授学生殴辱驱逐,並迫令声明永不就职。
3﹐10(二,一六)
(1)广东林虎军与滇军成立密约,自河源老隆回师普寧、河婆,袭击东征军右翼,截断其后方连络线。
(2)加拉罕照会外交部,谓库伦红军已撤退完毕,盼中国今后对外蒙採取和平方法。
(3)汪兆铭等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声明与【国民党同志俱乐部】无任何关係,並开除冯自由等党籍。
(4)北京各国公使会议,允加拉罕参加公使团社交集会。
3﹐11(二,一七)孙中山签字於遗嘱(另有致苏俄遗书,盼继续援助国民党之民族革命工作)。 3﹐12(二,一八)
(1)上午九时三十分,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年六十。
(2)广东东征军陈铭枢旅及吴铁城之警卫军败林虎(黄业兴师)於河田。 (3)临时执政追认奉俄协定作为中俄协定附件。
(4)广东民船二千余只罢工(反对政府征收船舶登记税)。 (5)段芝贵卒於天津,年五十六岁(1870至1925)。
3﹐13(二,一九) (1)蒋中正及俄顾问嘉伦、党代表廖仲愷督黄埔教导团长何应钦、钱大钧及粤军第七旅长许济与陈炯明之第一军林虎部黄任寰师王定华旅、第二军刘志陆剧战於棉湖鲤湖和顺,教导团之第一、三两营死伤甚重。
(2)广州大元帅府会议裁大元帅职,解除胡汉民代帅职务,未有结果。
(3)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齐诺维夫及俄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史达林分电国民党悼孙中山之丧。
(4)法使抗议將庚子赔款之德国部分已成关余作公债基金(英美日三使亦继起抗议)。
3﹐14(二,二0)
(1)蒋中正大破林虎、刘志陆於棉湖,林刘退向兴寧五华。
(2)刘镇华军退陕州,电请北京政府制止胡景翼军追击。
(3)江浙两省太湖流域,各属进行自治,电请撤退该区军队。 3﹐15(二,二一)
(1)孙中山大殮(其遗体由北京协和医院施以手术,永久保存)。
(2)中国共产党致唁国民党,盼国民党仍为中山主义所统一。 (3)中国共产党发表为孙中山逝世告中国民眾书,赞助国民党及其所领导之民族自由运\动。 (4)东征军粤军占领紫金。
(5)晋阎锡山、陕吴新田、甘陆洪涛电段祺瑞,请再派公正大员调停豫省战事(阎等均袒刘镇华)。
3﹐16(二,二二)
(1)段祺瑞公布十四年八厘公债条例,债额一千五百万元,以停付之德国庚子赔款项下之款为担保。 (2)教育总长王九龄到部就职,为国立八校教职员所阻,由军警保护到任,段祺瑞下令免次长马敘伦职。 (3)范石生、黄绍竑到广西桂平,阻唐继尧军东进。
(4)云南大理地震剧烈,山脉崩裂,洱海沸腾,全城被燬,死者四千余人。
3﹐17(二,二三)
(1)蒋中正率教导团及粤军追击林虎。
(2)洪兆麟自梅县袭攻潮安,为粤军第二师张民达所击败。 (3)刘镇华部袁英旅败於澠池,西走陕州。
(4)陕西胡景翼部田玉洁、冯毓东及杨虎城占潼南华阴(3﹐19占大荔)。
(5)各公使允俄大使加入使团,並承认俄为辛丑和约国之一。
3﹐18(二,二四) (1)东征军教导团第一团何应钦占领五华。
(2)唐继尧宣布在滇就副元帅职(去年十月孙中山所委,唐迄未就职,至是以中山病逝,阴结刘震寰、杨希閔,谋\夺取两广)。
(3)外交部照会加拉罕,承认奉俄协定为中俄协定附件。
3﹐19(二,二五)
(1)北京政府议定孙中山国葬,本日移柩中央公园社稷坛,执紼者十万人。
(2)国会非常会议第三次宣言,主依据约法解决国是(反对国民会议)。
(3)张宗昌到南京,商撤江南奉军移驻徐州。
(4)湖南省议会通过废娼案。
3﹐20(二,二六)
(1)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电討伐唐继尧。 (2)唐继尧、赵恒惕通电主联省自治。
(3)东征军教导团钱大钧、粤军第一旅陈铭枢击破林虎军(黄业兴、王定华、李易標),占领兴寧。
(4)广西黄绍竑军(夏威)及粤军陈济棠旅大破沈鸿英於贺县桂岭,沈部入湖南。 (5)冯玉祥、胡景翼电保孙岳督陕。 (6)王揖唐自奉天回北京(代表段祺瑞向张作霖疏解)。 3﹐21(二,二七)
(1)广州代理大元帅胡汉民、联军总司令杨希閔及谭延闓、许崇智、刘震寰、程潜、伍朝枢、古应芬宣言秉承孙中山主义及遗嘱,继续努力,在合法政府未成立前,仍賡续成规,以完成国民革命之工作(是日东征军始知孙中山逝世讣闻)。
(2)胡景翼军李云龙(虎臣)占陕州,杨虓(虎城)占潼关(刘镇华已退山西运\城往太原,以柴云陞、张治公为镇嵩军总司令,时憨玉琨已死)。
3﹐22(二,二八)胡汉民、廖仲愷、许崇智、谭延闓、蒋中正等通电,谨承总理遗志,继续努力革命。
3﹐23(二,二九)
(1)全国中国国民党党员公祭总理孙中山。
(2)北京印刷工人全体罢工,报纸停版(二十五日解决)。 3﹐24(三,一)
(1)北京、上海、武昌等处公祭追悼孙中山。
(2)东征军粤军第一师陈铭枢旅,教导第二团钱大钧占领梅县(林虎退赣边,洪兆麟退闽边)。 (3)江西省长胡思义被督办方本仁逐去,段祺瑞即以方所保之李定魁继任。
(4)张作霖改编所部奉军为十八个师。
(5)陇海铁路因胡景翼军毁坏车辆,殴伤路员,比国工程师令全路停止交通,向北京要求赔偿损失,並电请万国铁道公会主持公道。
3﹐25(三,二) (1)陈炯明军洪兆麟等退闽南平和,助陈之福建海军海筹舰在汕头捕去永福舰。
(2)奉俄会议(车路及航权问题),王正廷到瀋阳参加。
(3)财政总长李思浩与法使擬定解决金佛郎案草约(或云二十八日)。 3﹐26(三,三)
(1)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开除马素、冯自由、江伟藩党籍。
(2)北京阁议通过京绥京奉两路减费运\送垦民办法。 3﹐27(三,四)
(1)湘西熊克武之川滇联军內鬨\,贺龙投赵恒惕,攻汤子謨,赵恒惕派贺耀组第一师进攻熊军。 (2)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电不承认唐继尧之副元帅。
3﹐28(三,五)
(1)范石生、黄绍竑军与滇军龙云部开始战於广西贵县南寧间。
(2)沈鸿英趁白崇禧南去,与唐继尧相结,袭据桂林,沈荣光袭据平乐。
(3)孙传芳通电发表其废督裁兵主张。 3﹐29(三,六) (1)鲍罗廷自广州到张家口晤冯玉祥。
(2)蒋中正任周恩来为军法处处长。
(3)淮阴西坝盐工万人罢工,要求增加工价(四月三日解决)。
3﹐30(三,七) (1)全国省议会联合会(二十四日在北京开会)宣言督促各省制定省宪。
(2)吴佩孚诞辰(阴历),各方代表集岳州。
(3)湖南省宪修改后投票可决。
(4)蒋中正任何应钦兼教导第一、第二团指挥官。
4﹐1(三,九)
(1)冯自由、马君武等之国民党同志俱乐部发表成立宣言(反对共产党)。
(2)英、美、日、义、比、葡、西反对法国单独与中国解决金佛郎案,主八国联合解决庚款用金用纸问题。
(3)安徽旅长倪朝荣、华●章等通电拒督办王揖唐回任,並主废督。
4﹐2(三,一0)
(1)孙中山柩由中央公园移殯西山碧云寺,送殯者十余万人。 (2)广东北江滇军调回广州。
4﹐3(三,一一)外交部派驻西班牙公使刘崇杰为全权代表与委內瑞拉国签订通好条约。
4﹐4(三,一二)
(1)北京阁议决定孙中山国葬,以南京紫金山为国葬地。 (2)广西自治军韩彩凤联合邓佑文部,谋\袭柳州东泉上雷。
(3)赵恒惕通电主以裁兵弭乱,以联治建国。
(4)日本外务省事务官朝冈到北京,办理中日文化事业协定,教育界反对该协定之存在。
4﹐5(三,一三)
(1)蒋中正自汕头回抵广州。
(2)湖南赵恒惕电湘西熊克武唐继虞之川滇联军,限於二星期內出境。
(3)北军常德盛(毅军)自江西走皖南婺源(旋被皖军王普缴械)。
4﹐6(三,一四)广西黄绍竑、范石生军与滇军龙云部战於永淳。
4﹐7(三,一五)北京阁议通过设立临时参政院,以辅佐执政。
4﹐8(三,一六)
(1)广州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部发表宣言,指责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电討唐之不当。 (2)粤军第二师长张民达溺毙於潮安。
(3)外部照会法使,催开关税特別会议,並从早批准华会协定(因金佛郎案即將正式解决)。
(4)山东省政府与日本实业会社订立山东省实业借款三百五十万日元。 (5)福州学生请愿反对教会学校,被军警枪杀七人,重伤数十人。 4﹐9(三,一七)
(1)中东路俄局长伊万诺夫通告,凡非中俄籍之员工,一律自6﹐1起解职。
(2)中俄会议督办公署成立,王正廷即访加拉罕,商开会事宜。
(3)法使允將昨日外部要求转法政府。
4﹐10(三,一八)
(1)河南省督办兼国民第二军军长胡景翼患疔暴卒,年三十四岁(1892至1925),遗嘱令师长岳维峻代理。 (2)卢永祥召集之江苏善后会议开幕。
(3)广西沈鸿英以白崇禧部回师,退出桂林,与邓佑文据义寧古化。
4﹐11(三,一九)
(1)四川杨森部分路进迫內江资中,夹攻省长赖心辉之边防军,赖与刘文辉联合抵抗,战於自流井內江一带。
(2)海军陆战队旅长杨砥中在上海被暗杀。
4﹐12(三,二0)
(1)外交部总长沈瑞麟、财政总长李思浩与法使签定中法金佛郎案(即互换)。
(2)上海、广州、武汉等处举行极盛大之追悼孙中山大会。
(3)俄大使加拉罕照会外部,责问张宗昌部下之白俄兵迄未解散,如何处理,应於中俄会议前答覆。
4﹐13(三,二一)
(1)段祺瑞公布临时参政院条例。
(2)段祺瑞擬下岳维峻督豫令,因张作霖要求同时下张宗昌督鲁令而搁置。
(3)湖南叶开鑫、贺耀组军败湘西川军,占桃源。
(4)黄埔军校教导第一、第二团改为党军第一旅,何应钦任旅长(廖仲愷任党代表)。
(5)苏俄顾问任德江等抵北京(原擬赴国民军第二军,以胡景翼卒,暂留北京)。
4﹐14(三,二二)
(1)段祺瑞以章士釗兼署教育总长(王九龄因教育界反对,请假)。
(2)外交部驳覆三月十三日法美等使照会。
4﹐15(三,二三)
(1)滇军第三路胡若愚部联合南寧之第二路龙云及钦廉邓本殷军,夹击黄绍竑、范石生、杨蓁军,黄等败退贵县。
(2)湖南叶开鑫、贺耀组军占领常德,熊克武、蔡鉅猷退向辰州沅州(唐继虞滇军旋亦撤退)。
4﹐16(三,二四)
(1)俄顾问嘉伦致书黄埔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请於该校设立专科,训练递信联络人才。
(2)广东省长通令改香山县为中山县(永丰舰亦改为中山舰)。
(3)赵恒惕以贺龙为澧川镇守使。
4﹐17(三,二五)
(1)段祺瑞命刘湘制止四川杨森与赖心辉刘文辉之战。
(2)刘镇华离太原经蒲州朝邑回陕。
(3)粤汉路(广东段)工人罢工。
4﹐18(三,二六)
(1)北京善后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通过国民会议条例。
(2)张作霖连促段祺瑞下张宗昌督鲁令,段擬以鲁督郑士琦调皖,本日派吴光新往商郑士琦。
(3)萧耀南通电主速定宪法,以解决废督裁兵问题。
4﹐19(三,二七)
(1)青岛日本纱厂工人万余罢工,反对厂主虐待(五月九日解决)。
(2)史达林命海参崴立即运\油料赴粤。
4﹐20(三,二八)困守惠州之陈炯明部杨坤如与滇军第三军胡思舜妥协,胡部入城。
4﹐21(三,二九)
(1)北京善后会议闭幕。
(2)北京政府正式公布中法金佛郎案新协定。
(3)教育总长章士釗修改国立大学条例,段祺瑞正式任命胡敦復为国立东南大学校长,该校教授反对胡氏,宣言停职。
(4)鲍罗廷与冯玉祥商定將俄顾问【任德江】
等改入国民军第一军工作,而以军火为交换(是月底,俄顾问三十一人自北京到张家口)。
(5)各国公使承认加拉罕於举行外交典礼仪式时为外交团领袖(由义大利公使口头转告加拉罕及外交部,並留备忘录,加拉罕表示同意。加拉罕曾询及其是否亦为辛丑和约国之领袖,公使团否认)。 (6)黄埔军官学校教导第三团成立,钱大钧兼团长。
4﹐22(三,三0)江苏省议会进行制定省宪。
4﹐23(四,一)
(1)四川民团协会进行阻止战爭。 (2)广西白崇禧军(鍾祖培等)败沈鸿英於义寧。
4﹐24(四,二)
(1)段祺瑞公布善后会议议决之国民代表会议条例、军事善后委员会条例、财政善后委员会条例。
(2)段祺瑞下取消法统令。 (3)段祺瑞以岳维峻为河南督办,张宗昌为山东督办,郑士琦为安徽督办,姜登选为苏皖鲁剿匪总司令。
(4)直隶督办李景林查抄王承斌、王毓芝、吴毓麟、高凌霨、张志潭、刘梦庚、赵玉珂、陆锦\八人财产。
(5)义、比二使要求援法例,以金佛郎付庚子赔款。
(6)广州孙文主义学会成立(对抗共产份子,陈诚\等承廖仲愷之命所组织)。
(7)广西白崇禧大破沈鸿英部(邓佑文、沈荣光等)於桂林古化间之两江塘,歼其主力。
4﹐25(四,三)
(1)蒋中正、廖仲愷自广州赴汕头,与许崇智商应付滇桂军。 (2)俄大使加拉罕向外部抗议东三省借日款筑洮南齐齐哈尔铁路,妨碍中东路及海参崴发展,如不得圆满答覆,不开中俄会议。
(3)湖北省宪筹备处成立。
4﹐26(四,四)
(1)非常国会议员擬在北京集议,反对解决金佛郎案及取消法统,为警察驱散。
(2)陕甘將领吴新田、孔繁锦\要求国民第二军退出潼关。
4﹐27(四,五)
(1)广州杨希閔派滇军夺占石井兵工厂(谋\应唐继尧)。
(2)广西黄绍竑、范石生败唐继尧部龙云、胡若愚,围攻南寧。 (3)苏俄政府训令北京俄大使加拉罕,准予担任公使团领袖。
(4)蒙古请愿团反对移民屯垦蒙境。
4﹐28(四,六) (1)蒋中正、许崇智、廖仲愷、嘉伦在汕头密议,决回师平杨希閔、刘震寰(廖、嘉即返广州)。
(2)苏俄顾问要员与加拉罕、鲍罗廷、Gecher商对冯玉祥军工作方针。 (3)重庆刘湘、袁祖铭等任赖心辉为前敌总司令,刘文辉、邓锡侯为副司令,准备对杨森作战(时杨以王纘绪、王正钧、蓝文彬分任北、东、南三路总指挥,自遂寧、內江、瀘州攻重庆,黄毓成为总司令)。
(4)班禪喇嘛自北京往游杭州。 4﹐29(四,七) (1)奉天日本总领事向张作霖要求(一)允日本资本发展满洲实业。(二)改订满洲商租案。(三)
禁止抵制日货。(四)允日本在奉天设立无线电台,並在奉天安东间设长途电话。(五)满洲日邮暂不撤去。
(六)允日本学校招收华生。(七)日侨如受损失,须予赔偿。(八)胡匪未肃清前,日军不能安全撤退。
(2)青岛日纱厂罢工,日使向外交部要求防止。
(3)教育总长章士釗擬合併北京国立八校考试师生,教育界反对。
(4)湖南第三师长叶开鑫到敘浦,追击熊克武军。
(5)中国国民党任蒋中正为党军司令官。
4﹐30(四,八)
(1)北京国民会议促成会等机关被封。
(2)北京任石瑛为国立武昌大学校长。 (3)安南暹罗华侨代表到北京,请於安南设领事,暹罗派公使。
5﹐1(四,九) (1)段祺瑞公布国民代表会议筹备处条例及修正临时参政院条例。
(2)段祺瑞下临时参政院召集令,派赵尔巽、汤漪、汪大燮、熊希龄、王家襄、黄郛、徐绍楨、刘驥等三十人为参政,赵、汤为正副院长。
(3)段祺瑞任吴新田为陕西督办,刘治洲(代表国民二军)为陕西省长,孔繁锦\为陕甘督办。
(4)段祺瑞令禁止军人入党。 (5)湖南叶开鑫军占辰州,熊克武、蔡鉅猷向西南退走。
(6)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开会,林伟民为主席,刘少奇、刘文松为副主席,邓中夏为书记长,並选举林、刘、邓及苏兆征、李立三、刘华、项英、李森等为执行委员。
(7)广东全省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5﹐12闭会,即成立广东省农民协会)。
(8)中国共产党发表【五一】告中国工农阶级及军民书。
5﹐2(四,一0)
(1)许崇智宣布潮梅实施党治。
(2)苏俄派驻广东及参加东江战事之军官十九人姓名表送交许崇智。 (3)北京美使馆电告国务卿,苏俄军火陆续自库伦接济冯玉祥,不久將交付机关枪五千挺。 5﹐3(四,一一)
(1)段祺瑞公布各省区法定团体互选参考程序、建设会议条例、国宪起草委员会规则。
(2)段祺瑞派许世英筹备国民代表会议事宜。
(3)广西白崇禧军攻佔古化,沈荣光、杨子德北走(沈鸿英部肃清)。 5﹐4(四,一二)
(1)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令裁撤兵工厂长职,改委员制(调解滇粤军之爭潮,以杨希閔所保之夏声为委员长,而以杨列名討唐继尧电为条件)。
(2)闽南民军高义等击败周荫人军孔昭同旅於泉州。
(3)日本对华文化事业委员会由外交部与日公使芳泽交换议定文件,中国委员十一人,日本委员十人,以华人为委员长(定柯劭忞)。
(4)英国下院通过退还庚子赔款。
(5)上海日商內外纱厂工人因生计困难二次罢工,要求增加工资(五卅惨案之导火线)。
5﹐5(四,一三)谭延闓、杨希閔、许崇智、程潜通电討唐继尧(刘震寰未列名,杨虽列名非其本愿)。
5﹐6(四,一四)上海各团体以地方长官军警及海军包庇鸦片,电请查办。
5﹐7(四,一五)
(1)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宣言,反对解决金佛郎案,指责北京当局损失国库一万万元,並以收回之一千余万元分润军阀,助长內乱(浙湘省议会亦有通电反对)。
(2)北京学生举行国耻纪念及追悼孙中山大会,教育总长章士釗预行知照警察禁止,学生愤而捣毁章宅,有十八人被捕。
(3)广州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闭会,决定组织全国总工会。
(4)芜湖织布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未成)。
5﹐8(四,一六)
(1)汪兆铭自北京到潮州,晤蒋中正,商个人行止。
(2)杨希閔之代表请英国广州总领事杰弥逊助以军火,未成。
5﹐9(四,一七)
(1)北京学生请愿罢免章士釗、朱深(警察总监),恢復学生言论集会自由,释被捕学生,不得要领。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开除学生许广平等六人。
(3)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范石生、杨蓁通电討唐继尧。
5﹐10(四,一八)
(1)段祺瑞下令誥诫学生。
(2)上海华界烟土实行公卖,各团体开会反对。
5﹐11(四,一九)
(1)山东曹州吕秀文之国民军被张宗昌部毕庶澄缴械。
(2)北京学潮由警卫总司令鹿鍾麟调停,学生释放。
5﹐12(四,二0) (1)唐继尧以副元帅名义任刘震寰为广西全省军务督办兼省长,未到任前由林俊廷代理。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令滇军朱培德军监视刘部行动。
(2)广州杨希閔辞联军总司令职(赴香港,刘震寰亦在香港)。
(3)章士釗辞本兼各职。 5﹐13(四,二一)
(1)廖仲愷、朱培德及俄顾问嘉伦到汕头,与许崇智、蒋中正、汪兆铭会议,通过嘉伦所擬回师定乱计划,以蒋为总指挥(翌日,廖偕汪兆铭等回广州)。
(2)段祺瑞通电临时参政院定六月五日在北京开会。 5﹐14(四,二二)
(1)北京政府批准加入斯璧嵫浦条约。
(2)俄人指挥蒙军侵入新疆,外部向俄大使交涉,加拉罕推託不理。
(3)上海日本內外纱厂开除工人二名,引起爭执。
5﹐15(四,二三)
(1)代理大元帅胡汉民宣言誓守大元帅(孙中山)遗嘱与万恶势力奋斗。
(2)上海日本纱厂罢工风潮扩大,工人顾正红等七名受伤(五卅惨案之近因)。
(3)中日(东亚兴业会社)南潯铁路第二借款二百五十万日元。
5﹐16(四,二四)
(1)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接受总理遗嘱,並规定八月十五日召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段祺瑞任林长民办理国宪起草委员会事宜,王士珍为军事善后委员会委员长,梁士詒为财政善后委员会委员长(黄郛、杨永泰副之)。
(3)段祺瑞任命刘湘兼四川军务督办,邓锡侯为清乡督办,杨森为参谋\总长(谋\调解川战,並调杨森来京,免为吴佩孚所用)。
5﹐17(四,二五)
(1)奉军復入山海关,擬驻北京附近,冯玉祥准备让出北苑及通州两地。 (2)李宗仁督鍾祖培、俞作柏等破滇军前敌总指挥卢汉於广西崑崙关(5﹐19滇军退守南寧城)。
(3)5﹐15受伤之顾正红卒。
5﹐18(四,二六)
(1)中国国民党发告两广民眾书,宣布唐继尧图粤罪状,一致驱逐。 (2)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开幕(初在北京,后移广州)。 (3)广州孙文主义学会与青年军人联合会(青年军人社)爭訌。
(4)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执行委员二十五人,共产党佔二十二人,由共产党党团书记邓中夏领导)。
(5)上海学生追悼顾正红,被巡捕逮捕四人。
(6)冯玉祥与俄人商供给国民军军械事。
(7)段祺瑞公布国政商榷会条例。
(8)青岛日本海军陆战队枪杀工人八名。
5﹐19(四,二七)
(1)段祺瑞以卢金山继王汝勤为长江上游总司令。
(2)段祺瑞派曾毓雋赴上海调查鸦片风潮,並申令禁烟。
(3)中东铁路督办鲍贵卿布告,不承认4﹐9俄局长伊万诺夫之命令(一作5﹐9)。
5﹐20(四,二八)
(1)广州帅府任俄人嘉伦、基美拉为大本营高等顾问。
(2)刘震寰桂军、杨希閔滇军开回广州布防。
(3)张作霖电段祺瑞,奉军一部將移驻京畿,如不以奉军入关为然,则將苏鲁皖奉军结束悉数出关,不再与闻时事。
5﹐21(四,二九)
(1)蒋中正总指挥令党军第一旅何应钦部,粤军第一旅陈铭枢部,第四师许济部,警卫军吴铁城部,由潮梅回师广州(时许崇智与陈炯明部商妥协)。
(2)胡汉民代帅为討伐滇桂军,下令设立大本营参谋\团,由湘粤各军组成之(適鲍罗廷自北京返粤,坚持6﹐2前不能与滇桂军决裂)。
(3)孙岳自洛阳率军西进,攻取陕西。
(4)山东第七混成旅胡翼儒部被张宗昌部(程国瑞)在兗州缴械(胡部原擬隨郑士琦赴皖)。
5﹐22(闰四,一)
(1)安徽旅长倪朝荣等部集中蚌埠,拒新任督办郑士琦南下。
(2)冯玉祥之苏俄顾问(任德江),函告苏俄陆军部长MichaelFrunze,已努力促起冯玉祥与张作霖之冲突,並请示今后对冯军方针。
5﹐23(闰四,二)
(1)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发布时局宣言,谓北京政府不顾民眾利益,勾结帝国主义以求生存,决不与合作,此后当根据总理遗嘱,为国民革命而奋斗,打破一切帝国主义,並挞伐把持中央及割据地方之大小军阀。
(2)广州政府公布潮梅党治条例,以邵元冲为潮梅行政长,廖仲愷为委员。
(3)杨希閔、刘震寰自香港回广州(英领事不允援助,汪兆铭復从中疏通)。
(4)上海学生募捐援助5﹐15罢工工人,公共租界巡捕干涉,捕去二人。
(5)苏俄大使加拉罕向外交部抗议5﹐19鲍贵卿之布告,指责中国袒护白党。
5﹐24(闰四,三) (1)中国国民党宣言接受总理(孙中山)遗嘱,努力为民族平等国家独立而奋斗,以竟总理未竟之志,並声明除孙中山外,国民党不能更有总理。
(2)中国国民党发布训令,凡加入中国国民党之中国共产党员,其责任与义务完全与一般党员无殊。
(3)广州因滇桂军杨希閔、刘震寰谋\叛,形势紧急,代理大元帅胡汉民等迁往河南,並宣布大本营移士敏土厂。
(4)上海公共租界巡捕续捕学生四人。
5﹐25(闰四,四)
(1)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委员第三次会议闭幕。
(2)张作霖代表郭瀛洲邀冯玉祥赴天津相晤,冯拒之。
(3)国民党电各报馆及工会,抗议日人无理杀伤工人顾正红等。
(4)汉口英美烟公司工人罢工,和记蛋厂、和平花厂等工人继之。 (5)青岛日本纱厂工人七千余罢工。
5﹐26(闰四,五)
(1)安徽省长王揖唐因倪道烺系军队之压迫,去职回北京。
(2)杨希閔、刘震寰、胡思舜、廖行超、赵成樑与胡汉民、汪兆铭、谭延闓等会议,商改组大本营,发反唐继尧宣言。
5﹐27(闰四,六)
(1)入关奉军吴光新部进驻通州,冯玉祥军退驻南苑。
(2)黄绍竑率鍾祖培、伍廷颺两纵队抵柳州,御滇军第一路。
(3)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马裕藻、沈尹默、周树人(鲁迅)、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发表宣言,指责5﹐9校长开除学生之不当(5﹐30陈源於【现代评论】发表【闲话】,谓此次学潮为北京大学某系(国文系)某籍(浙江)人士暗中挑拨)。 5﹐28(闰四,七)
(1)蒋中正自汕头到汕尾(翌日抵海丰)。
(2)孙传芳代表戈宝深到张家口,约冯玉祥合作,冯允之。
(3)外交部请公使团撤消上海租界当局所擬之印刷附律及码头捐。 (4)自贵州进入广西之滇军第一路唐继虞部近卫军司令王洁修(两旅)败桂军於三江,桂军指挥官李石愚阵亡,滇军进向柳州。
(5)中共决定於5﹐30为顾正红案举行示威。 5﹐29(闰四,八) (1)广州滇军杨希閔、胡思舜等通电服膺三民主义,贯彻革命精神,否认拥段祺瑞。
(2)因青岛工潮,张宗昌派兵压迫工人,击毙八人,伤十余人。
5﹐30(闰四,九)
(1)上海学生抗议5﹐15日本纱厂惨杀工人,援助该厂罢工工人及被捕学生,游行演讲,南京路公共租界英国巡捕干涉,並开枪射击,死十一人,伤二十余人,拘捕四十余人(是即五卅惨案)。
(2)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言,主张民眾自动的开国民会议,摒绝由善后会议所产生之国民代表会议,且阻止其成立。
(3)张作霖自瀋阳抵天津,擬改造北京局面(六月某日,秘密约见溥仪)。
(4)上海张宗昌部属李奎元、袁致和、程国瑞因爭烟土互击,李墮楼跌毙。
5﹐31(闰四,一0)
(1)上海公共租界捕房特別戒严,禁止华人结队行走,上海总商会工会即决定罢市罢工,援助学生反抗英帝国主义。
(2)上海交涉员陈世光向领事团抗议昨日公共租界事件。
6﹐冯玉祥与俄大使订立密约三十九条,国民军受俄国帮助,冯与俄以种种便利。
6﹐1(闰四,一一)
(1)上海公共租界中国商店实行罢市,工人学生罢工罢课,南京路因路人阻电车行驶,英巡捕又开枪,死三人,伤十八人,並拘捕多人,银行公会及交涉员向领事团抗议,工部局宣布戒严,召集义勇队。
(2)北京外交部向公使团抗议5﹐30上海公共租界惨杀学生路人案。 (3)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共惲代英操纵)。 6﹐2(闰四,一二)
(1)上海外舰陆战队及西商商团团员携大炮机关枪在公共租界分路据守,发生中外人士冲突案两起,中国人续有死伤,美人一名亦受伤,外兵並占领新世界游戏场。 (2)上海总工会成立。
(3)广州代理大元帅兼广东省长胡汉民下令统一军民财政,如有反抗者,即严厉制裁(对付滇桂军)
。 (4)广州滇桂军谋\缴朱培德军械,在大沙头开战。
6﹐3(闰四,一三) (1)北京学生为上海惨案全体罢课,示威游行,由北京大学教授朱家驊等领导,向执政府要求收回全国英日租界,收回领事裁判权,撤换上海英日领事,打倒卖国政府及帝国主义。
(2)东交民巷外兵戒严。
(3)武汉及长沙学生罢课。 (4)上海市民大会通电各国,將惨案诉之世界公理(全国各地均有反英日运\动)。 (5)上海外军在杨树浦枪杀华人四名。
(6)广东粤汉、广九、广三铁路、船舶及兵工厂员工同时罢工,困滇桂军(廖仲愷运\用)。 (7)日使晤段祺瑞,抗议上海学生暴动,段谓已派员查办。
(8)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通过发展科学案。
(9)张作霖在天津召集会议,李景林、张学良、张宗昌、姜登选、郑谦均到(张曾与溥仪会晤)。 6﹐4(闰四,一四)
(1)广州大本营迁设河南,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下令免建国滇军总司令杨希閔、桂军总司令刘震寰、桂军第一军长韦冠英等职,听候查办,以朱培德为滇军总司令(时杨希閔军內部不和)。
(2)蒋中正抵淡水城。
(3)黄绍竑进攻滇军第一路唐继虞於柳州沙浦不利。
(4)公使团覆外交部,不承认上海惨案中租界捕房当局应负之责任(是日外交部为6﹐1事件,发出二次抗议)。
(5)俄大使加拉罕为沪案照会外交部,对中国人民表示同情与悲痛,並悼慰死者家属。
(6)俄大使加拉罕以外交团领袖资格,將上海教职员联合会致外交团要求制止上海租界巡捕暴行电,分致各国公使。
(7)徐树錚与义大利首相墨索里尼长谈世界与共产党问题。 (8)上海罢市罢工范围扩大,商务几完全停顿,租界內之上海大学被封(迁华界),大夏大学、同济医学、南方大学附中被外兵占领。
(9)瞿秋白主编之【热血日报】在上海刊行(6﹐28被租界巡捕房查封)。
6﹐5(闰四,一五)
(1)加拉罕以领袖大使资格,通知各使,会议调停沪案(各使置之不理)。
(2)上海法租界商店罢市(6﹐7开市)。
(3)上海万国商团在南京路一带检查行人,英美法日义兵舰增至二十六艘。
(4)镇江各界游行,与英人冲突。 (5)长沙学生工人举行示威运\动,参加者数万人。
6﹐6(闰四,一六)
(1)广州河南李福林军开始向广州攻击,同时西江李济琛部粤军、北江谭延闓程潜部湘军、朱培德部滇军均向广州前进。
(2)公使团答復外交部二次抗议,认为中国政府所得沪案报告不甚完全,有关係各国决定即派代表赴上海调查。
(3)上海领事团復交涉员,谓五卅事件由於群眾暴动。 (4)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成立。 (5)厦门学生游行示威。
(6)中东路非中苏两国国籍员工解职问题解决。 6﹐7(闰四,一七)
(1)段祺瑞所派查办五卅惨案专员税务督办蔡廷干、外交次长曾宗鑑到上海。
(2)张作霖向各国使节表示將派其子学良率军赴上海调查,並维持治安。
(3)上海工商学界联合会对五卅惨案交涉提出先决条件四项正式条件十三项。 (4)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区部、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在巴黎开旅法华人反帝国主义运\动大会,由任卓宣(叶青)主席,决组织援助上海反帝国主义运\动行动委员会,举行示威游行。
(5)代理大元帅胡汉民通电宣布杨希閔、刘震寰罪状。
6﹐8(闰四,一八)
(1)英、美、日、法、义、比六国调查沪案委员团自北京南下,法代表祁毕业主席。
(2)广西白崇禧(自桂林来,辖夏威陶钧部)
会同黄绍竑(鍾祖培伍廷颺)大破滇军第一路第十军张戊驥近卫军王洁修於沙埔(柳州北),俘虏二千余人,王洁修战歿,滇军退罗城融县。
(3)广西梧州学生游行示威。
6﹐9(闰四,一九)
(1)段祺瑞加派江苏省长郑谦赴沪。
(2)奉天安东缉私队擬逮捕走私韩人,被日本警察枪杀五人,並一度包围盐务局。
6﹐10(闰四,二0)
(1)蒋中正抵石滩,以粤军任左翼,党军任右翼,警卫军任正面,进向广州。 (2)胡汉民任魏邦平为渡河攻城军总指挥,北江谭延闓、朱培德部湘滇军沿粤汉路南下。
(3)段祺瑞宣布张作霖、冯玉祥等来电,要求对英採坚定立场。
(4)北京为援助五卅惨案开国民大会,到十余万人。
6﹐11(闰四,二一) (1)汉口码头工人游行,抗议印度巡捕殴毙小工,被英水兵商团以机关枪轰毙八人,伤四十余人,日人商店数家被毁,死一日人,伤五人。
(2)北京外交部向外交团第三次抗议五卅事件。 (3)上海商界联合会、总工会、学生会发起市民大会,决议对英日经济绝交。
(4)上海巡捕房释放被捕学生。 6﹐12(闰四,二二) (1)蒋中正督何应钦、陈铭枢等会同魏邦平大破滇桂军,占领龙眼洞、瘦狗岭,毙滇军师长赵成樑,俘桂军师长陈天太。北江谭延闓、朱培德部亦进抵广州,会同进攻。 (2)汉口租界戒严断绝交通,外舰陆战队登岸。
(3)公使团答復外交部昨日抗议,谓已训令上海调查员及领事团就地妥善解决,並要求维持各地治安。
(4)上海租界巡捕续行拘捕学生。
6﹐13(闰四,二三) (1)九江示威游行,中外人士发生冲突,英日领事馆被抢,日本台湾银行被焚。 (2)蒋中正、魏邦平指挥党粤军攻入广州,滇桂军败溃,杨希閔、刘震寰逃香港。
(3)张学良率奉军抵上海,並应外人要求,派兵入租界驻防(时孙传芳暗提上海兵工厂封械,张作霖趁沪案进军上海)。
(4)上海交涉员许沅將工商学界联合委员会所擬之十三条件提交领事团。
(5)外交部向英使抗议6﹐11汉口惨案,汉口交涉员亦向英领事抗议。 (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表【为反抗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市民告全国青年】书。
6﹐14(闰四,二四)
(1)英使答復汉口惨案抗议,认英兵开枪乃不得已,並要求制止仇英举动。
(2)巴黎华侨举行反帝国主义示威游行,被法国警察制止,捕去九人。
(3)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决定组织国民政府(是日出席者为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愷、伍朝枢、鲍罗廷,由胡主席)。
(4)滇军第三军长胡思舜袭击广州(自惠州来),被党军包围缴械。
6﹐15(闰四,二五)
(1)北京公使团令在沪之六国委员团组织解决沪案委员会,限三日內筹出妥当办法,中国政府亦令郑谦、蔡廷干等与六国委员会接洽,郑等即以上海工商学界联合会所擬十三条件作交涉根据。
(2)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一)军民财政由政府整理。(二)將建国军、党军改称国民革命军。(三)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政令机关。(四)改组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
(3)蒋中正、陈铭枢將由广州北退之滇桂军完全缴械。
6﹐16(闰四,二六)
(1)英代办警告北京政府外交总长沈瑞麟,要求严重取缔排英运\动。 (2)汉口英领事答復十三日鄂交涉员抗议,申述开枪理由,极力强辩。
(3)上海中外委员会开第一次谈判,无结果。
(4)北京外交后援会请与英日断绝国交,对英宣战。
(5)何应钦任党军第一师师长。
6﹐17(闰四,二七)
(1)英日法美义比六使向外交部抗议,认上海汉口九江事件为排外运\动,请注意。
(2)许崇智与陈炯明部妥协,许以潮梅让洪兆麟、林虎、刘志陆、熊略、谢文炳等,惟不得干涉汕头国民党行动(许即回广州,以张国楨为汕头粤军总司令部行营主任)。
6﹐18(闰四,二八)
(1)上海中外委员谈判破裂,六国委员即回北京。
(2)上海对英日罢工工人达八万余人。
(3)广州各界对外协会成立,援助全国被害同胞,反抗英日美帝国主义之高压。
(4)段祺瑞以吴炳湘继王揖唐为安徽省长並兼署督办。
(5)法国因金佛郎案解决,批准1922年之华盛顿九国公约。
6﹐19(闰四,二九)
(1)香港华工为援助沪案开始罢工,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改善香港居住华人待遇。
(2)英代办再警告北京外交部注意排英举动。
(3)北京公使团为上海谈判破裂发表宣言。
(4)汉口交涉员再向英领事提抗议。
6﹐20(闰四,三0)
(1)外交部驳6﹐17六国公使照会。
(2)洪兆麟部入潮州汕头,设粤军副总指挥部,许崇智部杨锦\隆西退。
6﹐21(五,一)
(1)胡汉民、汪兆铭、廖仲愷、许崇智、蒋中正商议组织政府及人选问题,採委员制。
(2)广州沙面租界华工罢工,发布宣言,痛斥帝国主义,响应香港罢工(省港大罢工),英军出动戒备。
(3)巴黎中国留学生及华侨百人包围中国使馆,胁迫公使陈籙,並宣布其罪状,被捕者数十人(叶青即任卓宣等领导。叶等被拘禁四月,余被迫离法)。
(4)奉军邢士廉师长率部到上海(意在对浙之孙传芳)。
6﹐22(五,二)
(1)中国国民党宣言主张全体国民应一致督促北京临时政府迅速宣布取消不平等条约。 (2)广东各界对外协会议决明日举行大示威运\动,通电全国与帝国主义者决死战斗。
(3)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通知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青年部特別注意,对於明日巡行,不可有意外举动,以免於沪案前途,多生枝节。 (4)广州英领事杰弥逊致函外交部长伍朝枢,如明日群眾试图穿过沙面租界,定遭武力抵抗。
(5)江苏省长郑谦宣布淞沪戒严,以邢士廉为司令。
(6)广东省长胡汉民命军警保护外人生命财产。 6﹐23(五,三)
(1)上午,工、农、学、商、军(广州)各界举行援助沪案示威运\动大会,由谭平山、伍朝枢、汪兆铭等主席,胡汉民宣读国民党议决案,廖仲愷、孙科、甘乃光演说。
(2)下午三时,广州各界及军官学校学生为援助沪案游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收回领事裁判权,取消不平等条约,行经沙面租界对岸之沙基地方,英法兵发排枪及机关枪扫射,白鹅潭英法舰並开大砲,死平民四十四人,党军学生二十三人,伤五百余人(法死一人,英日伤五人),广东省长胡汉民即向英法领事严重抗议(是为沙基惨案)。
(3)国民党政治会议討论沙基惨案,决断绝英法葡利益关係,秘密准备防守广州黄埔。 (4)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沙基惨案发表宣言,仍以和平正当方法进行取消不平等条约。 6﹐24(五,四)
(1)广州外交部长伍朝枢电北京外交团领袖俄大使加拉罕,抗议沙基惨案(並请美总领事DouglasJenkins组织国际调查团),英使亦向北京外交部抗议华人袭击沙面,法使抗议法人死伤。
(2)北京外交部照会公使团,主沪案移北京交涉,正式提出十三条为交涉根据。
(3)北京外交部照会参加华盛顿会议各国使节,请依公正主义修正中外条约。
(4)广州英法领事答復昨日抗议,谓华兵或陆军学生首先开枪。
(5)广西白崇禧、黄绍竑佔领庆远,滇军第一路前敌总指挥吴学显及韩彩凤等走河池南丹(6﹐25再败滇军於怀远)。
(6)巴黎法国警察拘捕中国留学生二十人(任卓宣等,月余后释放)。 (7)上海商界组织国货提倡会。 (8)胡汉民、谭延闓、许崇智、朱培德、程潜、伍朝枢电请张作霖、冯玉祥、卢永祥等督促段祺瑞立即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否则,全国人民必別谋\自决。
(9)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决议对欧美帝国主义概行反对,但对何国经济绝交,由经济委员会决定。
(10)代理大元帅胡汉民发表革命政府改组宣言。
6﹐25(五,五) (1)全国哀悼五卅惨案,罢市、罢工、罢课一日,北京民眾要求派兵入英租界,撤驻华英使。
(2)卢永祥到天津,晤张作霖,调停段祺瑞与张之意见。
(3)嘉伦自张家口向莫斯科发出中国军事情况报告。
6﹐26(五,六)
(1)广州政府不满意於英法领事之答復,由交涉员傅秉常二次抗议,要求五事:(一)关係国派大员谢罪,(二)惩办关係长官,(三)撤退关係国驻粤军舰,(四)交还沙面租界,(五)赔偿伤毙华人。並由外交部长伍朝枢向北京公使团抗议。
(2)北京公使团答復外交部6﹐24照会,沪案十三条请派专员分別办理。 (3)参加华盛顿会议各国使节復外交部6﹐24照会,同情中国修正条约要求,来文已转各国政府。
(4)汉口交涉员向英领事三次抗议。 (5)上海租界华商开市(原擬6﹐21开市,以工商学联合会反对,未果)。
(6)蒋中正致函俄顾问嘉伦,商对英军事计划。
6﹐27(五,七)
(1)段祺瑞派顏惠庆、王正廷、蔡廷干办理沪案及其善后交涉事宜。
(2)任李景林兼直隶省长。
(3)广州军事委员会通过组织参谋\团,以俄人为主任,冯祝万为副主任(寻改以岳森代冯)。
(4)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苏兆征任主席。 6﹐28(五,八)
(1)国民党政治会议通过国民政府及省政府组织大纲。
(2)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废除不平等条约第二次宣言,抨击北京政府向外交团请求修正条约之通牒(6﹐25胡汉民主下令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鲍罗廷主从缓再发宣言)。
(3)北京外交总长沈瑞麟电广州外交部长伍朝枢,询沙基惨案详情,希望一致。 (4)广西李宗仁军佔领武鸣,败滇军龙云、胡若愚,迫近南寧。
(5)冯玉祥开始读三民主义。
6﹐29(五,九)
(1)国民党政治会议推鲍罗廷及汪兆铭起草国民政府成立宣言。
(2)广州军事委员会通过俄顾问嘉伦提议,筹款置备飞机。
(3)广州因外兵增加警备,各团体议决对外人经济封锁。
(4)汉口上陆水兵撤退。 6﹐30(五,一0)
(1)段祺瑞公布国民代表会议议员选举程序令,並声明如十月召集不成即去职。 (2)上海市民二十余万公祭五卅烈士。
(3)北京开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国民大会,到十余万人,德意志、朝鲜、土耳其、印度诸国均有代表出席。
(4)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致书中央执行委员会,弹劾政治会议为少数人所把持,擅自宣布改组政府(翌日汪兆铭、许崇智、谭延闓、廖仲愷函復,谓政治会议有权先行决议,再请中央党部追认)。 (5)中国共产党广州地方大会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此后公开宣传共产党与国民党之区別。
(6)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广州举行第十次全体职员联席会议,推李之龙为常务委员,设东北、西北、西南、中原、长江组织部(第一次联席会於5﹐17举行)。
(7)驻美公使施肇基晤美国务卿凯洛格,商修约问题(7﹐1再度晤谈)。
(8)李景林在天津拘捕百余人,指为共产党。 6﹐(1)比公使向段祺瑞呈递国书。 (2)戴传贤撰【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
7﹐1(五,一一)
(1)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大本营取消),汪兆铭、胡汉民、戴传贤、于右任、徐谦、张继、谭延闓、许崇智、林森、廖仲愷、伍朝枢、古应芬、朱培德、孙科、程潜十六人为委员,本日举行第一次会议(戴、于、徐、张、林未到):(1)推汪兆铭为主席(鲍罗廷拥汪排胡)。(2)推汪兆铭、胡汉民、谭延闓、许崇智、林森为常务委员。(3)任命胡汉民为外交部长,许崇智为军事部长,廖仲愷为财政部长。(4)任命李文范为秘书长。(5)任命徐谦为大理院长兼管司法行政事务(未到任前由林翔代理)。(6)聘任鲍罗廷为高等顾问。(7)任命广东省政府厅长(民政厅长古应芬,财政廖仲愷,教育许崇清,建设孙科,商务宋子文,农工陈公博,军事许崇智)。(8)任命邓泽如为两广盐运\使。(9)任命傅秉常为广东交涉使兼粤海关监督。(10)任命邹鲁为广东大学校长。 (2)国民政府宣言,国民政府唯一职责在履行先大元帅(孙中山)之遗嘱,最先著手在废除不平等条约。
(3)美国务卿凯洛格训令广州美总领事,如无英法请求,应婉拒组织沙基事件国际调查团。
(4)鲍罗廷、嘉伦、罗茄觉夫、尼罗夫、史迪本诺夫等九人在广州开军事会议,派定广州各军之俄顾问(嘉伦返俄,罗茄觉夫为参谋\主任)。 (5)北京外交部通令驻外各公使速向各该驻在国政府催答復修改条约照会。
(6)北京外交委员会成立。 (7)法公使向段祺瑞呈递国书。
(8)段祺瑞公布国民会议议员选举日期,令定九月二十日办理完毕。
7﹐国民政府发告各国人民书,述中国所受帝国主义之苦痛及国民反抗帝国主义运\动之发展,非废除不平等条约不能铲除帝国主义在华之祸根(鲍罗廷起草)
。 7﹐2(五,一二) (1)重庆英水兵在龙门浩枪伤游行学生与群眾四人,死二人(英使向北京外交部抗议排英运\动)。
(2)顏惠庆、王正廷、蔡廷干祇允担任修正公约,不愿办理沪案。
(3)国民党政治会议討论广西加入国民政府问题,先派人前往指导监督其设施,六个月后再行决定。
7﹐3(五,一三)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决定援助香港罢工。
(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汪兆铭、胡汉民、许崇智、谭延闓、廖仲愷、朱培德、伍朝枢、蒋中正为委员,汪兼主席。 (3)广东省政府依国民政府所颁省政府组织法改组成立,设军事、民政、建设、商务、教育、农工七厅,以许崇智、古应芬、廖仲愷、孙科、宋子文、许崇清、陈公博等任委员兼厅长,许兼主席,另设广州市政厅,以伍朝枢任委员长。
7﹐4(五,一四) (1)奉军在上海闸北备战,孙传芳亦调军分防。
(2)段祺瑞电各省推举国宪起草委员会。
7﹐5(五,一五)
(1)国民党政治会议:(1)张作霖倾向英日,未能挽回,应即开始反对之。(2)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宣传前提,而不涉及反对何国(均鲍罗廷提议)。 (2)蒙古政府以共和民国名义致文北京蒙藏院,要求正式承认该政府所颁布之自治各法令,声明蒙疆虽驻俄军,不妨碍进行。 (3)沈定一(玄庐)、戴传贤在浙江萧山召开国民党浙江省执行委员全体会议,决训令党员以革命方法,实现三民主义之国家,消灭阶级斗爭(沈已与共产党脱离关係)。
(4)日使芳泽分访英美代办,盼英美日態度一致,及早解决沪案(7﹐27再度商谈)。
(5)唐继尧之代表向香港总督ReginaldE。Stubbs请援,对抗广州政府。唐之代表旋去北京与英使馆商洽,未获结果。
7﹐6(五,一六) (1)公使团商定自动办理沪案直接关係者办法:(1)工部局董事应予惩诫,(2)巡捕房总巡应予免职,(3)捕头应予申斥,(4)警察法应予修正,巡捕开枪前须先行警告。即训令上海领事团送交工部局执行(7﹐1擬定,领事团应工部局之请,迟至7﹐6始送出)。
(2)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断绝各工厂马达用电,工人因此失业者万余人。
(3)广州英法领事拒绝广州政府(6﹐26) 之五项要求。
7﹐7(五,一七)
(1)蒋中正向军事委员会提出革命六大计画:(一)发展西南革命势力以抗拒帝国主义及军阀(实施之道:肃清潮梅,收回南路,使反革命派无所託足,帝国主义无所凭藉,以桂林为第二革命根据地,於民国十六年內收湖南云贵四川於革命势力范围內)。(二)建立新的革命武力。(三)统一财政。(四)整理军队。 (五)利用香港罢工工人建筑道路。(六)统一两广,使广西完全立於国民政府之下。
(2)唐继尧之滇军龙云胡若愚自南寧向左江西退。
(3)国民党政治会议,推鲍罗廷、汪兆铭擬定国民会议进行办法。
(4)英外相张伯伦训令英代办反对7﹐1公使团议决之处理沪案办法。
(5)法国下议院通过华盛顿会议关於中国之条约(最后签约国之批准)。
(6)新任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到北京。
(7)英外部分电法、日、义、比、荷、葡、西,谓华北冯玉祥受苏俄鼓动,將与英国宣战;广州政府將封锁交通,应考虑是否立即採取强制行动(法国表示同意,日本反对)。
7﹐8(五,一八)
(1)冯玉祥电全世界基督教徒,抨击英国对五卅惨案之態度。
(2)李宗仁军俞作柏、陆超部及范石生军佔领南寧。
(3)段祺瑞以张宗昌兼山东省长。
(4)公使团会议,法使玛泰尔不满英政府阻挠公使团之决议,今后沪案听任英国单独与中国解决,英代办仍袒护上海工部当局,最后决定依美使马慕瑞提出之折衷建议,由公使团授权,英、美、日三国令其上海领事转请工部局採取主动,照公使团决议办理。
(5)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拒绝公使团7﹐1处理沪案办法。
7﹐9(五,一九)
(1)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告將士书,指张作霖为帝国主义之工具,段祺瑞为张作霖之工具,此后革命军人须在国民革命旗帜之下一致团结,反对帝国主义,而同时打击一切帝国主义之工具。
(2)许崇智派旅长莫雄率全旅送杨坤如降部回守惠州。
(3)国民第三军徐永昌旅自河南入潼关,第二军助之。 (4)安徽军官倪朝荣等推倪道烺为总司令,拒绝段祺瑞所任之督办兼省长吴炳湘到任。
7﹐10(五,二0)
(1)广州派许崇智、汪兆铭赴黄埔接收苏俄赠与之军械。
(2)蒋中正建议中央执行委员会,设军校入伍生教练所於桂林,作北伐准备。
(3)范石生部滇军自南寧西进,桂军俞作柏追击龙云、胡若愚,助范回滇。
(4)法使马泰尔宣言,沪工部局爭论未解决前,沪案交涉不能进行,故辞交涉代表(使团內部破裂)
。
(5)各国公使团以上海工部局拒绝接受沪案处理办法,分电本国政府请示,考虑公共租界之行政地位。
(6)日使芳泽谦吉直接向段祺瑞交涉上海汉口九江沙基诸事件之损失,並对最近交涉提出严重警告,为英美日一致对华之先声。
7﹐11(五,二一) (1)蒋中正致书许崇智,密陈整理军政计画。
(2)北京外交部向使团抗议上海工部局电气处停给华工厂电力。
7﹐12(五,二二)
(1)江浙战爭谣言復起(因张作霖擬以奉系將领督苏)。
(2)周荫人军分路进攻尤溪之卢兴邦部(8﹐4克尤溪)。
7﹐13(五,二三)
(1)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对段祺瑞发最后忠告,请开国民会议预备会议,以议决废除不平等条约。
(2)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对国民会议预备会议宣言:(一)国民自动的开国民会议预备会议於北京,会期定八月一日。(二)预备会议构成分子依孙中山总理去岁十一月十三日宣言所开列者。(三) 在会议中接受上海、青岛、九江、汉口、广州各处人民及全国人民之要求,使人民意思得充分表现,並共同討论一切进行方针。(四)在会议中决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及审议其施行方法。
(3)国民党政治会议推廖仲愷、鲍罗廷擬订工人代表大会组织法。 (4)广州英领事答復广州政府二次抗议,谓得使团电令,对所提五项要求不必考虑。 (5)冯玉祥通令部属防范赤化。
(6)卢永祥到北京,调停段祺瑞张作霖因修正条约(张反对)改內阁制(张擬以梁士詒组阁)及更易苏皖督办等问题之冲突,无效,即辞职。
(7)国民军第二、第三两军进攻陕西督办吴新田之第七师(7﹐15败吴部於临潼零口)。
(8)北京国会议员胡鄂公、雷殷、王文璞等一百五十五人及国民对英外交联席会议、北京学生联合会、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之【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联盟】在中央公园举行成立大会,由胡鄂公主席,通过【宣言】
、【中国国民致帝国主义列强书】、【致东交民巷驻华公使公函】(参加之团体尚有民治主义同志会、中俄协进会、马克斯学说研究会、马克斯主义研究会、人民会、国民外交改进会、马克斯经济学会、人权运\动会、女子共学社、青年读书会、北京学界青年同志会、国际问题研究会、中俄问题研究会、无产者同盟等,共五十余)。
7﹐14(五,二四)
(1)四川杨森与刘湘、赖心辉、邓锡侯等之和议决裂,邓等组织联军,推袁祖铭为总司令(刘湘、刘文辉任中路,邓锡侯任右路,赖心辉任左路)。 (2)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任命谢持、林祖涵、黄昌谷、甘乃光、陈秋霖为监察院委员。
(3)广东交涉员傅秉常向英法领事第三次抗议,要求履行6﹐26之五项要求。
7﹐15(五,二五)
(1)国民党政治会议派林森、李济琛赴南寧,商广西省政府改组事(林未往)。
(2)汉口交涉员驳復英领事照会,英领拒收退回。
(3)新任美公使马慕瑞向段祺瑞递国书。
(4)天津宝成纱厂工人罢工,要求加资。
7﹐16(五,二六)
(1)广州英领事宣言放弃封锁粤海计划。
(2)英外相张伯伦约英法日驻伦敦大使商谈,对沪案主以纯粹司法性质之委员会(由英美法日组成)
调查(谋\推翻六国委员报告)。
(3)美总统顾理治颁发续行退还庚子赔款拨付令。
(4)国民军第二军师长李云龙、第三军旅长徐永昌入西安,吴新田退凤翔宝鸡。
7﹐17(五,二七)
(1)美政府照会华会签约各国及瑞典、丹麦、西班牙、祕鲁,建议从速召集中国关税会议,並派遣法权调查委员。
(2)广州沙面英法各舰加紧戒严,晚以探海灯照射,白鹤洞英人迁往香港。
(3)国民党政治会议通过蒋中正之【国民政府革命进行方针】。
(4)重庆袁祖铭誓师討杨森,以王天培、李燊为前敌总副指挥,与杨森之东路军王正钧战於永川荣昌。 (5)段祺瑞下国宪起草委员会召集令(定8﹐3)。
7﹐18(五,二八)
(1)英舰砲击瀘州。
(2)广州政府为沙基惨案对英领事提出三次抗议,再提五项要求条件。
(3)广州军事委员会通过於航空局下分设民用飞机处(张静愚为处长)、军用飞机处。
7﹐20(五,三0)
(1)国民党政治会议,通过给助海丰农民军械服装,全力维持並扩大省港罢工。
(2)张作霖离天津回奉天(因外交事件紧急,同时又有九省联盟抗奉说,张入关时所抱计划未成)。
(3)萧耀南电北京政府,报告汉口惨案交涉,分先决条件与本案条件。
(4)新任安徽督办兼省长吴炳湘得奉军之助到蚌埠就职,倪道烺出走。 (5)川军熊克武自湖南入广西三江、龙胜、兴安。
(6)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联盟,一电国內外各团体,扑灭帝国主义之侵略政策,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二电英美日法等国,盼尊重中国国民,將数十年来国交亲睦障碍完全扫除。三致世界被压迫民族书,团结反帝国主义力量,共同获得解放自由。
7﹐21(六,一)
(1)国民党政治会议通过鲍罗廷起草之国民党目前政策宣传大纲。
(2)国民政府任命徐谦、邹鲁、邓泽如、林云陔、林翔为惩吏院委员。
(3)胡汉民等电北京政府报告沙基惨案,表示愿南北合力对外(因北京政府先有代表赴广州接洽)。 7﹐22(六,二)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派孙科赴上海(为对英事)。
(2)美国同意7﹐16张伯伦主张,並建议由中国派代表参加。
7﹐23(六,三)
(1)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胡汉民再电北京公使团,提出沙基惨案事实及五项要求。
(2)汉口交涉员胡钧与英领事谈判汉案,提出五项条件。 (3)上海戒严司令邢士廉(奉系)封闭工商学界联合会、海员公会及洋务公会(除洋务公会外旋均启封)。
(4)上海自来水工人復工。
(5)广州军事委员会准补助海丰农民枪械。
7﹐24(六,四)鄂、湘、川、黔、豫、赣、陕、甘、皖九省成立联防公约(直系及国民军、段派合作抗奉,先此已有吴佩孚策动之湘鄂川黔四省联防)。
7﹐25(六,五)
(1)广西將领会议,以粤军李济琛守梧州,李宗仁守桂林,肃清沈鸿英余部。
(2)香港英侨会议,请英政府立即採强硬行动,加派海陆军东来,警告广州政府,不得伤害英人利益。
7﹐26(六,六)
(1)广州军事委员会议决各军改称【国民革命军】(蒋中正提议)。
(2)广东省澳轮船海员亦罢工。
7﹐27(六,七) (1)国民党政治会议通过设立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以陈公博为主任。
(2)范石生军自百色进入云南雷川(原奉命助范之桂军俞作柏行抵雷平,折往龙州,攫取滇军鸦洋,范部孤军深入,为唐继尧败之於富川广南间,退剥隘) 。
(3)李家鏊电外交部,俄政府捕中国学生,並牵及代表团人员,请准回国。 (4)香港总督ReginaldE。Stubbs电请伦敦殖民部付给阴谋\推翻广州政府之广东军人(指梁鸿楷、魏邦平)港幣一百万元(並主助唐继尧)。
7﹐28(六,八) (1)农商总长杨庶堪到部就职被阻(该部由奉系次长莫德惠代),段祺瑞调杨任司法总长,章土釗任教育总长。
(2)孙科及广东交涉员傅秉常到上海(准备北上接洽对英交涉)。
7﹐29(六,九)
(1)俄舰运\煤到黄埔(时英人谋\阻断广州燃料)。
(2)九省联盟之军事当局请释放曹錕。
(3)英外相同意美国建议,中国可派一法官参加沪案司法调查。 7﹐30(六,一0)
(1)段祺瑞之临时参政院开幕。
(2)直系之鄂督萧耀南与国民军系之豫督岳维峻会於鸡公山。 (3)戴传贤在上海对记者谈话,主以中国与俄德奥土为主,组织一与帝国主义的国际对抗的民族国际。 7﹐31(六,一一)
(1)南京和记洋行(英商)解散工人发生冲突,英水兵上岸,开枪,死伤工人多名。
(2)北京外交部电驻外各使,征求驻在国对於中国关税自主之意见。 (3)许崇智电詰洪兆麟、刘志陆背约及勾结香港政府。
7﹐戴传贤撰【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
8﹐1(六,一二)
(1)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湘军总司令谭延闓、滇军总司令朱培德、攻鄂军总司令程潜各通电解除总司令职务,將军权交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各军自本日起,均改用国民革命军旗号。 (2)北京外交部二次照会公使团,请速定沪案开议日(七月十四日已照会一次)。
(3)北京教育总长章士釗令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率武装警察到校,迫令驻校学生离校,打伤学生多人。
8﹐2(六,一三)
(1)国民政府以俄人斯米诺夫为海军局长。 (2)广州派邵力子赴张家口参与国民党代表会议。
8﹐3(六,一四)
(1)段祺瑞以孙宝琦为驻苏联共和国大使(未到任)。
(2)北京宪法起草委员会开幕(林长民为议长)。
(3)广东建国第四军黄明堂部解散。 8﹐4(六,一五) (1)孙科及广东交涉员傅秉常到北京,报告沙面案经过情形。 (2)广州军事委员会討论国民革命军编次,党军编为第一军,湘军编为第二军,滇军编为第三军,粤军编为第四、五、六军(每军二师至三师)。 (3)四川袁祖铭、邓锡侯、刘文辉等占內江(杨森因北路军王纘绪在遂寧受刘湘运\动,通电主和,军心动摇,全线后撤。七月杪,杨用黄毓成议,退向嘉定敘州,准备入滇)。 (4)福建周荫人军占尤溪,败卢兴邦。
8﹐5(六,一六) (1)清室善后委员会发表在清宫中所得之关於去年春间阴谋\復辟各文件,牵连之人颇多(主谋\者为康有为、金梁等)。 (2)国民党政治会议议决举行总理纪念周。
(3)法国批准华会关於中国问题之九国公约,在华盛顿互换(九国公约发生效力)。
(4)驻美公使施肇基晤美国务卿凯洛格,反对用司法手续重查沪案(外交部总长沈瑞麟亦向领袖公使及英代办表示反对)。
(5)上海国货商场开幕。
8﹐6(六,一七) (1)国民政府裁撤广西总司令及省长,军政由李宗仁黄绍竑以绥靖督办会办名义负责。 (2)国民政府派党军往广三路及广州河南监视李福林、梁鸿楷两军。
(3)蒋中正以军校经费困难,向中央党部辞职(8﹐11慰留)。
(4)英使馆中之中国员役二百八十余人罢工(一部分不及出馆者被幽禁)。 (5)北京政府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8﹐17改组为女子大学)。
8﹐7(六,一八)
(1)公使团会议用司法手续重查沪案,法义比三使反对,內部意见不一。
(2)张作霖將文溯阁四库全书向北京政府索回,运\归奉天。 (3)四川袁祖铭、邓锡侯等占简州。
(4)郑州豫丰纱厂工人四千罢工,要求改良待遇(八月二十四日解决)。
8﹐9(六,二0) (1)袁祖铭、邓锡侯、刘文辉军入成都。
(2)河南焦作福中公司矿工五千余人罢工,要求改良待遇,援助沪汉工人罢工。
(3)天津美商宝成等纱厂工人二万因厂主压迫,罢工,厂主美人开枪,伤二十余人。 8﹐10(六,二一)
(1)美使照会北京外交部,华盛顿会九国公约已於八月五日在美京调印,请中国政府择日择地召集关税特別会议。
(2)英代使要求取缔使馆华人罢工,否则赔偿损失,外交部拒之。
(3)上海总工会宣言提出復工条件九项。
(4)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推鲍罗廷、胡汉民、许崇智、谭延闓擬定联络湘闽浙具体办法。 (5)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定十月五日召集第四次全体会议,解决共产党与国民党之关係(未成)。
(6)戴传贤致书蒋中正,痛詆共产党。
(7)中国共产党及共产主义青年团发表告兵士学生书。
8﹐11(六,二二)
(1)广州中国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俄顾问鲍罗廷,质问胡汉民以昨日中央党部决定开第四次全体会议事。
(2)天津日商裕大纱厂工人罢工,被军警开枪射击,死八人,伤二十余人。
(3)段祺瑞以王宠惠为修订法律馆总裁(擬以王负修正条约之责)。
(4)上海日本总领事与交涉员许沅商定解决日本纱厂罢工条件,允抚卹顾正红,酌予罢工期间工人工资,不无故开除工人。
8﹐12(六,二三)
(1)天津李景林捕工人学生三百余人,並严禁集会。
(2)丁锦\奉命查办东南大学,被学生所拒。
8﹐13(六,二四)
(1)北京公布华会之九国间关於中国事件应適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九国间关於中国关税税则之条约。
(2)英內阁拒绝7﹐27香港总督Stubbs之请求。
8﹐14(六,二五) (1)清室善后委员会致函北京地方检查厅,请检举去年康有为、庄士敦、金梁等密谋\復辟案(7﹐31发现)。並另函外交部照会英国公使,勒令庄士敦出境。
(2)萍乡煤矿工人罢工。 (3)英国驻中国海军司令辛克莱到香港(旋去广州)。
8﹐15(六,二六)
(1)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原定今日举行,未果,延期三个月。
(2)胡汉民与许崇智失和,蒋中正劝胡出洋。 (3)吴佩孚向汉口英领事商请贷款六百万至一千万元。 8﹐16(六,二七)
(1)直系军人在岳州集议,吴佩孚再起计划。
(2)温树德所率军舰开秦皇岛,投归奉系。
(3)广州反共产派之【革命纪念会】董事邓泽如、林森、邓慕韩、林直勉、胡毅生、谢英伯、赵士覲等通告,篤守三民主义。
8﹐17(六,二八)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通过以蒋中正、谭延闓、朱培德为第一、二、三军军长,粤军改为两军或三军,由许崇智擬具意见。又通过准廖仲愷辞农民部长兼职,以陈公博继任。
(2)孙传芳检阅沪杭路及湖州军队。
(3)上海邮局职工全体罢工,要求改善待遇(十九日解决)。 8﹐18(六,二九) (1)北京外交部通牒英法美义荷葡比日八使,邀请参与关税特別会议,定於十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开会。
(2)北京大学决定脱离教育部。
8﹐19(七,一)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通过派外交代表团北上与北京政府建立联合战线,南北协力以孤立英国,代表团顾问由鲍罗廷推荐。
(2)北京教育总长章士釗派司长刘百昭接收女子师范大学,与学生代表冲突,警察拘捕学生。
(3)郑州豫丰纱厂罢工事件扩大,发生冲突,死二人,伤数十人。
8﹐20(七,二)
(1)国民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长、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长廖仲愷被刺殞命(年四十八),同行之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兼宣传员养成所所长陈秋霖亦被击毙。 (2)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派汪兆铭、许崇智、蒋中正为特別委员会委员,军政事务及警权统归管理,俄顾问鲍罗廷要求该会拿办胡汉民、邹鲁、邓泽如三人,广州戒严(胡汉民已被无形拘留)。
(3)国民政府命古应芬兼署财政部长。
8﹐21(七,三)
(1)广州特別委员会议商应付廖案及时局。 (2)俄大使加拉罕通知外交部,声言將於本月底回国,愿於行前举行中俄会议开会式(督办会议事宜之王正廷昨离京往上海)。
(3)英国驻华海军司令辛克莱电英国海军部,主对广州发最后通牒,如不於短期內恢復正常贸易,將砲轰虎门、黄埔要塞(8﹐22英外交部反对,其参谋\总长亦以在华兵力不足,不赞成英国单独行动)。
8﹐22(七,四)
(1)汉口中英汉案,因英领事拒绝谈判损失赔偿,扬长而去,交涉决裂。
(2)北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长刘百昭率仆妇警察,越墙入女子师范大学,挟持学生出校(教授周作人等另组校务维持会,移地开学)。
(3)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罢工,要求改善待遇(二十八日解决)。
8﹐23(七,五)广州俄顾问鲍罗廷电北京俄使馆,请速购军用飞机六架,並派航空员及机械员十人,由海参崴来粤,另电请接济军火。
8﹐24(七,六)
(1)蒋中正就任广州卫戍司令。
(2)四川刘湘、袁祖铭、邓锡侯、赖心辉、刘文辉、刘成勋在自流井会议川事。
(3)上海国民党学生组织之【孙文主义学会】
举行成立大会,与共产党人冲突,孙科、马超俊讲演。
出版【革命导报】。
8﹐25(七,七) (1)广州因廖仲愷案牵连,卫戍司令蒋中正派军校教导团捕林直勉及梁鸿楷、张国楨、梁士锋、谭启秀、杨锦\龙、招桂章等重要军官十余人,解散其所部军队,胡汉民亦因嫌被禁於黄埔(汉民之兄清瑞被拘,寻释放),魏邦平、胡毅生、林树巍、朱卓文逃香港(英政府谋\覆广州政府,以魏为省长,梁为总司令)。
(2)国民政府下令通缉胡毅生、林树巍、赵士覲、魏邦平、朱卓文等,並设廖案检查委员会,朱培德为主席,陈树人、甘乃光、吴铁城、李福林、岳森、陈公博、陈孚木等为委员。 (3)香港英侨会议,决请英政府对广州政府下哀的美敦书,要求:(一)恢復广州商港,(二)驱逐共产派,(三)解散学生军,(四)停止抵制英货,(五)停止排英宣传;否则取必要行动(得香港总督支持,8﹐29致电英首相)。 (4)郑州豫丰纱厂工潮解决。
(5)吴佩孚召开十二省代表会议。
8﹐26(七,八) (1)国民政府统一军政,编组国民革命军,以蒋中正任第一军长,谭延闓任第二军长,朱培德任第三军长。
(2)中俄正式会议开幕(王正廷於昨日自上海赶回)。
(3)北京政府令整顿学风。
8﹐27(七,九)
(1)蒋中正派黄埔学生军及陈铭枢部促李福林军服从命令,李允该军受政治训练,並由党代表指挥。
(2)国民政府通电,沪汉潯粤诸惨杀案应联合一致,提出整个的具体条件,並擬组织全国外交代表团赴北京共谋\进行。
(3)苏俄大使加拉罕离北京回国(中俄会议中止)。
8﹐29(七,一一)
(1)段祺瑞以奉系之杨宇霆督办江苏军务,姜登选督办安徽军务,国民军系之冯玉祥兼督办甘肃军务,孙岳督办陕西军务,李云龙帮办,岳维峻兼河南省长,又以吴新田为陕南护军使。 (2)汪兆铭、许崇智、蒋中正布告,廖案嫌疑犯交法庭讯办,治安由卫戍司令部负责。
(3)吴佩孚之代表向上海英国怡和洋行商请借款(希望英政府贷予一千五百万元,由香港怡和洋行董事D。G。Bernard进行)。
8﹐30(七,一二)
(1)北京外交部照会美日两使,提出中日美无线电(双桥电台)交涉解决办法(电台中国自办,由日美两国监督,日美不同意,英法亦提抗议)。
(2)陈独秀致书戴季陶,驳其【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
8﹐31(七,一三)
(1)北京大学宣告与教育总长章士釗脱离关係。
(2)中国共产党执行委员会电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弔唁廖仲愷。
9﹐1(七,一四)
(1)广州特別委员会议决:(一)统一财政,(二)出兵东江,(三)胡汉民出洋(赴俄)。 (2)陈炯明旧部林虎、洪兆麟、刘志陆、李易標、熊略、谢文炳、杨坤如等復在潮梅惠一带实行叛变。 (3)英代办白拉瑞照会外交部,建议沪案重作司法调查。
(4)戴传贤在上海再向记者说明组织民族国际之意义。
(5)上海中华书局职工罢工(三日復工)。
9﹐2(七,一五) (1)广东南路邓本殷、陈德春、苏廷有进袭肇庆。
(2)国民党政治委员会通过:(1)以邓泽如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李基鸿为广东财政厅长。(2) 以许崇智监督广东财政。(3)组织财政委员会(以上係昨日特別委员会议决)。(4)加派蒋中正、孙科、谭平山为政治委员会委员。
(3)北京外交委员会推江庸、孔祥熙赴广州调查沙基惨案(未成行)。 (4)美国务卿凯洛格在底特律演讲对华政策,谓美无意藉条约或其他方式控制中国內政,限制中国关税或设置法庭。
9﹐3(七,一六)
(1)四川刘文辉军攻入嘉定,杨森残部向敘州退走(杨森以所部不愿入滇,命转投刘湘,只身东去) 。 (2)南昌学生联合会焚毁英美烟公司纸烟一百余箱。
(3)冯玉祥对干部学校队长讲话,嘱时与俄教官接洽討论。
(4)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议追认以许崇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长,李福林任第五军长,李济琛任第六军长。(时第一军每月军费约需四十五万元,第二军二十三万元,第三军十九万,第四、五、六军共九十三万)。 9﹐4(七,一七)英美法日义荷葡比八国公使分別答復6﹐24外交部照会,谓修约须中国能(一) 切实履行条约义务,(二)保障外人依约所享之特殊权利与利益,(三)禁止刺激人心之反抗运\动。 9﹐5(七,一八) (1)段祺瑞派沈瑞麟、梁士詒、顏惠庆、李思浩、王正廷、叶恭绰、黄郛、王宠惠、莫德惠、施肇基、蔡廷干、姚国楨为关税特別会议委员会委员,李盛鐸为国政商榷会会长。
(2)北京外交部与比使换文解决金佛郎案。
(3)段祺瑞依章士釗主张,令停办东南大学,江苏省长郑谦反对。
(4)日人阪西利八郎、土肥原贤二与北京教授陈大齐、马裕藻、沈尹默、张凤举、周作人组织中日教育会(周任会长,於天津同文书院设中日书院)。
9﹐6(七,一九)
(1)广三(三水)路工罢工,要求撤换局长(二十一日解决)。
(2)康有为自青岛到济南,受张宗昌招待。
9﹐7(七,二0)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决:(1)派谭平山、宋子文、苏绍曾(兆征)为调查广三铁路罢工委员会委员。(2)派胡汉民为国民党赴外国代表,並以李文范(国民政府秘书长)、朱和中(军事委员会秘书长) 、孙科、邹鲁、陈友仁、傅秉常为北上外交代表,林森为代表团主席。(4)准林森、朱培德、古应芬、陈公博、甘乃光列席政治委员会会议(原擬派为候补委员)
。(5)以军事委员会全体委员及财政部长财政厅长为财政委员会委员。(6)通过总理纪念周条例。
(2)本日为辛丑条约签字日,各地开会纪念,上海群眾经过租界爱多亚路时,英捕开枪击伤三人。
(3)武汉民眾因汉口惨案英方拒绝谈判,迄未解决,举行水陆游行,参加者二十万人。
9﹐8(七,二一)
(1)上海工部局电气处罢工工人因总商会之调停,復工。
(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议决,东江南路问题由许崇智、蒋中正负责。
9﹐9(七,二二)
(1)蒋中正、汪兆铭、谭延闓、朱培德商应付粤局。
(2)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派邵元冲为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 (3)上海日本纱厂罢工终止。
(4)上海七日流血案,北京外交部不肯向英使抗议,英法使反向中国抗议。
(5)汉口染织工人万余罢工,要求加资。
(6)开滦公司赵格庄煤矿工人罢工。 9﹐10(七,二三)
(1)北京国务会议对关税会议委员决定五人专管事务,七人出席会议。
(2)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3)英美获致谅解,沪案重查后,巡捕总巡McEuen辞职。
9﹐11(七,二四)
(1)朱兆莘在国际联盟提出修改中外不平等条约问题,不得要领。 (2)上海公共租界总巡捕房控诉商务印书馆东方杂誌【五卅】事件临时增刊,本日由会审公廨开审。
(3)潮梅一带许崇智军因刘志陆等之压迫,西退。
9﹐12(七,二五)传河南国民第二军樊鍾秀弓富魁部进攻山西,奉系即调兵援晋,风声颇紧。
9﹐13(七,二六)冯玉祥禁止蒙古王公奴才制度。
9﹐14(七,二七)汪兆铭任党军及军校党代表。
9﹐15(七,二八)
(1)汪兆铭在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报告胡汉民与廖案无关,决派其往外国接洽。
(2)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改国立广东大学为国立中山大学。
(3)国民政府任命张发奎为第六军独立旅长。
(4)公使团领袖公使荷使欧登科照会北京外交部,对於五卅事件决由英美日三国各派法官一人重行调查,请中国亦派法官一人参加。
(5)日本武官松室孝良少佐晤冯玉祥,请派人赴日观操(冯派韩復渠等往)。
(6)陈炯明部刘志陆等佔领汕头。
9﹐16(七,二九)陈炯明自上海到香港,谋\再图广东。
9﹐17(七,三0)
(1)公使团领袖公使照会外交部,请定期开议沪案,惟对十五日照会,仍保留所持態度。
(2)国民政府军事及财政委员会通过蒋中正提议,粤军改编为两军(原编三军)。
9﹐18(八,一)
(1)广州军事委员会令蒋中正全权处理粤局,即派军监视省垣反革命军队。
(2)上海戒严司令部解散上海总工会,通缉该会委员长李立三(共产党)等。
(3)李经羲卒於上海。
9﹐19(八,二)
(1)蒋中正函劝许崇智暂离广东(许反对北伐,把持财政),下令广州戒严。 (2)蒋中正任周恩来为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3)陈炯明之代表张炽万在广州被捕,並获陈与熊克武勾结证据(蒋中正即命北江第二军鲁涤平部相机解决熊部)。
(4)美使通告,调查中国司法之委员团定12﹐18在北京召集,已由美国通知关係各国。
(5)美使謁段祺瑞,催速结双桥无线电台案。
(6)山东黄河在黄花寺决口。
9﹐20(八,三)
(1)蒋中正派兵包围虎门东莞粤军第三师郑润琦部及石龙粤军第三旅莫雄部,分別缴械(莫雄与杨坤如有勾结)。
(2)粤军总司令、军政部长、财政监督许崇智免职,被迫离粤赴沪,粤军收束事宜由参谋\长蒋中正办理。 (3)国民政府以宋子文为财政部长兼广东财政厅长(原任厅长李鸿基褫职查办)。
(4)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学生联合会等二十余团体成立【反帝国主义大同盟】。
9﹐21(八,四)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命蒋中正与参谋\团主任罗茄觉夫(罗嘎乔夫)筹划出兵东江。
(2)章士釗请段祺瑞派军警强禁民眾之爱国游行。
(3)汉冶萍公司武力解散安源之工人俱乐部,军队开枪,死伤多人。
(4)英法抗议中国与美日合办无线电。
(5)东省铁路督办鲍贵卿辞职,刘省清继任。
9﹐22(八,五) (1)广州汪兆铭、蒋中正、朱培德、谭延闓、孙科、李济琛、伍朝枢及俄人鲍罗廷、罗茄觉夫、切列沙拖夫等开政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联席会议,商东征及终止省港罢工,任命宋子文为财政部长(代邓泽如)。
(2)胡汉民自广州搭俄船赴俄,李文范、朱和中等同行。
(3)北京外交部驳復英代办及公使团重查沪案照会,坚持依公使团委员及中国委员两报告开议。
9﹐23(八,六)
(1)国民党政治会议以程潜、李济琛为军事委员会委员(9﹐25又加入李福林,9﹐30古应芬加入)。
(2)上海日华纱厂因开除工人,復行罢工,军警枪伤一人(10﹐27解决)。
9﹐24(八,七) (1)林森、邹鲁率领广东外交代表团到上海,即赴北京(林、邹在广州被排斥而去)。
(2)汪兆铭、谭平山、陈公博与省港罢工委员会商解决罢工问题。
(3)甘肃旅长李长清、黄得贵在兰州互战。
9﹐25(八,八) (1)外蒙政府电蒙藏院,请明令宣布民族自主,俾派代表赴北京议中蒙永久和平计划。 (2)广州孙文主义学会之【国民革命】周刊出版。
(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蒋中正兼第一军第二师长,王懋功为副师长。 (4)范石生攻滇失败,回广州请蒋中正派朱培德部滇军(第三军)相助。 (5)北京政府准將文津阁之四库全书运\沪,交商务印书馆影印。
9﹐26(八,九)领袖公使欧登科劝北京外交部对沪案勿反对司法调查。
9﹐27(八,一0)上海英纱厂工人因上海总商会之调停,復工。 9﹐28(八,一一)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会议:(1)以蒋中正为东征军总指挥,以第一军、第四军、警卫军、攻鄂军(程潜部)等编组。(2)以第二师长王懋功兼代广州卫戍司令。(3)以陈铭枢为南路警备司令,鲁涤平为北江警备司令。(4)以朱培德为总预备队司令。
(2)段祺瑞派吴光新、姚震等赴奉天张家口河南湖北,疏通维持时局。
(3)豫鄂苏省电报局员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良待遇(十月四日解决)。
(4)周树模卒於天津,年六十一岁。
9﹐29(八,一二)
(1)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议决:(1)以蒋中正兼东征军第一纵队长(后改为何应钦),李济琛、程潜分任第二、三纵队长。(2)改李济琛之第六军为第四军。
(2)香港商人代表赴广州,商解决罢工办法。
9﹐30(八,一三)
(1)北京关税会议委员分关税自主、裁厘加税、税款存放及其他三组,由梁士詒、顏惠庆、黄郛分主之。
(2)外部答復9﹐17公使团照会,准备开议沪案,惟保留態度一节应行除外。
(3)冯玉祥之甘肃督署参谋\长蒋鸿遇与师长刘郁芬抵寧夏,代冯发电就职。 10﹐1(八,一四)
(1)公使团照会外部,答復中国所提沪案十三条要求。
(2)北京外交部与义使换文,解决金佛郎案。
(3)冯玉祥之西北边防督办署参谋\长熊斌率代表团(邵保、虞和钦、何其巩、鲁崇义)到莫斯科考察,並交涉军械(两月后返国)。 (4)汕头陈炯明部三万人向海陆丰、河婆、梅县进发(南路邓本殷,北路熊克武)。
(5)张作霖设置东北航务局,经营松花江航运\,由沈鸿烈主之。
10﹐2(八,一五)
(1)北京外部答復10﹐1公使团照会,赞同其意见,並愿继续討论其余问题。 (2)北京外交部答復9﹐15公使团照会,认重查沪案为不必要。
(3)东征宣传队成立(237人)。 10﹐3(八,一六)
(1)英美日三国沪案司法调查员到上海。
(2)北京总检察厅检察官翁敬棠报告查办金佛郎案之结果,法国部分,损失国库八千万,合其他计损失一万二千万,请將承办此案之财政总长李思浩、外交总长沈瑞麟拘捕,按刑律外患罪处置(翁因避危险即出京)。 (3)北京军事及财政两委员会开会。 (4)东征军总指挥蒋中正以新到广州之川军总司令熊克武有勾结陈炯明证据,即將熊及其军长余际唐等拘禁,並解散其在广州军队。 10﹐4(八,一七)
(1)张君勱主持之自治学院(十二年九月成立)改为国立政治大学,自上海移吴淞。
(2)冯玉祥与外蒙古代表丹巴商合作(本日冯之副官长张元荣自库伦回张家口)。 (3)冯玉祥晤李景林代表张化南。
(4)胡汉民自广州抵海参崴。
10﹐5(八,一八)
(1)国民党政治会议议决:(1)聘俄人伊斯迈洛夫为预算委员会顾问。(2)派谭延闓、林祖涵、陈嘉祐、程潜等为湖南政治研究委员会委员。(3)令李济琛电知广西李宗仁、黄绍竑不准自行组织党部(李、黄拒绝中央党部所派之甘乃光)。
(2)邵力子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
(3)唐绍仪通电主关税自主,反对段祺瑞召集之关税会议。 (4)汉口惨案就地交涉终了。
10﹐6(八,一九)
(1)蒋中正自广州出发,再度东征,兵力二万人;俄顾问季山嘉(即N。V。Kuibyshev)等偕行。
(2)段祺瑞因直系之张英华、吴景濂、张志潭、刘永谦在汉口密谋\煽乱,下令通缉。
(3)上海各团体宣言,反对英美日委员之沪案司法调查。
10﹐7(八,二0)
(1)国民党政治会议派汪兆铭、谭延闓、古应芬组织委员会,策划派遣学生(二百五十名)赴莫斯科孙文大学,以鲍罗廷为顾问。
(2)段祺瑞任顏惠庆为驻英公使,又批准国际禁止贩卖妇孺公约及禁止淫刑公约。
(3)英、美、日沪案司法调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华人拒到会作证)。
(4)检察官翁敬棠在天津呈总检察庭检举章士釗在司法总长任內对金佛郎案有共犯嫌疑。 10﹐8(八,二一)
(1)荷使欧登科照会外交部,將荷国部分庚子赔款完全退还(约八九万元)。
(2)北京外交部向俄使馆抗议俄舰运\军火接济广东。
(3)蒋中正所率之东征军在石龙集中完毕,命何纵队长应钦督攻惠州。
10﹐9(八,二二)
(1)段祺瑞令各省长官舟楫同持,支柱艰危。
(2)段祺瑞以薛篤弼为甘肃省长。 (3)冯玉祥部蒋鸿遇进入兰州。
(4)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推汪兆铭、鲍罗廷起草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议案。
(5)中日文化委员会举柯劭忞为委员长。 10﹐10(八,二三)
(1)浙江督办孙传芳召集军事会议,决起兵反奉,先以秋操名义,调杭州军队向长兴出动(张作霖力谋\在东南发展,订购大批军械,擬於明春取浙闽,孙得此消息,决起兵取江苏,冯玉祥、岳维峻、孙岳与孙传芳及萧耀南亦有联络,共同对张,但冯主暂缓发动)。
(2)蒋中正自广州抵石龙。
(3)故宫博物院成立,李煜瀛任理事长。
(4)美洲致公堂改组为中国致公党,推陈炯明为总理,唐继尧副之。 (5)山东郯城兵变。
10﹐11(八,二四)
(1)孙传芳通电指斥压迫上海罢工工人復工及听任各国实行沪案司法调查,反对关税会议,赞成唐绍仪之关税自主电。
(2)冯玉祥自张家口到绥远城。
(3)广东省政府发东征宣言,决定扫除陈炯明残部,统一广东。 10﹐12(八,二五) (1)陈铭枢(第四军第十师长)到梧州,商请李宗仁、黄绍竑出兵夹击广东南路之邓本殷(或谓汪兆铭、谭延闓於是日与李、黄会於梧州,按是日汪、谭均在广州出席政治会议,在梧州与李、黄相会者为陈铭枢)。
(2)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决每日拨发省港罢工委员会八千元。
(3)沪案司法调查开庭,华人拒不出席,市民举行反对沪案重查大会(美方委员意见亦不利於英)。
10﹐13(八,二六)
(1)东征军总指挥蒋中正督第一纵队何应钦,猛攻惠州城,团长刘尧宸阵亡。
(2)国民革命军第二军(鲁涤平、戴岳)、第三军(王均)进攻粤北连州连山之川军汤子謨等(熊克武部)。
(3)湖南赵恒惕下令討伐醴州镇守使贺龙(贺龙先由杨森收编,由鄂入川后叛投熊克武,及退入湘西,又叛熊投赵,至是又叛)。
10﹐14(八,二七)
(1)东征军第一纵队长何应钦(第一师及第三师)攻克惠州,俘虏四千余名,步枪一千五百枝,机关枪四挺,杨坤如东遁。
(2)国民政府拨款十万元,接济参加南征桂军。
(3)江苏督办杨宇霆因浙江孙传芳军之行动,令撤退上海奉军第二十师邢士廉部。
(4)冯玉祥到绥远包头。
(5)全国教育联合会在长沙举行年会。 10﹐15(八,二八)
(1)孙传芳自称浙闽苏皖赣联军总司令,以浙江第一师师长陈仪为第一军司令,第四师师长谢鸿勋为第二军司令,第二师师长卢香亭为第四军司令,第三师长周凤岐为第五军司令,自兼第三军司令,一、二军进向上海,三、四军进向宜兴。
(2)蒋中正偕俄將嘉伦入惠州,设东征军总指挥部。 (3)陈铭枢(第四军第十师长)任南征指挥官,进討邓本殷、苏廷有、陈德春。
(4)第二军副师长戴岳占领连州,熊克武旧部川军走桂边。
(5)广东外交代表团到北京,倡议召集全国国民外交代表大会。
10﹐16(八,二九)
(1)五省联军浙军第二军谢鸿勋占上海,第四军卢香亭占宜兴,孙传芳出驻嘉兴,与浙省长夏超、闽督周荫人宣布討伐张作霖。
(2)广东南路邓本殷等部迫江门。
10﹐17(八,三0)
(1)段祺瑞下令制止江浙战事。
(2)江苏师旅长白宝山、马玉仁、郑俊彦等通电討奉系,拥吴佩孚、孙传芳,奉军退常州。
(3)东征军分三路东进,右路第一纵队何应钦出海丰,中路第二纵队李济琛出三多祝,左路第三纵队程潜出河源(兵力共约二万一千人)。 (4)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扩大为革命青年联合会,本日在广州成立。
(5)蒋中正辞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长职。
10﹐18(九,一)
(1)浙军卢香亭占丹阳,杨宇霆、郑谦即离南京,奉军一部退浦口,一部为陈调元缴械,第十八师师长丁喜春、江苏督办公署参谋\长臧式毅等被捕。 (2)广东南征军第十二师梁鸿林(梁鸿楷旧部)叛变,陈铭枢部自江门退单水口。
(3)湖北安徽江西三省军官响应孙传芳討奉,萧耀南拥吴佩孚主持。
(4)胡汉民抵莫斯科(翌日晤加拉罕)。
10﹐19(九,二)
(1)苏浙军败奉军於津浦路乌衣,山东督办张宗昌派兵驻徐州防御。 (2)吴佩孚通电討张作霖。 (3)中奥通商条约签字於维也纳。 (4)蒋中正长公子经国自粤赴莫斯科孙文大学留学。
10﹐20(九,三)
(1)孙传芳到南京。
(2)孙传芳、萧耀南、岳维峻、孙岳、方本仁、杨森等二十余人通电,推吴佩孚为討贼\联军总司令。
(3)张作霖代表郭瀛洲到包头晤冯玉祥(冯旋派张树声赴奉答聘)。
(4)段祺瑞派王宠惠为调查法权委员会全权代表。
(5)张宗昌以毕庶澄代温树德为渤海舰队司令。
(6)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表反奉宣言,劝爱国民眾站在反奉运\动的主体地位,要求释放政治犯,解除奉系安福系武装,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自由。 10﹐21(九,四)
(1)吴佩孚自岳州到汉口,称討贼\联军总司令,以蒋方震为参谋\长,章炳麟为总参赞,张其鍠为秘书长,张福来为军务处长,张志潭为外交处长,高恩洪为交通处长(擬假道河南与孙传芳会攻徐州)。
(2)冯玉祥电张作霖、孙传芳,调停战事。
(3)张宗昌自济南到徐州,自任防御总司令。
(4)国民党中央委员林森、张继、谢持、石瑛、邹鲁等请北京执行部召开会议,被拒(执行部由共产派于树德主持)。
(5)东征军第三纵队(程潜)克河源。
(6)北京参政院通过关税国定税率条例。 10﹐22(九,五)
(1)段祺瑞派沈瑞麟、顏惠庆、王正廷、黄郛、施肇基、蔡廷干为关税特別会议全权代表。
(2)段祺瑞代表邓汉祥晤冯玉祥。
(3)吴佩孚发表对外宣言,尊重已定条约,反对现在开关税会议。
(4)赵尔巽、王士珍通电请维持和平。
(5)江西第一师长邓如琢在九江就赣皖联军总指挥,准备助孙传芳入皖。
(6)东征军右路第一纵队何应钦占海丰,陈炯明部谢文炳仅以身免。
10﹐23(九,六)
(1)东征军第三纵队程潜东进紫金(翌日占领)。
(2)张作霖通电表示愿维持和平。
(3)段祺瑞电劝冯玉祥与张作霖合作。
(4)段祺瑞派邓如琢赴安徽查办事件。 (5)安徽督办姜登选被迫离蚌埠,將印信交皖军旅长倪朝荣、马祥斌。
(6)财政善后会议擬订关税自主办法。 10﹐24(九,七)
(1)中国国民党对时局宣言,斥张作霖、段祺瑞,对於长江战事,將努力使应战者之一方集于国民革命旗帜之下,使此战结果须实现:(一)建设统一之国民政府,(二)召集国民会议预备会议,(三)根本解决不平等条约,(四)保障人民自由权。国民须奋起拥护国民革命势力,推倒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之势力。
(2)冯玉祥与李烈钧商时局。
(3)吴佩孚再发討张作霖通电。
(4)吴佩孚以萧耀南为討贼\军鄂军总司令,陈嘉謨副之。
(5)北京交通部与满铁会社订立兴建吉敦铁路合同。
(6)广东南路邓本殷部陷罗定。
(7)黄埔军官学校派学生十五名赴莫斯科留学孙文大学(续派二十四名)。
10﹐25(九,八)
(1)北京学生举行关税自主反对关税会议示威运\动,与警察冲突,伤数人。
(2)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林森等与于树德(共产派)在北京国民党执行部冲突。 (3)孙传芳张宗昌两军开始在蚌埠以北相战。 10﹐26(九,九)
(1)关税特別会议在北京开幕,到英、美、法、义、日、荷、比、丹麦、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十二国代表,推沈瑞麟为主席,王正廷致词,各国代表原则上赞成中国关税自主。
(2)北京学生数千人由北京大学教授领导,在天安门开会,反对关税会议,举行关税自主示威运\动,要求取消不平等条约,与段祺瑞之卫队冲突,受伤拘捕多人。
(3)北京大学教授发表宣言,主关税自主。
(4)国民党反共之中央委员林森、张继、谢持、石瑛、邹鲁等电请中央执行监察委员在张家口开全体会议(因冯玉祥不允,未果)。
(5)吴佩孚任寇英杰、陈嘉謨、卢金山为鄂军一、二、三路司令。
(6)国民第二军师长田玉洁、李纪才、樊鍾秀等宣布豫省中立(意在阻吴佩孚入豫)。
(7)汉口造纸厂与中日实业会社订立借款一百万日元。 (8)广东邓本殷部进迫江门,南路危急。
(9)北京宪法起草委员会將所草定宪法,一读通过。
10﹐27(九,一0)
(1)关税会议设立:(一)关税自主事宜委员会,(二)规定实行裁厘加税办法事务委员会,(三)
关税会议有关事项委员会。
(2)东征军总指挥蒋中正以南路邓本殷猖獗,调第二纵队李济琛往援。
(3)陈炯明部黄业兴败东征军第一纵队第三师谭曙卿於五华华阳,第一师何应钦部亦遭袭击。 (4)吴佩孚任袁祖铭为川黔討贼\军总司令,邓锡侯为副司令兼川军第二路司令,刘湘为川黔后方筹备总司令,刘存厚为川军后方援军总司令,杨森为川军第一路司令,赖心辉为第三路司令,王天培、彭汉章、周西成分任黔军第一、二、三路司令。
(5)孙传芳任命苏皖赣师长旅长白宝山、马玉仁、郑俊彦、陈调元、张仁奎(以上苏军师长)、倪朝荣、王普(以上皖军旅长)、马祥斌、邓如琢(赣军师长)、高世读、华鎔章(以上皖军旅长)十一人为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军司令。
(6)冯玉祥电覆王士珍等维持和平。
10﹐28(九,一一) (1)蒋中正督东征军第一、第二纵队何应钦、谭曙卿、冯軼裴、张发奎、陈济棠各部,大破洪兆麟於华阳、梅林、河婆,洪部精锐丧失殆尽。
(2)东征军左路第三纵队程潜佔五华。
(3)山东张宗昌东路军及奉军邢士廉占江苏海州,孙传芳调陈调元、郑俊彦等赴援。
(4)安徽省长吴炳湘去职。
10﹐29(九,一二)
(1)南征军第十师陈铭枢得第二军戴岳师、第三军王均师助,败邓本殷部於江门,夺回单水口(即进占台山,开始总攻)。
(2)吴佩孚军擬假道河南,岳维峻不允。
(3)邓如琢率军自江西到安庆。
(4)段祺瑞定於明年一月十五日在北京召集国民会议。
(5)俄顾问季山嘉到广州(代嘉伦)。
10﹐30(九,一三)
(1)东征军何应钦、冯軼裴、张发奎围困林虎、刘志陆、李易標於双头横流渡(五华南),俘四千余,李及黄任寰、黄业兴、王定华微服逃,林部大半歼灭。
(2)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1)拒聘日本领事为顾问及交换新闻(广州日领事曾向汪兆铭提出),(2)派陈公博、陈孚木、甘乃光等为统一党报委员会委员。
(3)吴佩孚电公使团,依东三省例,截留苏皖浙闽赣鄂湘等省盐税。
(4)关税自主事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王正廷主席。
(5)萧耀南等推齐燮元为討贼\联军副司令。 (6)中国共产党北方区执行委员会致书中国国民党党员,共同努力於组织中国民眾。
10﹐31(九,一四)
(1)东征军左路第三纵队程潜占兴寧。
(2)孙传芳抵安徽临淮关,对津浦路奉军下总攻击令,由卢香亭指挥(孙力盼岳维峻出兵攻山东,岳不应)。
(3)段祺瑞以朱兆莘任驻义公使。 (4)省港罢工委员会准日、美、法轮船商店工人回工。 11﹐1(九,一五)
(1)东征军第一纵队何应钦部占揭阳。 (2)国民政府以第三军长朱培德为南征军总指挥,以陈铭枢(南)、王均(中)、戴岳(北)、俞作柏(西)为一二三四路指挥,陈章甫为右侧支队。
(3)俄人季山嘉任广州军事顾问团主任(原由罗茄觉夫代理,季於10﹐29到广州)。
(4)戴传贤(季陶)、邵元冲、沈定一(玄庐)主办之【独立旬刊】在上海刊行。 (5)段祺瑞之和平运\动,由张作霖、冯玉祥、岳维峻之代表与段之代表会商。
11﹐2(九,一六)
(1)孙传芳军卢香亭等败张宗昌军於津浦路之固镇,俘张之前敌总指挥施从滨,解蚌埠斩首。
(2)冯玉祥通电主张和平。
(3)东征军第三纵队程潜占梅县。
(4)南征军第三路指挥戴岳自新兴进占兴胜。
11﹐3(九,一七)
(1)俄国莫斯科孙文大学成立。
(2)北京关税会议通过自主案,但须先裁厘金。
(3)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
11﹐4(九,一八)
(1)东征军第一纵队何应钦占领汕头,陈炯明残部退闽赣边,刘志陆走香港。
(2)南征军第二路王均(中)、第一路陈铭枢(南)攻克恩平及那碉。 11﹐5(九,一九)
(1)国民政府电直奉將领,提出推倒段张后组织政府之条件。
(2)美使马慕瑞电告国务卿,冯玉祥军三万进向北京,俄军五千將开至张家口,赤军二师自赤塔入外蒙古,张作霖军五万集中热河附近,奉军中有日人一千五百,白俄一千二百。 (3)何应钦入潮安,並受命为潮汕善后督办。
(4)孙传芳军占宿州,续向张宗昌军进击,战於夹沟。
11﹐6(九,二0)
(1)张作霖任李景林为第一方面军团司令,警备天津直南,张宗昌为第二方面军团司令,警备徐海曹州,张学良为第三方面军团司令,警备京东直北,姜登选为第四方面军团司令,警备津浦北段,张作相为第五方面军团司令,警备热河西部。 (2)冯玉祥派往日本观操之韩復渠、程希贤回抵包头(韩等在日与奉天派往之郭松龄曾商洽合力倒张作霖)。
(3)孙传芳军东路白宝山、陈调元等占海州。
(4)蒋中正到汕头,发收復东江通电。
(5)关税会议规定实行裁厘加税办法事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王正廷主席。
11﹐7(九,二一)
(1)东征军第二纵队(陈济棠师)占饶平(粤东已无陈炯明部)。
(2)汕头举行欢迎东征军大会。
(3)胡汉民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纪念会,並发表文章。
(4)冯玉祥发第二次和平通电,张作霖应之。
(5)改上海国立自治学院为国立政治大学,仍以张嘉森(君勱)为校长。 11﹐8(九,二二)
(1)孙传芳军卢香亭占徐州,张宗昌溃走济南。
(2)冯玉祥以奉军西进,令鹿鍾麟退南口备战。
(3)蒋中正派兵入闽,肃清陈炯明残部(旋陈部退去,中止入闽)。
(4)广州南征军第一路指挥陈铭枢、第二路指挥王均占领阳江,第四路指挥俞作柏(约五千人自广西来)占领化州,攻邓本殷之背,罗定邓部退向高州梅菉。
11﹐9(九,二三) (1)中国国民党自本日起举行总理纪念周。
(2)张作霖代表许兰洲、郭瀛洲与冯玉祥订合作条件九项。 (3)奉系海军砲击吴淞。
(4)美商轮在四川长寿撞沉运\兵船,溺死多人。
(5)长沙学生为集会结社言论自由请愿,被军警驱散。
11﹐10(九,二四)
(1)孙传芳进驻徐州,前敌军事行动暂停。
(2)国民二军李纪才等师进向山东曹州(与镇守使吴长植军合),第三军徐永昌等师由陕西抵洛阳。
(3)南征军总指挥朱培德进抵阳江,令各部军会攻高州。
(4)蒋中正再电福建周荫人解散陈炯明残部(11﹐7曾去电)。
(5)中东铁路俄局长伊万诺夫通告,自12﹐1起,中国军队须先付运\费,方得乘车。
11﹐11(九,二五)
(1)冯玉祥函责张作霖。
(2)冯玉祥之参谋\长熊斌自俄国回抵包头,向冯玉祥报告。
(3)新任香港总督金文泰讲演,希望与广州和好。
11﹐12(九,二六)
(1)冯玉祥电段祺瑞及外交团,谓奉军向北京附近增兵,已命所部退往南口。
(2)国民二军北路总指挥邓宝珊等师进向邯郸大名。
(3)张学良入关督师,到天津,因李景林等態度变化,改趋和平。
(4)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立,委员为谭平山、邓泽如、林祖涵、林森等人(林森已离粤)。 (5)黄埔军官学校潮州分校成立。
(6)广州军事委员会任蔡鉅猷为川湘边防司令。
11﹐13(九,二七)
(1)段祺瑞明令冯玉祥、岳维峻,维持京汉路沿线,制止吴佩孚,命孙传芳停止军事行动,张作霖、李景林办理津浦路沿线,近畿驻兵即日恢復原状。
(2)国奉两军於北京成立联合办事处。
(3)关税会议注意於附加税,自主问题无形打消。
(4)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关税会议宣言主张(一)在此会议中应要求关税完全自主,並討论废除不平等条约;(二)参列本党政府代表,以为北京政府之指导监督。
11﹐14(九,二八)
(1)关税会议各国同意立即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之税则。
(2)东征军第三纵队入福建永定(11﹐19退回)。
(3)南征军第四纵队俞作柏围攻高州。 (4)国会非常会议宣言,段祺瑞应即下野,一切依法解决。 11﹐15(九,二九)
(1)豫督岳维峻至徐州晤孙传芳,商军事,前方由岳部担任,孙军一部即回浙(防革命军入闽)。
(2)李景林撤退京汉路奉军,將保定大名防区让出,国民二军邓宝珊部进逼顺德。
(3)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再展期。
11﹐16(一0,一)
(1)苏俄令驻库伦俄代表(大使)康格拉里发给国民一军冯玉祥部步枪二万五千枝,机关枪一百四十架,大砲四十二门,迫击砲十架,防毒面具三万件,飞机六架,电话四百具,国民二军岳维峻步枪三千五百枝,机关枪四十架,郑思成步枪三千枝,机关枪五十二架,大砲十二门,迫击砲十八架(冯在库伦设有办事处,由其副官长张允荣任处长)。
(2)奉系与国民军系代表在天津订和约八条。
(3)张宗昌东路军围攻清江浦(旋以徐州已失,退去)。
(4)南征军第三路指挥戴岳(北路)占领罗定。
(5)白崇禧破川军熊克武部於广西全州,毙其总指挥罗覲光(熊部入湘境,为唐生智收编)。
(6)蒋中正在汕头总商会讲演,说明国共界线。
(7)国民党中央委员林森、居正、石瑛、邹鲁、戴传贤、石青阳、叶楚傖、邵元冲、张继、吴敬恒、谢持、茅祖权、傅汝霖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集会,定於11﹐23开正式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並电知广州汪兆铭、谭延闓等(原擬於11﹐8在张家口开会,未果)。
11﹐17(一0,二)
(1)北京派王宠惠为关税特別会议全权代表。
(2)国民军第二军师长邓宝珊部至保定,与正在撤退之奉军李景林部冲突,翌日,经调停后,奉军撤退。
11﹐18(一0,三) (1)福建民军卢兴邦再占尤溪。
(2)国民党中央委员林森、邹鲁、叶楚傖、戴传贤、邵元冲、沈定一等在北京西山举行预备会议,吴敬恒主席,决与共产派协商,不採片面分裂行动。
11﹐19(一0,四)
(1)关税会议各国承认一九二九年一月一日起中国关税自主,但中国须於同时裁撤厘金。
(2)国民军第二军师长李纪才、田维勤、陈文釗、王为蔚等联合兗州张培荣军向张宗昌军进迫,张军退泰安。
(3)蒋中正派代表分赴浙闽晤孙传芳、周荫人。 (4)反共之北京国民党同志俱乐部份子不满昨日预备会议,拘殴戴传贤、沈定一(翌日戴声明反共,离北京南下)。
11﹐20(一0,五)
(1)冯玉祥与奉军第三军团副军团长郭松龄之代表订立密约,共同对张(作霖),冯助郭经营东北,郭助冯经营西北,直隶热河归李景林(11﹐23郭签字)。
(2)国民二军北路总指挥到保定。
(3)张作霖电北京,请迅令豫军退出鲁境,保定大名应由国民一军接防。 (4)段祺瑞命岳维峻部自山东开回原防。
(5)广州中国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会议(1)不准林森等在北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去电驳斥。(2)明年一月一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3)取消邹鲁北上外交代表名义,交北京执行部查办。
(6)广州南征军第一路陈铭枢、第二路王均、第四路俞作柏克高州,邓本殷部退廉江。
(7)广州商界代表赴香港,调解粤港工潮。
(8)汉口惨案先决条件,由汉口交涉员与领事签字。
(9)中日爭持三年之青岛盐输出案,秘密解决。 11﹐21(一0,六)
(1)邓如琢率赣军自津浦路转长江,回安庆,与芜湖王普部冲突。
(2)张作霖召开军事会议,决再缩短关內防线。
11﹐22(一0,七)
(1)滦州奉军第三军团副军团长兼第十军长郭松龄电请张作霖息战去职,將政权交张学良,当竭诚\匡佐。另电倡导和平,班师出关,斥杨宇霆倒行逆施。即逮捕姜登选(一说姜於11﹐23被捕,11﹐27被杀),並派兵东进(编所部为东北国民军,以刘振东、刘纬、范浦江、邓霽云、魏益三为军长)。
(2)北京各团体在天安门举行【关税自主国民示威运\动】与军警冲突(参加团体有北京大学教职员沪案后援会、北京爱国运\动大同盟、北京总工会、广东外交代表团、北京学生联合会、国民党市党部、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各界妇女联合会、北京各校沪案后援会等)。
(3)国民二军邓宝珊部自保定东进。 (4)蒋中正將粤军张和、余鹰扬两团在大埔缴械。
11﹐23(一0,八)
(1)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林森、覃振、石瑛、居正、邹鲁、石青阳、叶楚傖,候补委员邵元冲、沈定一(玄庐)、茅祖权、傅汝霖,中央监察委员张继、谢持、吴敬恒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开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林森主席,议决(一) 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之党籍。(二)解除俄人鲍罗廷顾问职务。(三)取消政治委员会。(四)中央执行委员会暂移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五)停止广州中央执行委员会职权。(六)推林森、覃振、石青阳、邹鲁、叶楚傖为常务委员。(七)弹劾汪兆铭(以下简称西山会议。按此次会议用款均由孙科、许崇智筹措)。
(2)南征军第三路戴岳、第四路俞作柏部克廉江,邓本殷退雷州。
(3)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长李济琛奉军事委员会命,自广州往南路主持南征军务(时陈铭枢与南征总指挥朱培德不协,朱部第三军均向北撤退)。 (4)郭松龄军前锋抵山海关,与奉军张作相师相战。
11﹐24(一0,九)
(1)郭松龄在滦州二次通电,斥杨宇霆攘权弄兵,拥张学良总制全辽。
(2)国民二军王为蔚、陈文釗、田维勤等师相继过徐州北进,占兗州。 (3)段祺瑞任黄郛为驻德公使(未赴)。
(4)香港总督金文泰函邀广州外交部长伍朝枢访香港(11﹐28伍覆请金文泰先访广州)。
11﹐25(一0,一0)
(1)冯玉祥电劝张作霖去职。直隶督办李景林通电,宣布保境安民,脱离奉天关係。
(2)段祺瑞以孙传芳任江苏督办,邓如琢任安徽督办。
(3)共产党北京地区委员会决定对北方国民党的態度,抨击右派及戴季陶主义。
(4)胡汉民自莫斯科电汪兆铭,不赞同西山会议之举。
(5)广州罢工委员会决封锁全省港口,以制香港。
11﹐26(一0,一一)
(1)北京西山会议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第二次开会(以下简称西山会议)。
(2)段祺瑞之亲信曾毓雋为国民军拘捕,接近奉系之安福系人多逃避,段即电冯玉祥入京商时局,並派黄郛往迎。
(3)段祺瑞令筹备裁厘金。
(4)李景林派代表李凤楼到北京,韩玉宸赴张家口,表示与郭松龄一致。
(5)张学良到秦皇岛,谋\向郭松龄劝导。
(6)奉天铁岭日军向瀋阳开拔。
(7)蒋中正改编粤军张和旅余鹰扬团为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冯軼裴任师长)。
(8)孙传芳就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兼江苏省长职。 11﹐27(一0,一二)
(1)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议第四次全体会对时局宣言,宣布段祺瑞政府之罪状,此后政府必须为民眾所组织,仍本上年国民党总理宣言所主张,以国民会议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始终为拥护国家与民眾利益而奋斗。 (2)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汪兆铭、谭延闓、谭平山、林祖涵、于右任、于树德、王法勤、丁惟汾、恩克巴图,候补委员瞿秋白、韩麟符、于方舟、张国燾通电,反对林森等在北京开中央执行委员全体会议,劝速来广州於十二月十一日开会。 (3)郭松龄军占领山海关,日本增兵南满,布防营口瀋阳等处。
(4)张学良之日本顾问宇田与郭松龄之日本顾问仪我会於滦州,未获结果(张即返奉天)。
(5)冯玉祥自包头回抵张家口。 (6)国民二军李纪才等由泰安进迫济南。
(7)徐树錚访日本外相幣原,恳特別援助段祺瑞。
(8)北京外交部向公使团提出沪案解决办法三项(英美日三国司法调查报告不同,未能公布)。
11﹐28(一0,一三) (1)北京工人学生举行国民革命大示威运\动,北京大学教授朱家驊、顾孟余等指挥,包围段祺瑞宅,要求段氏下野,组织国民政府,大眾捣毁章士釗、李思浩、梁鸿志、朱深、曾毓雋住宅。 (2)徐树錚访日本首相加藤,日內阁会议,决定暂不向满洲增兵。
(3)执政府秘书长梁鸿志辞职,以许世英继任。交通总长叶恭绰、次长郑洪年、北京警察总监朱深亦均辞。
11﹐29(一0,一四)
(1)北京各团体继续昨日之行动,在天安门开国民大会,北京大学教授朱家驊为主席,议决(一)倒段祺瑞政府,组织国民政府委员会,(二)由此委员会召集国民会议,(三)由国民会议组织国民政府,责成国民军服从议决案,惩办卖国贼\,查办金佛郎案。晨报馆被捣毁。
(2)段祺瑞亲信姚震为国民二军代表李仲三所捕。
(3)许世英到张家口,冯玉祥表示拥护段祺瑞政府。 (4)俄国派往冯玉祥军中之顾问HenryA。Lin到张家口,说其支持北京示威运\动,推翻段祺瑞政府,冯表示冷淡。
(5)张宗昌部毕庶澄入烟台,缴张怀斌部械。
11﹐30(一0,一五)
(1)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议决:(一)免去邹鲁之广东大学校长,以顾孟余继任,由陈公博代理(广东大学反共之教授周佛海、黄季陆等三十八人辞职离校)
。(二)赞成冯玉祥、徐谦、于右任、王宠惠等在北京组织临时政府委员会。 (2)北京警卫总司令鹿鍾麟禁止群眾集会(国民党人士对冯玉祥颇不满)。
(3)段祺瑞因冯玉祥表示拥护,即准备修改政府制,设责任內阁(是日许世英自张家口回)。 (4)李景林以冯玉祥要求其让出直隶,復受奉天许兰洲及日人运\动,態度转变,改与山东张宗昌联合,组织直鲁联军,准备抵抗国民军(李部二师五旅,约五万人,编为五军,以李爽愷为总指挥)。
(5)郭松龄將所部改组为东北国民军。
(6)张作霖因张学良安抚郭松龄之计画失败,宣言討伐,吴俊陞部即由黑龙江南调。
(7)奉系热河都统闞朝璽退回奉天,冯玉祥部宋哲元师进占承德(12﹐4北京任宋为热河都统)。
(8)广州南征军第一路陈铭枢、第四路俞作柏佔廉州。 12﹐1(一0,一六)
(1)中东铁路俄局长伊万诺夫不允张作霖免费运\兵(郭松龄与苏俄通,俄擬进兵哈尔滨,以日本表示强硬,有所顾忌,俄局长特出此以困张,11﹐10宣告自今日起,中东路为中国运\兵,须照付运\费)。
(2)苏俄大使加拉罕回北京。 (3)郭松龄电北京日使芳泽,声明尊重日人在东北之已有权利,並请日本严守中立。 (4)段祺瑞以贾德耀(冯系)继吴光新任陆军总长。 (5)孙传芳不承认段对东南各省所下命令,自以五省联军总司令名义任陈调元为安徽总司令,王普为安徽省长,陈陶遗为江苏省长。
(6)吴佩孚在汉口发行军需债券二千万元。 (7)东征军程潜部克平远。
(8)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表【告全国民眾书】,劝速起武装,打倒段祺瑞政府及一切反动势力,建立统一的国民政府。
12﹐2(一0,一七)
(1)北京西山会议第四次会议,议决开除中央执行委员谭平山、李大釗、于树德、林祖涵,候补委员毛泽东、瞿秋白、韩麟符、于方舟、张国燾(均係共产党)党籍,定明年三月二十九日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广州政治委员会召还北上外交代表团主席林森,以徐谦继任。
(3)郭松龄电北京公使团,声明保护东三省外人,尊重既成条约,请严守中立。
(4)直隶督办李景林自称直鲁联军总司令,通电保境安民,准备与国民军作战。
(5)萧耀南、孙传芳、夏超联名通电收束军事。
(6)苏俄大使加拉罕、武官Vorinin、国民一军顾问主任HenryA。Lin等在大使馆会议援冯玉祥问题(冯军已得步枪五万余枝,机关枪三百余挺,砲一百六十余尊)
。
(7)汉口人力车夫四千余罢工,反对加租。
12﹐3(一0,一八)
(1)郭松龄占奉天兴城。 (2)国民二军李纪才因所部直系师长田维勤、王为蔚、陈文釗三师不为所用,围攻济南失利。
(3)邓如琢为孙传芳、陈调元、王普所阻,不得志於安徽,率军回九江。
(4)广西军黄旭初助南征军攻佔灵江,败旧桂军陆福祥。
(5)段祺瑞以陈锦\涛(冯系)代李思浩任财政总长,陈宧代莫德惠(奉系)为农商总长。
12﹐4(一0,一九)
(1)北京西山会议第六次会议,议决开除汪兆铭党籍六个月,並不得在中国国民党执政地方之政府机关服务。
(2)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汪兆铭等通告反对西山会议。
(3)李景林通电詆冯玉祥,斥愚弄部下,扰乱陕甘直鲁,利用赤化,决声罪致討。
(4)国民二军邓宝珊部与李景林部在马厂接触。 (5)日本代表田中晤冯玉祥。 (6)段祺瑞以鹿鍾麟兼北京警察总监,宋哲元为热河都统。
(7)日本內阁会议决定对奉天战爭暂守静默。
12﹐5(一0,二0) (1)郭松龄败奉军汲金纯师於连山,张作相师万福麟旅(骑兵)东退,郭军佔锦\州,张作霖准备出走。
(2)李景林通电否认北京政令,张宗昌亦有同样表示,自称山东保安司令。
(3)段祺瑞电请冯玉祥、岳维峻、孙岳、萧耀南、孙传芳、方本仁、邓如琢、郭松龄八人会议法统、內阁、东三省及直鲁问题。 (4)俄大使加拉罕晤冯玉祥。
(5)山东高等审判厅长张志为张宗昌枪毙。 12﹐6(一0,二一)刘湘在成都召开四川善后会议。 12﹐7(一0,二二)
(1)张作霖打消去意,决集兵辽河左岸,与郭松龄决战,调吉黑军增援(因得日本之助)。
(2)日本外务大臣幣原训令驻华日使芳泽,提出调停张作霖、郭松龄两军之建议。
(3)广西军胡宗鐸、黄旭初南征军占钦州,林俊廷走安南,所部杨腾辉降。
12﹐8(一0,二三)
(1)冯玉祥、李景林两军战爭开始,冯以张之江任北路总指挥,猛攻杨村(冯军南路总指挥邓宝珊攻马厂,李军北路为马瑞云,南路为李爽愷)。
(2)围攻济南之国民二军李纪才、王为蔚、陈文釗等师败退兗州。
(3)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对上月北京革命运\动通电慰励,完全拥护其二十九日之决议。 (4)汪兆铭对广州民国日报记者谈话,谓西山会议不足法定人数,其议决当然无效。
12﹐9(一0,二四)
(1)日军第十师团司令部由辽阳移入奉天省城,大批日军来奉天,屯驻南满铁路沿线。 (2)日本关东军司令白川警告张作霖、郭松龄两部,不得侵及南满铁路附属地及日军警备区域,或伤及日本之权益。 (3)公使团因冯玉祥李景林战爭,照会外交部,认天津驻兵为违背辛丑条约,请特別注意,同时天津领事团组织联军,分布华界租界交界地方。
(4)冯玉祥通电刷新政治,列举十二条。
(5)豫匪孙殿英(原为孙岳、叶荃所收编)攻入皖北亳州,大事淫掠。 (6)西山会议第十一次会议议决遵照总理遗嘱,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如有不以平等待我者,皆当反对。
(7)陈炯明部將洪兆麟在自香港赴沪船中被刺死(一作12﹐7)。
(8)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决定整军原则。
12﹐10(一0,二五)靳云鶚受吴佩孚、孙传芳委任为联军第一军总司令,到徐州,即往鲁南,接统旧直军陈文釗、王为蔚、田维勤三师。
12﹐11(一0,二六)
(1)蒋中正在汕头演讲革命应统一指挥。
(2)徐树錚自欧美日本回抵上海,上海帮会首领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迎之(孙传芳旋自南京来晤)。
(3)冯玉祥擬以黄郛摄阁代段祺瑞。
12﹐12(一0,二七)
(1)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言,召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歷述过去一年来革命奋斗之经过。
(2)西山会议第十三次会议议决,发起武力与民眾结合的国民大会。
(3)国家主义团体醒狮社、大江社、大神州社、国魂社、少年自强会、国家主义青年团发表联合宣言,倡导【內除国贼\,外抗强权,內不妥协,外不亲善,全民革命,全民政治】。 (4)京津交通阻绝,公使团提出严重警告。
(5)李景林军败国民二军邓宝珊、三军徐永昌部於马厂,同时国民一军张之江亦在北仓失利。
12﹐13(一0,二八)
(1)郭松龄军佔营口河北车站,日军干涉,禁在南满铁路附属地二十里內作战,否则以武力制止(12﹐15郭电日使质问)。
(2)国民二军师长邓宝珊(瑜)通电主张召集国民会议,组织国民政府。
(3)西山会议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告,中央党部移至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原上海执行部取消。
(4)戴传贤声明解除一切政务党务职责,並函蒋中正论党內纠纷及个人主张。
12﹐14(一0,二九)
(1)西山会议第十四次会议,议决训令各党部不得参与广州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豫军樊鍾秀突行攻佔山西辽州。
12﹐15(一0,三0)
(1)日本阁议决调朝鲜驻军向满洲出动。关东司令白川再电张作霖、郭松龄两军警告,不准进入南满铁路附属地二十华里以內,並划营口为中立地带。 (2)郭松龄军佔新民,张学良退守辽河。
12﹐16(一一,一)
(1)鲍罗廷向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否认与冯玉祥订约。 (2)公使团声明因中国內乱,司法调查展期举行。
(3)北京教育部规定外人在华所设学校校长须为中国人,董事会內中国人须占半数。
12﹐17(一一,二)
(1)西山会议第十六次会议,推定中央执政委员会各部部长,组织部居正,宣传部戴传贤,青年部叶楚傖,妇女部茅祖权,工人部沈定一,农人部覃振,商人部孙科,海外部林森,调查部石青阳。
(2)徐树錚、孙传芳自上海到南通,访张謇(12﹐18离去返上海)。 (3)冯玉祥电覆直隶省议会,责李景林背约诬詬,相逼太甚,不得不战。
(4)北京外交部向俄使要求驱逐唐努乌梁海在莫斯科之代表。
(5)上海工人领袖刘华被戒严司令部枪毙。
12﹐18(一一,三)
(1)阎锡山因樊鍾秀攻晋,电冯玉祥、岳维峻质问(冯覆与国民军无关,阎即派重兵迎击)。
(2)冯玉祥向段祺瑞条陈政治意见。 (3)俄共全国代表大会开幕(12﹐31闭幕。会中史达林派与托洛斯基派相爭,托派不利)。
12﹐19(一一,四)
(1)郭松龄向日使芳泽抗议日军助张作霖。
(2)鲁南靳云鶚所统旧直系军转与张宗昌联合。 (3)阎锡山击退攻晋之樊鍾秀军。
(4)香港政府辅政司到广州,晤汪兆铭、伍朝枢,商省港罢工问题。 12﹐20(一一,五) (1)公使团严重抗议限二十四小时內答復,开行京津间国际专车事件。
(2)冯玉祥以久战李景林军不下,调李鸣钟、宋哲元部增援,分路进攻。
(3)郭松龄宣布奉系罪状及其十大政策。
(4)中国共产党及共产主义青年团发表【为日本出兵干涉中国告全国民眾书】。
(5)广州民眾大会议决(1)与全国民眾一致倒段祺瑞,设国民政府;(2)请国民军冯玉祥表示態度;(3)警告郭松龄勿蹈张作霖覆辙;(4)拥护省港罢工条件。
12﹐21(一一,六)
(1)张作霖以张学良、张作相、吴俊陞分任中路、左翼、右翼总司令(兵力约五万),拒郭松龄。
(2)日本阁议增兵天津,並派军舰赴华北各港。 (3)国民政府特派何应钦为惠潮梅绥靖委员。
12﹐22(一一,七)
(1)上海及各地纷起反对日本出兵南满。
(2)郭松龄军在新民巨流河向奉军总攻击。
(3)李鸣钟、宋哲元突破李景林军战壕,佔北仓(国民军中有苏俄顾问参加,但未发生重大作用)。 冯玉祥电保孙岳为直隶督军兼省长。
12﹐23(一一,八)
(1)东北国民军郭松龄因所部第二军长刘纬、参谋\长陈再新、旅长高纪毅、前砲兵旅长邹作华等抗命不战,復受黑龙江军吴俊陞骑兵袭击及日军干阻,离白沙堡南去(翌日被吴部骑兵俘获枪决,年四十四,其政务委员会副主任林长民亦死於乱军中,年五十。按高、邹、陈早与张学良通,由新民日本领事馆代为联络。邹原任砲兵旅长,郭举兵后调为参谋\长。一说本日郭为日本领事诱至领事馆杀害)。
(2)汪兆铭电邀孙科回广州,孙请先停止党报对右派之攻击。
(3)公使团发表沪案司法调查报告及六月间六国委员报告结果,上海工部局总巡及捕头辞职,以七万五千元抚恤死伤者。
(4)武汉反基督教大同盟游行演讲,被军警禁止。
(5)徐树錚自上海到天津,即赴北京。
12﹐24(一一,九)
(1)冯玉祥军佔领天津,李景林部南退(李乘日船走青岛)。
(2)前被章士釗停办之女子师范大学又恢復。
12﹐25(一一,一0)
(1)南征军(李济琛部第四军)占雷州,邓本殷退回琼州,南路平。 (2)段祺瑞以国民军系之孙岳(三军)任直隶督办兼省长,邓宝珊(二军)任帮办(冯玉祥部李鸣钟等不满)。 12﹐26(一一,一一)
(1)段祺瑞修正临时政府组织,设国务院,以许世英为总理。 (2)冯玉祥派李烈钧、方声涛为总副指挥,率唐之道师防滦东。
(3)俄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会议电贺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加强与工农联合,必可消灭帝国主义。
(4)香港华侨恳亲团为解决工潮到广州,受盛大欢迎,汪兆铭、伍朝枢出席。
12﹐27(一一,一二)
(1)段祺瑞下令叶恭绰与南满铁道会社订立吉敦铁路借约手续尚未完备,並未经外部照会日使,垫款亦未交付,令交通部会同外交部交涉取消合同(外部亦將吉敦路局长魏武英撤差查办)。
(2)上海市民举行反对日本出兵奉天之示威游行。 (3)冯玉祥因处置直隶地盘问题,为所部及国民二军所不满,內部发生意见,电张之江、李鸣钟、鹿鍾麟等表示辞职。
(4)汪兆铭、谭延闓电林森等,谓西山会议於党於法皆不合,於国尤不利(汪表示亦反对共产党跨党)。
(5)陈炯明受任中国致公党总理职。
12﹐28(一一,一三) (1)徐树錚见段祺瑞,密陈应付时局方略(传徐在义大利购置军火,並擬联络奉直系对冯玉祥)。
(2)李景林到济南,与张宗昌合力抗国民军。
12﹐29(一一,一四) (1)北京外交部否认上海工部局解决沪案手续。 (2)蒋中正接见孙传芳代表王季文。
(3)广州孙文主义学会举行成立典礼,发布宣言,以信仰、研究、宣传、实行孙文主义为宗旨。
12﹐30(一一,一五)
(1)徐树錚出京,在廊坊途次为国民军所捕杀,年四十六岁,由陆承武通电承认係为其父陆建章报仇。
(2)日使芳泽发表南满撤兵声明书(日政府於二十六日下令撤兵)。
(3)翁敬棠继续检举义比金佛郎案,损失约七千万元,合法国部分共损失二万万以上。 12﹐31(一一,一六)
(1)吴佩孚宣布结束討奉战爭,主恢復法统(时英日合力促成吴奉合作,共对国民军)。
(2)段祺瑞任命各部总长:王正廷外交,于右任內务,陈锦\涛财政,贾德耀陆军,杜锡珪海军,马君武司法,易培基教育,寇遐农商,龚心湛交通。
(3)蒋中正自汕头回抵广州黄埔。